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巷道围岩变形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60575B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510788783.9

    申请日:2015-11-17

    Abstract: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巷道围岩变形预测方法,属于预测巷道围岩变形的方法。通过层次分析得到围岩的关键影响因素,对不同地质条件下现场检测数据进行采集和整理,由监测得到的可信赖的数据组作为巷道围岩变形的训练样本,训练样本数据通过trainlm函数对神经网络系统进行训练,可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经训练的神经网络对巷道开挖初期变形量进行预测,根据输入的指标参数,得到围岩顶板下沉量、底板上移量、巷帮位移量及产生的最大塑性区破坏深度,神经网络会根据预测请求预测出开挖初期的巷道变形,选取合适的支护参数对巷道进行支护控制,预防由于岩体失稳所带来的安全事故。为巷道采挖过程提供可信赖的预测数据,指导巷道施工过程,合理的安排工序。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锚杆杆体损伤位置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98870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27924.6

    申请日:2016-07-06

    Abstract: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锚杆杆体损伤位置识别方法,属于锚杆杆体损伤位置识别方法。该识别方法通过实际工程观测的数据,输入锚杆杆体损伤位置数据的训练样本,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利用经训练的神经网络对巷道支护所用的锚杆杆体进行检测,根据输入指标参数,通过神经网络的反馈分析,神经网络会根据预测请求预测出锚杆杆体损伤位置,选取合适的支护参数对巷道进行支护控制,利用得到的锚杆杆体损伤位置数据判断锚杆的锚固质量,预防由于岩体失稳所带来的安全事故。优点:本方法可实现锚杆的无损检测,在训练样本足够多的话检测结果准确,操作简单,在杆体尺寸已知的情况下只需在锚杆的支护裸露端测得锚杆的频率即可。

    一种底锚钻机支架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382813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10322333.1

    申请日:2013-07-26

    Abstract: 一种底锚钻机支架,包括由气缸、与气缸相配合的气动活塞杆构成的单体气动支柱,所述的单体气动支柱为两根,对称设置,两根单体气动支柱的气缸壁上分别设有齿条,两根单体气动支柱之间设有工字梁移动架,工字梁移动架两侧分别设有与齿条相啮合的齿轮,工字梁移动架上设有可在工字梁移动架上左右移动和前后转动的悬挂装置,所述的气动活塞杆底部和气缸的顶部分别设有固定座。本底锚钻机支架不仅可以使钻机对底板进行锚固施工,而且还可以控制钻机沿着钻机支架上下移动、左右移动、绕移动架旋转、平行于支架平面转动,使钻机可以对底板、帮角、底角进行三维锚杆/索支护。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装、拆卸方便,投资少。

    一种基于3D打印的针对曲面的应力检测传感器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6490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17368.0

    申请日:2024-06-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针对曲面的应力检测传感器制造方法,包括:对待检测曲面进行三维扫描,获得应力检测区域的三维模型;将应力检测区域的三维模型导入三维设计软件,对扫描的曲面形状绘制对应的传感器磁芯的结构图,获得传感器磁芯三维模型;将传感器磁芯三维模型导入切片软件进行优化,添加支撑,设置切片参数,进行切片处理,获得待打印文件;将待打印文件导入3D打印机器,设置打印参数,将待打印文件打印成形,获得传感器磁芯;对传感器磁芯进行喷砂处理,获得表面圆润光滑的传感器磁芯;在表面圆润光滑的传感器磁芯上均匀绕制线圈,获得针对特定曲面的应力检测传感器。本发明提高材料利用效率,加快生产周期。

    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的利用kirigami控制二硫化钼后屈曲形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993039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38686.X

    申请日:2019-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子动力学的利用kirigami控制二硫化钼后屈曲形貌的方法,该方法主要特点在于:借助分子动力学理论和仿真计算软件证明了利用kirigami控制二硫化钼后屈曲形貌的可行性。该方法另辟蹊径控制后屈曲形貌,不同于传统基于改变构件外观尺寸的方法,创造性的利用不同kirigami类型来控制纳米级尺度后屈曲形态,原理简单,测量精确,为检测纳米尺度屈曲变形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和基础,因而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指导价值。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锚杆杆体损伤位置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98870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610527924.6

    申请日:2016-07-06

    Abstract: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锚杆杆体损伤位置识别方法,属于锚杆杆体损伤位置识别方法。该识别方法通过实际工程观测的数据,输入锚杆杆体损伤位置数据的训练样本,对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利用经训练的神经网络对巷道支护所用的锚杆杆体进行检测,根据输入指标参数,通过神经网络的反馈分析,神经网络会根据预测请求预测出锚杆杆体损伤位置,选取合适的支护参数对巷道进行支护控制,利用得到的锚杆杆体损伤位置数据判断锚杆的锚固质量,预防由于岩体失稳所带来的安全事故。优点:本方法可实现锚杆的无损检测,在训练样本足够多的话检测结果准确,操作简单,在杆体尺寸已知的情况下只需在锚杆的支护裸露端测得锚杆的频率即可。

    工业原料吹氧法制造铁基非晶合金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55063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11102110.4

    申请日:2016-1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002 C22C4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原料吹氧法制造铁基非晶合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合金锭的制备:按照母合金锭的成分,称取所需的各工业原料,然后将各工业原料放入高温炉的金属熔池中,加热使工业原料至1250℃以上充分熔化,得到熔化的金属溶液;步骤二,通过喷嘴在0.04MPa的气压下将氧气吹入金属溶液中,得到熔融的均质金属熔液;步骤三,将熔融的均质金属熔液利用气压直接吹入铜模中快冷;或者将金属熔液利用气压将压至洗玻璃管在冷水中淬火;或者将金属熔液利用气压喷至高速旋转的铜辊上得到铁基非晶合金条带。本发明提出利用工业化原料吹氧操作制备铁基非晶合金,降低了高纯原料和高纯氩气的成本,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