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二次电池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09363B

    公开(公告)日:2011-10-05

    申请号:CN200810161855.7

    申请日:2008-10-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H01M2/166 H01M10/0587 H01M10/42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所述锂二次电池在由于外部撞击而可能发生尖锐物贯入电池时仍保持稳定。所述锂二次电池包括通过卷绕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和置于所述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之间的隔板而形成的电极组件;和用于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罐,其中所述隔板由陶瓷材料形成,所述第一电极板的极性与所述罐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一电极板的最外面的部分比第二电极板的最外面的部分布置得更靠外。

    电极组件及使用该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1312244B

    公开(公告)日:2010-10-13

    申请号:CN200810098193.3

    申请日:2008-05-26

    Inventor: 朴孝林 张永喆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1 H01M2/1646 H01M4/366

    Abstract: 一种电极组件和包括该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该电极组件包括:正极板,其包括涂敷至正极集电体的正极活性材料;负极板,其包括涂敷至负极集电体的负极活性材料;设置在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的隔板;和陶瓷层,其邻近电极组件的外表面设置在正或负极板的一部分上。正极板、负极板、陶瓷层以及隔板卷绕在一起。陶瓷层防止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短路,并从正极板或负极板的卷绕端开始延伸到正极板或负极板长度的大约40%与90%之间。

    电极组件及使用该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1312244A

    公开(公告)日:2008-11-26

    申请号:CN200810098193.3

    申请日:2008-05-26

    Inventor: 朴孝林 张永喆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1 H01M2/1646 H01M4/366

    Abstract: 一种电极组件和包括该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该电极组件包括:正极板,其包括涂敷至正极集电体的正极活性材料;负极板,其包括涂敷至负极集电体的负极活性材料;设置在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的隔板;和陶瓷层,其邻近电极组件的外表面设置在正或负极板的一部分上。正极板、负极板、陶瓷层以及隔板卷绕在一起。陶瓷层防止正极板与负极板之间短路,并从正极板或负极板的卷绕端开始延伸到正极板或负极板长度的大约40%与90%之间。

    锂二次电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09363A

    公开(公告)日:2009-04-15

    申请号:CN200810161855.7

    申请日:2008-10-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H01M2/166 H01M10/0587 H01M10/42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所述锂二次电池在由于外部撞击而可能发生尖锐物贯入电池时仍保持稳定。所述锂二次电池包括通过卷绕第一电极板、第二电极板和置于所述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之间的隔板而形成的电极组件;和用于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罐,其中所述隔板由陶瓷材料形成,所述第一电极板的极性与所述罐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一电极板的最外面的部分比第二电极板的最外面的部分布置得更靠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