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675322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461423.9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江阴众和电力仪表有限公司
IPC: G01P3/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转速测量仪表,包括计数逻辑控制电路、译码电路、信号调理电路、缓冲输出电路、报警电路、定期测试及继电器输出电路、时钟电路、显示电路、模拟输出电路和电源电路,计数逻辑控制电路与前述译码电路、信号调理电路、定期测试及继电器输出电路、及时钟电路连接,译码电路的输出与报警电路、定期测试及继电器输出电路、显示电路以及模拟输出电路连接,时钟电路的输出与计数逻辑控制电路、译码电路、报警电路以及显示电路连接,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出与计数逻辑控制电路和缓冲输出电路连接。本发明采用全硬件的设计,利用测周期法测转速,测量准确、响应时间固定、运行稳定可靠,且不存在常规转速表易出现的死机、程序异常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513061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464809.5
申请日:2013-09-30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江阴众和电力仪表有限公司
IPC: G01P21/02
Abstract: LOCA试验转速模拟方法,通过一耐压的密封腔内安装气动马达,压缩空气在气动马达内做功后排出到密封腔,压缩空气循环后通过排气孔带出部分热量排除到密封腔外,用以降低气动马达的温度;传动部分的密封采用一耐高温永磁联轴器,永磁联轴器带动驱动轴,驱动轴端安装一发讯针,传感器安装在一刚性支架上对准发讯针经行校验;转速的调整是采用一减压阀把气压稳定在一定范围,再传输到气动三联件,调整气动三联件上节流阀控制转速。传感器检测到的信号与转速台的信号经行对比实现转速模拟实验。
-
公开(公告)号:CN110886875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1911371479.9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鞍山电磁阀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磁阀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电控多通电磁阀,双电控多通电磁阀包括:阀体、第一电控组件、第二电控组件以及连接组件,第一电控组件和第二电控组件均通过连接组件与阀体相连接;阀体的内部设置有阀杆组件,且阀杆组件在第一电控组件和第二电控组件的作用下相对阀体运动;第一电控组件和第二电控组件均设置有防爆电气接头,且第一电控组件和第二电控组件内均设置有密封件。本双电控多通电磁阀的结构紧凑,具有很好的抗震效果,并且具有足够的防爆性能以及密封性,使得本双电控多通电磁阀具有很强的安全性能,能够在核级等一些特殊工况下使用,实用性很强。
-
公开(公告)号:CN104166154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295421.1
申请日:2014-06-26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IG取样及监测系统和方法,包括取样回路单元和放射性测量分析控制单元,取样回路单元包括气溶胶累积取样子单元和放射性气体累积取样子单元,气溶胶累积取样子单元包括过滤器;放射性气体累积取样子单元包括气体累积取样器和分子滤膜;放射性测量分析控制单元包括HPGe探测器、能谱分析仪和计算机。HPGe探测器同时对上述两个子单元的放射性进行测量,能谱分析仪对测量信息进行处理并给出放射性能谱信息,放射性能谱信息和取样回路单元的流量控制信息一并发送到计算机处理,得到气载流体各核素的活度浓度。本发明实现了对气载流体中PIG进行累积取样测量,提高了PIG中放射性核素测量的准确度,且具有较好的实时
-
公开(公告)号:CN105673913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148459.5
申请日:2016-03-16
Applicant: 鞍山电磁阀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F16K3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31/0675 , F16K31/0696
Abstract: 核电站汽动辅助给水泵用核安全3级电磁驱动器,包括阀杆、静铁芯组、非磁管、复位弹簧、外壳组件、线圈组件、动铁芯组、接线组件、上盖、导磁板组。所述的线圈组件装在外壳组件内,线圈组件内装静铁芯组和动铁芯组,静铁芯组和动铁芯组穿装在阀杆上,静铁芯组通过锁紧螺母紧固在外壳组件的一端,动铁芯组通过螺母固定在阀杆上,动铁芯组与线圈组件之间设置有非磁管,动铁芯组可在非磁管中上下运动。线圈组件的一端设有导磁板组,另一端设有胶垫绝缘。复位弹簧套装在阀杆上。接线组件通过螺钉固定在外壳组件上。本发明可满足快速、可靠开关要求,满足高湿、高热、高辐射、工作振动等环境条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反应灵活、动作可靠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016958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210540327.9
申请日:2012-12-13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F17D5/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工业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核电站高能管道介质泄漏的温湿度监测方法和监测系统。该方法在沿高能管壁与保温层之间的传播通道上加装若干个温湿度探头,湿度探头测量介质泄漏后通道内的绝对湿度变化,利用不同探头接收到湿度增加信号的不同时间的相对关系,辨识出泄漏位置;湿度探头记录下湿度增加后,换算出整个通道内总体介质增量,并除以累计所用时间得到泄漏率;通过热工计算,将实际泄漏处的体积泄漏率除以泄漏速率,估算出泄漏源的尺寸;温度探头通过温度升高对管道泄漏情况和泄漏位置进行辅助性判断。本发明避免了高能管道双端断裂的风险,又可以省去一些不必要的设施,降低核反应堆结构的复杂程度和建设费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166154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295421.1
申请日:2014-06-26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IG取样及监测系统和方法,包括取样回路单元和放射性测量分析控制单元,取样回路单元包括气溶胶累积取样子单元和放射性气体累积取样子单元,气溶胶累积取样子单元包括过滤器;放射性气体累积取样子单元包括气体累积取样器和分子滤膜;放射性测量分析控制单元包括HPGe探测器、能谱分析仪和计算机。HPGe探测器同时对上述两个子单元的放射性进行测量,能谱分析仪对测量信息进行处理并给出放射性能谱信息,放射性能谱信息和取样回路单元的流量控制信息一并发送到计算机处理,得到气载流体各核素的活度浓度。本发明实现了对气载流体中PIG进行累积取样测量,提高了PIG中放射性核素测量的准确度,且具有较好的实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714870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685171.8
申请日:2013-12-13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D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厂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核电厂严重事故仪控系统的设计方法。该方法根据严重事故工艺系统的分析,总结出严重事故发生时需要72小时供电监控的信号,明确系统规模;基于严重事故仪控系统的设计基准,确定系统设计准则;然后进行严重事故仪控系统的系统软件、硬件、人机接口设计。本发明所提供的设计方法基于严重事故工况下,通过对严重事故的监控,保护人员、反应堆和系统设备的安全,避免环境受到放射性污染降低事故后果,提高了核电厂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247358A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10131622.3
申请日:2013-04-16
Applicant: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工业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电站高能管道局部泄漏监测试验台架。其结构包括高能介质发生装置,所述高能介质发生装置通过工艺管路与试验管路相连接,试验管路连接泄漏率测量管路;所述的试验管路包括试验直管道和裂纹模拟试验件;所述的工艺管路包括工艺主管路和作为支路的温湿度蒸汽试验管路,所述的试验直管道与工艺主管路连接,温湿度蒸汽试验管路分别延伸到裂纹模拟试验件和泄漏率测量管路;在所述的试验直管道上设有若干波导杆,波导杆上设有声发射传感器,所述的声发射传感器通过电缆与信号采集卡连接。通过该试验台架可完成高能管道泄漏模拟试验、声发射泄漏监测系统和温湿度泄漏监测系统的研发、标定、检修。
-
公开(公告)号:CN110925457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364114.3
申请日:2019-12-26
Applicant: 鞍山电磁阀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IPC: F16K11/044 , F16K27/08 , F16K31/06 , F16K3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磁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置先导式电磁阀。外置先导式电磁阀包括阀体、阀盖、电磁头、阀杆组件和动铁芯组件;阀杆组件位于阀体的第一活动腔内,动铁芯组件位于电磁头的第二活动腔内;阀盖连接阀体和电磁头,且阀杆组件与阀盖之间形成与第二活动腔相连通的第三活动腔;阀盖上形成有气体通道,气体通道连通第二活动腔和外界或气源,用于释放或补充第二活动腔内的介质压力,直至第二活动腔内和第三活动腔内的介质压力与第一活动腔的介质压力产生压力差,以使阀杆组件在第一活动腔内沿第一方向做往复运动,从而使得阀杆组件能够交替控制多个流道口之间交替通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