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鸭稻共作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94438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710922459.0

    申请日:2017-09-30

    发明人: 罗玉林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鸭稻共作生产方法,包括育苗育鸭、在稻田投放首批鸭,持续T1天后将首批鸭赶回鸭笼,此阶段首批鸭不喂食饲料,以利用其食杂性清除田内杂草、翻耕水田,测土配方、插秧、插秧T2天后开始在稻田放养首批鸭、插秧T3天后田间放置若干性诱剂诱捕器以用于诱捕二化螟和纵卷叶螟,放置若干频振杀虫灯以用于对趋光性害虫进行诱杀,首批鸭下田T4天后将稻田分割为若干片区、将鸭群在每个片区轮流放养2天、水稻出穗期首批鸭赶回鸭笼,投入第二批鸭生产,按散养-分片区轮流放养的顺序直到水稻成熟收割前将第二批鸭赶回鸭笼、水稻收割等步骤。整个水稻生长期全程有鸭子在稻田内活动,提高了水稻品质,增加了经济效益。

    一种稻鸭虾草的生态循环栽培养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94085A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610410019.2

    申请日:2016-06-12

    CPC分类号: A01G22/22 A01K67/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鸭虾草的生态循环栽培养殖方法,在5-11月进行稻鸭工作的养殖模式,水稻收获后,在9-12月进行稻田内虾的养殖,12月-次年5月,虾收获后进行稻田内饲草的种植,不仅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了耕地,增加亩耕地收益,还有效提高土壤肥力;稻鸭的共作模式中鸭虫(草)竞争相克,鸭除虫灭草,避免了农药和除草剂的使用,达到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的目的,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虾的养殖后的地块同样为后续牧草的种植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肥力,减少了肥料的投入,牧草的部分就地还田进一步增加稻田的土壤肥力,改善土质,为下一茬水稻的种植提供了条件,实现了生物间资源可循环利用和水稻的清洁生产。

    一种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的水稻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66758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891178.3

    申请日:2017-09-27

    IPC分类号: A01G16/00 A01B79/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秸秆还田条件下的水稻栽培方法。它包括:1)秸秆粉碎至3cm以下,精确制定氮肥施用量以满足秸秆腐解前期对氮肥的大量需求;2)将缓控释肥+氮肥+磷肥+钾肥撒施于秸秆表面后旋耕;3)上水泡田,土壤吸足水后耙地,使秸秆与肥料分布于耕作层;待泥浆沉实后插秧,然后灌水至3-5cm,7-10天后自然耗干,以排除秸秆腐解的有毒气体;晾田1-2天后采用干湿交替灌水法,以通气增氧、排除毒气。本发明不仅克服了当前施用缓控释肥条件下常规小麦秸秆还田造成的前期秸秆分解与稻苗争氮的问题,也解决了小麦秸秆还田造成的插秧难、毒气伤根和分蘖慢的问题;还提高了穴有效穗数、水稻产量,降低了肥料的成本和施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