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5330592U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520836804.5
申请日:2015-10-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五厂
IPC: E21B33/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口防盗装置,属油田长停井、废弃井的井口安全防盗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为可拆装式,包括顶板和侧板,顶板为正方形,四个侧板为大小相等的梯形侧板,侧板与侧板之间及侧板与顶板之间的结合处焊有耳环,由螺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便于人工组装,移动、测压、放压、更换井口配件不需要起重设备,避免长停井、废弃井的井口配件盗窃、破坏现象的发生,避免井内液体外溢造成环境污染及发生着火爆炸事故,安装、移动过程占用土地面积小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875606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1147947.1
申请日:2021-09-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nventor: 孙天礼 , 青鹏 , 黄仕林 , 梁中红 , 袁淋 , 郭先婕 , 朱国 , 何海 , 骆仕洪 , 何欢 , 范思齐 , 张艳 , 汪旭东 , 何忠 , 曹廷义 , 何琳婧 , 杨龙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道加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硫气田集输场站水浴加热装置,水套炉内的加热水通过增压撬进入给水管,再沿给水管进入水浴加热套内,对集输管线以及集输管线上的节流阀进行加热,避免集输管线以及集输管线上的节流阀内水合物的形成,经过伴热后产生的冷却水沿水浴加热套内流出通过回水管沿增压撬进入水套炉内,通过水套炉加热后循环使用,本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将加热后的水循环使用,可提高水套炉的热能利用率,降低能耗,通过水浴加热套针对集输管线以及集输管线上的节流阀加热,可以避免水合物的形成堵塞集输管线以及集输管线上的节流阀,可大大减少甲醇的使用消耗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620016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1910905411.8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Inventor: 李振鹏 , 苏正远 , 陈曦 , 何海 , 黄仕林 , 曹臻 , 曾力 , 龚小平 , 李怡 , 徐岭灵 , 胡世家 , 柯玉彪 , 刘鹏刚 , 庄绍成 , 叶青松 , 班晨鑫 , 高凯旭 , 赵温富 , 刘翀 , 杨龙 , 徐和先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管线内壁涂膜涂膜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含硫气田酸气管道的涂膜装置及涂膜方法,其中,一种用于含硫气田酸气管道的涂膜装置,包括,前清管器,后清管器,发送筒,设置有第一安装位置,第一安装位置与发送筒入口之间设置有用于放置后清管器的第二安装位置,第一安装位置和第二安装位置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缓蚀剂的放置空间,接收筒,接收经过待涂膜管线的前清管器、后清管器和剩余缓蚀剂,本申请的一种用于含硫气田酸气管道的涂膜装置,两个清管器之间的封闭空间来放置缓蚀剂,并使两个清管器和缓蚀剂在管线内一起运动,以避免缓蚀剂在涂膜管道的过程中与酸气大量的接触从而使得剩余缓蚀剂很方便地回收,大大降低涂膜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95157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311490095.5
申请日:2023-11-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制备低碳烯烃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应用于石脑油催化裂解的后改性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改性分子筛催化剂包括:改性分子筛催化剂,所述改性分子筛催化剂包括:载体及载于所述载体上的磷元素和镧元素;其中,所述载体包括碱处理改性的HZSM‑5分子筛、水蒸气处理改性的HBeta分子筛和氧化铝粘结剂。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采用磷镧负载后处理改性分子筛作为催化剂,与未改性分子筛相比,低碳烯烃收率明显提高。本发明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更为简单、可控、成本更低,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992808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1217454.0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集团重庆川维化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计量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加料量可调式加料泵,包括计量泵本体,计量泵本体上连接有用于调节计量泵本体冲程的调节机构,以及用于控制调节机构实现对计量泵本体进行冲程调节的自动控制系统,计量泵本体上连接有与自动控制系统电连接的流量反馈单元。本申请中自动控制系统控制调节机构自动对加料泵的流量进行调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加料泵的流量调节操作复杂且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491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311108867.4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1J21/18 , B01J23/44 , B01J37/08 , B01J37/10 , B01J35/61 , B01J35/63 , B01J37/02 , B01J32/00 , C01B32/05 , C07C5/09 , C07C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气体选择加氢净化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碳载体、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选择加氢净化的方法。该碳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人工合成树脂与溶剂拌合成团,经过成型造粒后,将颗粒依次进行固化、碳化与活化,得到所述碳载体;所述活化的条件包括:在保护气氛下,将碳化后的颗粒在0.01‑0.2g/min的水蒸气流量条件下,于600‑1000℃下活化1‑10h。该碳载体所得的催化剂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比表面积、孔容等物理性能,而且所得催化剂可直接使用于前脱乙烷前加氢工艺中的乙炔加氢净化,在具有较高的乙炔的转化率的基础上,提高了乙烯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45833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316850.3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7C5/09 , C07C11/04 , B01J21/18 , B01J23/44 , B01J29/40 , B01J29/44 , B01J35/77 , B01J35/30 , B01J35/61 , B01J32/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乙炔前加氢反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含有乙炔的原料气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氢反应;所述催化剂包括复合载体和负载于所述复合载体上的活性组分钯;所述复合载体包括载体A和载体B,所述载体A为石墨烯包覆的纳米金刚石;所述载体B为无机氧化物、硅藻土、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催化剂中,通过特定的活性组分与复合载体配合制备的催化剂,催化活性高。本发明的催化剂可直接使用于乙炔前加氢反应中,乙炔选择性加氢为乙烯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均得到了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539569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01012.7
申请日:2012-01-0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湿式含氨酸性气体中氨和硫化氢的检测方法,本发明用氢气稀释样气,使样气中氨和硫化氢组份的浓度降到饱和结晶浓度以下,解决了生成复合铵盐固体而堵塞系统的问题,同时因为稀释气体氢气为色谱用载气,在色谱图中不出峰,其对样气的稀释度不会影响分析结果,可以分析高含量气体。由于对样气进行了深度脱水处理,大大减小了样气中硫化氢组份对分析系统的腐蚀,保证了仪器长期稳定操作。采用高分子多孔微球色谱柱,使混合气体中的氨和硫化氢含量可以用气相色谱仪一步分析完成,分析快速,结果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安全,可用于炼油厂硫磺回收装置含氨酸性原料气中氨和硫化氢含量的测定,以及焦化厂和氮肥厂等相关气体体系的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970762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311261103.9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7C7/163 , C07C7/167 , C07C11/06 , B01J23/62 , B01J23/60 , B01J23/50 , B01J23/68 , B01J37/10 , B01J37/02 , B01J37/34 , B01J3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三气相选择加氢反应及得到的加氢反应产物。本发明提供的碳三气相选择加氢反应包括将碳三气相馏分与催化剂接触反应的步骤,所述的催化剂包含载体、以及负载在载体上的主活性金属组分和任选加入的助活性金属组分,所述载体的表面含氧基团密度为0.1~6mmol/m2。载体表面含氧基团促进金属活性组分均匀分布,使得催化剂在碳三气相选择加氢反应中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6568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11109383.1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1J32/00 , B01J21/18 , B01J35/61 , B01J35/45 , B01J23/44 , B01J37/02 , B01J37/08 , C07C5/09 , C07C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烯烃气体选择性加氢的技术领域,进一步地说,是涉及一种复合载体、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碳二馏分前加氢脱除炔烃的方法。该复合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包含原料A、助剂B、助剂C和溶剂D在内的原料进行拌合、成型造粒、焙烧,得到所述复合载体;所述原料A为纳米金刚石;所述助剂B为胶状高分子聚合物;所述助剂C为石墨、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催化剂为颗粒状,具有较高的强度,可直接使用于乙炔前加氢反应工业应用中,在具有高乙炔转化率的基础上,乙烯选择性得到了提高。不仅如此,与文献报道的碳基催化剂相比,本发明中转化乙炔所需的反应温度更低。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