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81935B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1810996454.7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G13/00 , A01G22/20 ,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蚯蚓生物防治玉米田杂草的方法,先对玉米田进行翻耕整地且去除出苗杂草,再在玉米田中起垄,各田垄间开灌水沟渠,在田垄上开设多条相间隔的投放沟,将蚯蚓投放入投放沟用于抑制杂草种子萌发,用水湿润田垄土壤后,在投放沟上覆土,在投放沟之间的田垄上种植玉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蚯蚓生物防治玉米田杂草的方法,通过蚯蚓摄食土壤中的杂草种子以及高强度的生物耕作,降低杂草危害,减少除草剂用量,改良土壤结构,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3828741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210486984.X
申请日:2012-11-26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上海悦海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上海蓝汇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立体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与种植、养殖相结合的综合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菜田内菜蟹立体生态养殖方法,为采用深开沟、宽起垄的综合立体式菜田,在该综合立体式菜田的沟内灌水,投放蟹苗养殖螃蟹,在垄上放置蚯蚓并种植农作物,实现菜田内农作物和螃蟹的共同种养。本发明的菜田内菜蟹立体生态养殖方法提供了一种将农作物种植与河蟹养殖结合的创新模式与技术,改变了传统河蟹养殖方法与蔬菜田单纯种植作物,饲料和化学肥料投入量大,以及系统单一而造成的资源浪费,收益低等问题;该技术可实现一次性投入,成本低,管理简单,农产品品质好,收益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125209A
公开(公告)日:2017-09-05
申请号:CN201710317650.2
申请日:2017-05-08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上海朗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IPC: A01K67/033 , A01G1/00 , A01G16/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田沪地龙活体生态养殖与地力提升的技术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在稻田中,种植水稻,水稻收割后产生的水稻秸秆切碎后全量还田,而后在水稻秸秆全量还田的稻田中养殖沪地龙活体。本发明充分利用稻田各种水旱轮作方式带来的有效空间,为沪地龙活体养殖提供充裕的生长环境、充足且安全的饵料,利用沪地龙活体喜土壤环境的特性、生命活动中取食与代谢功能,疏松熟化土壤结构的同时将秸秆等有机废弃物转化为土壤的优质肥源。不仅可实现沪地龙活体的生态养殖,便捷采收,提高品质,增加效益;又可实现作物秸秆与残叶原地生物处理,并可助力土壤积蓄肥力,改善物理性状,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66522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110676.1
申请日:2016-12-06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上海蓝汇农业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IPC: A01G16/00 , A01G1/00 , A01K67/033 , A01B7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旱轮作稻菜种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茬种植水稻,水稻收割后产生的水稻秸秆全量还田,第二茬种植耐寒蔬菜,蔬菜残叶直接留田。本发明通过水稻和耐寒蔬菜完成一个水旱轮作的生产周期,秸秆还田的同时施用一定量的有机肥,并添加蚯蚓这一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土壤动物。既实现稻‑菜‑蚓三收,又可实现作物秸秆与残叶原地生物处理,并可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单位土地产出效益,达到增收、节支和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464453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80232.X
申请日:2013-08-27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上海东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瀛西果蔬专业合作社
IPC: B09C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微生态环境修复和防治土传病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修复土传病害土壤的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的修复土传病害土壤的方法为向土壤中施加有机肥和释放蚯蚓;其中,所述土壤符合如下条件:1)土壤含水率保持在20%~50%,2)土壤盐分含量保持在4‰以下;所述有机肥的投施量为1.0~2.5吨/亩;所述蚯蚓的投放量为100~500kg/亩。本发明的方法是根据农业生产和蚯蚓土壤生活特点以及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需求,而建立的一种新型修复有土传病害土壤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本发明的方法经济、有效,能够针对多种土传病害进行修复,并且该防治技术的副作用小,无农药残留,不污染环境,极具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731184B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申请号:CN200910199287.4
申请日:2009-11-24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上海富年药材有限公司
IPC: A01K67/033 , A01B79/00 , A01N65/44 , A01N65/20
Abstract: 本发明是根据农业生产和蚯蚓土壤生活特点以及现代农业生态环境建设需求,而建立的农田蚯蚓养殖与生物耕作方法,特别是一种种植与养殖非轮作条件下进行蚯蚓养殖与生物耕作的方法。为在符合下述养殖条件的环境下养殖蚯蚓:农田土壤含水率保持20%-70%;垄间排灌沟;在垄间或田间地头处筑适量下雨时供蚯蚓逃生用的龟背形土坡;将蚯蚓蚓种放入农田后养殖。本发明的方法本着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减少农业环境污染和管理要求简便等特点,将蚯蚓引入到农田生产,同时提出的农田蚯蚓养殖和生物耕作技术,经过田间试验,该技术可改善上壤质量、增强土壤生物活性以及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1296367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235459.5
申请日:2020-03-30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上海瀛西果蔬专业合作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施大棚中蚯蚓工厂化的养殖方法,在设施大棚的农田中开沟起垄,各垄间沟内设置至少一个网袋,所述网袋内装有泥土和蚯蚓养殖料的混合物,再在网袋内放入蚯蚓种苗后投放蚯蚓养殖料进行养殖。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设施大棚中蚯蚓工厂化的养殖方法,在设施大棚的农田中具有产量高,可收获4-5次/年,效益高、采收方便、纯度高(蚯蚓不会自然杂交)、蚯蚓逃逸率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122428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511514.6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 上海悦海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IPC: A01K67/033 , A01G22/22
Abstract: 一种轮作养殖方法,在水稻收获后,利用水稻秸秆与禽畜粪便作为饲料在收获后稻田中堆放形成蚯蚓床养殖蚯蚓;水稻种植前收获蚯蚓,并将蚯蚓床连同蚯蚓粪作为水稻的肥料。本申请中技术方案根据稻田种植和蚯蚓生长养殖规律,以及结合当前生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从而提出的一套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经田间试验可知,本发明具有经济和生态效益高,管理简便和技术操作易掌握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07702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994412.X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K67/033 , A01G22/22 , A01G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蚯蚓生物防治稻田杂草的方法,将水稻收割后,在稻田中开挖沟渠,在沟渠之间的田面上开设多条相间隔的投放沟,将蚯蚓投放入投放沟,用水湿润田面土壤后,在投放沟上覆土,来年对稻田漫灌,利用水淹法收获蚯蚓后,翻耕整地种植水稻。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蚯蚓生物防治稻田杂草的方法,通过蚯蚓摄食土壤中的杂草种子,最终减少土壤中具有发芽活力的杂草种子数量,减轻来年种植水稻时田间杂草危害,减少除草剂用量,改良土壤结构,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8781935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996454.7
申请日:2018-08-29
Applicant: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IPC: A01G13/00 , A01G22/20 , A01K67/03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3/00 , A01G22/20 , A01K67/03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蚯蚓生物防治玉米田杂草的方法,先对玉米田进行翻耕整地且去除出苗杂草,再在玉米田中起垄,各田垄间开灌水沟渠,在田垄上开设多条相间隔的投放沟,将蚯蚓投放入投放沟用于抑制杂草种子萌发,用水湿润田垄土壤后,在投放沟上覆土,在投放沟之间的田垄上种植玉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利用蚯蚓生物防治玉米田杂草的方法,通过蚯蚓摄食土壤中的杂草种子以及高强度的生物耕作,降低杂草危害,减少除草剂用量,改良土壤结构,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