-
公开(公告)号:CN1195198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510076439.0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中国计量大学
IPC: H04B17/10 , H04B17/20 , H04B17/30 , H04B1/7163 , H04L4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宽带软件无线电信号分析装置,包括:超高速模数变换模块、大规模信号检索FPGA组件和异构可重构信号处理系统,超高速模数变换模块将超宽带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获得的数字信号经高速数据接口传输至大规模信号检索FPGA组件,大规模信号检索FPGA组件完成快速信道化和信号实时检索,并将检索得到的信号送往异构可重构信号处理系统完成信号处理计算。本发明针对超宽带数字信号数据率高、计算需求量大等特点设计了大规模信号检索FPGA组件,通过基于功率检测的信号检索逻辑,实现带宽内信号分离,去除了冗余数据,降低异构可重构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难度,该装置在侦察接收机、宽带信号测量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49657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043135.1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控制方法、射频电路及智能终端,所述方法应用于射频电路,包括:通过所述定向耦合器监测发射功率和/或反射功率;在所述发射功率和/或所述反射功率满足预设条件时,对所述发射功率进行控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降低比吸收率指标功能,降低人体接近检测成本,提高检测准确度,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948376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0291733.9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IPC: H04B1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波发射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可显示输出功率的3DX中波发射机功放测试平台,包括,测试单元,包括测试母板,以及通过发射激励信号与测试母板相连的射频信号源;电源单元,所述电源单元与测试母板相连,用于提供不同电压等级的电源;以及,功率显示单元,所述功率显示单元用于测量射频信号源的输出功率,包括与电源单元电性相连的显示屏。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测试单元与电源单元、功率显示单元之间相互配合,可将电源的输入功率计算转换为输出功率显示,并通过辅助组件辅助模块插块与接口插槽之间的插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功放模块测试平台不具备输出功率显示功能,且模块插块插拔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4919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311698241.3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中国星网网络应用有限公司
IPC: H04B17/10 , H04B17/20 , H04L41/0677 , H04L4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收发器的异常检测系统及异常检测方法,该系统包括:包括通信连接的基带芯片和收发器,基带芯片在满足异常检测条件时生成第一检测指令;收发器响应于第一检测指令构建用于传输本振信号的第一检测环路,其中,第一检测环路包括收发器中的接收通道;基带芯片根据基准时钟信号和本振信号生成第二检测指令;收发器响应于第二检测指令构建包括接收通道中任一第一待测器件的第二检测环路;基带芯片根据基准数字信号和第二检测环路传输的第一数字信号,生成用于表征第一待测器件异常的第一检测结果。通过上述方法,实现通道级和单元级异常检测的结合,在收发器出现异常时,精确定位异常位置,增强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4166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43727.7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研究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电磁压制最大距离预测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具体涉及电磁频谱管控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获取电磁管控装备频谱特性参数和被压制目标电台频谱特性参数,计算最小有害干扰功率、频率抑制因子和干扰等效辐射功率,根据电磁管控装备频谱特性参数、被压制目标电台频谱特性参数、频率抑制因子、最小有害干扰功率和干扰等效辐射功率进行计算,并考虑到地球大圆视距阻挡因素,预测出电磁压制最大距离。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电磁管控态势中,最大距离预测方法所考虑的影响因素单一且采用场强矢量运算所导致通用性弱、运算效率低的问题,从而提高了电磁管控态势呈现中展示电磁管控装备最大管控区域的实用性,提高了电磁管控的效率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9900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98766.X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Inventor: 曾欣
IPC: H04B17/10 , G01S7/40 , H04B17/20 , H04B10/25 , H04L69/16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数字T/R组件测试系统通用光电控制装置,为使用定制化开发、或不具备同步输出光电定时、或不具备单帧定时输出的光电传输设备的数字T/R组件自动化测试系统提供。通过开放定时配置接口,实现定时由测试软件根据组件型号灵活配置,满足对多型组件的通用化应用;通过光定时、电定时同步单帧或者连续输出,实现组件和仪表的触发同步和对下行数据的精确采集,提高数字T/R组件测系统的测试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7859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380038213.0
申请日:2023-04-04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H04B17/12 , H04B17/10 , H04B1/3827 , H04W52/28 , H04W52/52 , G06F3/041 , H04W52/30 , H04W52/38 , H04W52/02
Abstract: 根据各种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天线,布置在壳体内或形成在壳体的一部分处;握持传感器,检测外部对象的接触或靠近;以及处理器,可操作地连接到天线和握持传感器,其中处理器可配置为:识别握持传感器的第一感测值;如果所识别的第一感测值小于或等于第一参考值则确定天线的输出功率为第一强度;如果在识别第一感测值之后识别的握持传感器的第二感测值大于第一参考值且小于或等于比第一参考值大的第二参考值,则基于是否存在对电子装置的用户输入识别电子装置在使用中或未在使用中;以及如果电子装置未在使用中,则基于第三参考值和在识别第二感测值之后识别的握持传感器的第三感测值确定天线的输出功率为第一强度或小于其的第二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27638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08790.7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王旭初
Inventor: 王旭初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波发射信号远程监测与调控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述硬件系统包括发射机控制模块、射频信号检测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电源控制模块;所述发射机控制模块用于实现中波信号发射器远程启动与停止;所述射频信号检测模块用于采集中波发射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信息,实现的对中波发射信号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本发明通过用户界面进行远程监测和调控,可以清楚的观察到中波发射信号的实时数据,用户界面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可根据需求进行编译调整,增加抗干扰模块,在数据传输阶段增加抗干扰模块,可有效隔离中波发射器的内部高频干扰源,防止信号干扰,提升远程监测与调控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32293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310802327.X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装置用于对被测件的电磁抗扰度进行测试,测试装置包括测试腔体、天线组件、射频模块、射频检测模块和控制器,测试腔体内设有测试腔,测试腔用于放置被测件,射频模块电连接天线组件,射频模块用于输出射频信号,天线组件用于将射频信号馈入至测试腔内,射频检测模块用于采集被测件所处位置的电磁信号并将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参数,控制器电连接射频检测模块,控制器用于记录电信号参数。上述测试装置中,射频检测模块采集被测件所处位置的电磁信号并将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参数,控制器记录被测件所处位置的电信号参数,进而可以准确地获得被测件所处位置的电磁信息,提升测试结果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5496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49056.X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环球数科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监控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使用无线电技术的舰船通信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信号接收模块、信号处理模块、频谱分析模块、信号解码模块、检测模块、信息设定模块、控制模块、通信模块;频谱分析模块将无线电信号的数据传输至信号解码模块、控制模块;信号解码模块用于解密无线电信号的数据且形成明文信息,并传输至通信模块;信息设定模块用于设定定值数据,并将定值数据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得出发送无线电波的身份为对方或者我方的信息,并传输至通信模块;通信模块将发送无线电波的身份为对方或者我方的信息、明文信息传输至用户端。上述有助于提高提高通信的安全系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