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击试验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796716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1711218358.1

    申请日:2017-11-28

    IPC分类号: G01N3/303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冲击试验装置,涉及冲击试验技术领域。包括:容纳箱;支架,支架设置在容纳箱底部,用于支撑待试验件;机架,机架垂直固定在容纳箱上方;释放组件,释放组件设置在机架上,用于固定并释放冲击块,冲击块下落时能击中试验件;挡板组件,挡板组件设置在容纳箱内,包括能够旋转闭合以阻挡回弹的冲击块再次击中试验件的两组活动板。本发明解决了冲击试验的二次冲击的问题,落点精准,试验效果准确,试验效率高。

    一种全氧燃烧玻璃熔窑烟气脱硫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251467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398429.X

    申请日:2023-04-14

    IPC分类号: B01D53/81 B01D53/50 C03B5/16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全氧燃烧玻璃熔窑烟气脱硫装置,包括:烟气主管路、连通管、脱硫剂储槽与负压吸气阀;所述烟气主管路连通所述连通管的一端;所述脱硫剂储槽与所述连通管连通,用于向所述连通管输送脱硫剂;所述负压吸气阀连接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用于吸取外部气体进入所述连通管内以带动所述连通管内的脱硫剂进入到所述烟气主管路内。本方案通过负压吸气阀形成动力而无需引入其他动力源,较现有的脱硫装置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且满足全氧燃烧玻璃熔窑运行中的脱硫需求,有效解决现有的脱硫装置应用于氧燃烧玻璃熔窑存在运行成本浪费情况的问题。

    一种化学强化用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0451793A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910797633.2

    申请日:2019-08-27

    IPC分类号: C03C3/085 C03B18/02 C03C21/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化学强化用玻璃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化学强化用玻璃以氧化物的摩尔百分数计含有50%-74%的SiO2、0.5%-10%的Al2O3、3%-12%的ZnO和8%-20%的R2O,所述R2O包括Na2O,或Na2O和K2O的混合材料,所述(ZnO+Al2O3)/SiO2的摩尔数比值为0.10-0.3,ZnO/Al2O3的摩尔数比值为0.1-15,K2O/R2O的摩尔数比值为0-0.5。本发明通过对玻璃成分以及含量的选择,配合特定成分比例关系的选择,相同的化学强化条件,较低的氧化铝含量既可获得较高的氧化铝含量的普通碱铝硅酸盐玻璃的CS值和DoL深度,解决了玻璃熔化温度高、成型温度高和生产成本高的难题。

    一种盖板玻璃的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12180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43036.5

    申请日:2019-03-28

    摘要: 本发明涉及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盖板玻璃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各种玻璃原料混合并熔融;S2.采用溢流法对步骤S1所得到的产物进行成型,直接得到与显示屏尺寸相适配的盖板玻璃;S3.对盖板玻璃进行退火处理,在退火后期,当盖板玻璃的温度降低至应变点温度以下且高于360℃时,直接对盖板玻璃进行化学强化处理;S4.对盖板玻璃进行激光成型。本发明提供的盖板玻璃的生产方法,一方面,无需再进行切割等工序,且不会由于切割造成强度和表面质量下降,另外由于盖板玻璃的尺寸较小,所以表面质量更易于控制,而且可以降低设备吨位;另一方面,省去了退火后期降低至室温及化学强化处理前期的加热过程,节能环保,且缩短了生产周期。

    一种中空磁性密封板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775288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228492.2

    申请日:2019-03-25

    IPC分类号: B65G39/09 B65G39/12

    摘要: 本发明涉及超薄电子玻璃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中空磁性密封板装置。中空磁性密封板装置设置于渣箱的壳体上,过渡辊设置于所述渣箱内,且其两端穿设于所述中空磁性密封板装置并伸出所述渣箱的壳体外,所述中空磁性密封板装置包括底板;磁性件,设置于所述底板内部,所述磁性件的吸力使所述底板贴附于所述渣箱的壳体上,所述过渡辊穿设于所述底板伸出所述壳体外;高硅氧布,设置于所述底板和所述壳体之间。本发明解决了过渡辊与渣箱的密封效果差,且调整过渡辊标高时,调整方式复杂、耗时耗力,且过渡辊位置调整受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