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74862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1811421451.7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江苏中宜生态土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3/24 , C02F11/1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泥浆活塞过滤压缩脱水测试腔体,包括:施力推杆、顶盖、缸筒、活塞、下端透水板、底座以及第一水压力变送器;施力推杆嵌于顶盖上开设的通孔内,并可轴向移动;顶盖可拆卸地封盖在缸筒的顶端口上;活塞抵靠在缸筒的内腔壁上,并与施力推杆的第一端固定相连,可在施力推杆的驱动下沿缸筒的内腔壁轴向移动;底座封盖在缸筒的底端口上,下端透水板设置在缸筒的内腔下部,抵靠在底座上;第一水压力变送器的感应端固定在缸筒的内腔内;其中,底座上开设有下排液通道,并与下端透水板的出液口连通。本发明提供的装置测试腔体能够实时转化传递压迫施力变化、排液及液体压力数据,从而提升测试数据的多样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801668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1810860792.8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江苏中宜生态土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泥浆机械压缩脱水测试装置,包括:进料缸、高压脱水缸、卸压缸以及伺服加载系统;进料缸装载试验用泥浆并加压输送到下一工艺段;高压脱水缸与进料缸相连,接收泥浆并高压脱水;卸压缸与高压脱水缸相连,接收滤液,并卸压成常压备用;伺服加载系统与高压脱水缸相连,驱动高压脱水缸动作实现高压压迫过滤;进料缸包括:缸体、缸底、缸盖以及第一活塞;缸体的下端固定在缸底上,缸盖固定在缸体的顶端,围成封闭的缸体内腔;第一活塞配合抵靠在缸体的内壁上,将缸体内腔分成位于上部的气体驱动腔以及位于下部的泥浆输送腔;缸盖上开设有用于连接驱动气源的气源接入口,缸底内开设用于泥浆排出的排料口。
-
公开(公告)号:CN108801668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860792.8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江苏中宜生态土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泥浆机械压缩脱水测试装置,包括:进料缸、高压脱水缸、卸压缸以及伺服加载系统;进料缸装载试验用泥浆并加压输送到下一工艺段;高压脱水缸与进料缸相连,接收泥浆并高压脱水;卸压缸与高压脱水缸相连,接收滤液,并卸压成常压备用;伺服加载系统与高压脱水缸相连,驱动高压脱水缸动作实现高压压迫过滤;进料缸包括:缸体、缸底、缸盖以及第一活塞;缸体的下端固定在缸底上,缸盖固定在缸体的顶端,围成封闭的缸体内腔;第一活塞配合抵靠在缸体的内壁上,将缸体内腔分成位于上部的气体驱动腔以及位于下部的泥浆输送腔;缸盖上开设有用于连接驱动气源的气源接入口,缸底内开设用于泥浆排出的排料口。
-
公开(公告)号:CN109374862A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11421451.7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江苏中宜生态土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3/24 , C02F11/1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泥浆活塞过滤压缩脱水测试腔体,包括:施力推杆、顶盖、缸筒、活塞、下端透水板、底座以及第一水压力变送器;施力推杆嵌于顶盖上开设的通孔内,并可轴向移动;顶盖可拆卸地封盖在缸筒的顶端口上;活塞抵靠在缸筒的内腔壁上,并与施力推杆的第一端固定相连,可在施力推杆的驱动下沿缸筒的内腔壁轴向移动;底座封盖在缸筒的底端口上,下端透水板设置在缸筒的内腔下部,抵靠在底座上;第一水压力变送器的感应端固定在缸筒的内腔内;其中,底座上开设有下排液通道,并与下端透水板的出液口连通。本发明提供的装置测试腔体能够实时转化传递压迫施力变化、排液及液体压力数据,从而提升测试数据的多样性。
-
公开(公告)号:CN209841859U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821958635.2
申请日:2018-11-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江苏中宜生态土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3/24 , C02F11/1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泥浆高压过滤压缩脱水测试腔体,包括:施力推杆、顶盖、缸筒、活塞、下端透水板、底座以及第一水压力变送器;施力推杆嵌于顶盖上开设的通孔内,并可轴向移动;顶盖可拆卸地封盖在缸筒的顶端口上;活塞抵靠在缸筒的内腔壁上,并与施力推杆的第一端固定相连,可在施力推杆的驱动下沿缸筒的内腔壁轴向移动;底座封盖在缸筒的底端口上,下端透水板设置在缸筒的内腔下部,抵靠在底座上;第一水压力变送器的感应端固定在缸筒的内腔内;其中,底座上开设有下排液通道,并与下端透水板的出液口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测试腔体能够实时转化传递压迫施力变化、排液及液体压力数据,从而提升测试数据的多样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399165U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21226336.X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江苏中宜生态土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泥浆机械压缩脱水测试装置,包括:进料缸、高压脱水缸、卸压缸以及伺服加载系统;进料缸装载试验用泥浆并加压输送到下一工艺段;高压脱水缸与进料缸相连,接收泥浆并高压脱水;卸压缸与高压脱水缸相连,接收滤液,并卸压成常压备用;伺服加载系统与高压脱水缸相连,驱动高压脱水缸动作实现高压压迫过滤;进料缸包括:缸体、缸底、缸盖以及第一活塞;缸体的下端固定在缸底上,缸盖固定在缸体的顶端,围成封闭的缸体内腔;第一活塞配合抵靠在缸体的内壁上,将缸体内腔分成位于上部的气体驱动腔以及位于下部的泥浆输送腔;缸盖上开设有用于连接驱动气源的气源接入口,缸底内开设用于泥浆排出的排料口。(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8273821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711450727.X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市政脱水污泥为基的垃圾填埋场腾发覆盖层,包括:基础垫层、调节层、储水层以及植被层,基础垫层通过建筑垃圾进行原位机械破碎并整平获得;调节层通过脱水后的市政脱水污泥添加改性药剂I后,搅拌均匀后挤压成球状颗粒,并将球状颗粒置于阴凉通风环境下自然养护干燥获得;储水层通过市政脱水污泥添加改性药剂II及合成纤维后,搅拌均匀获得;植被层通过在储水层表面播撒常绿草本植物种子,并栽种灌木或灌木木本植物而形成。该以市政脱水污泥为基的垃圾填埋场腾发覆盖层实现了腾发覆盖层材料和结构的优化,污泥的资源化利用,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丰收。
-
公开(公告)号:CN107882075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0964102.9
申请日:2017-10-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河湖淤泥建造垃圾填埋场防渗层的方法,包括:通过河湖清淤获得河湖淤泥;将河湖淤泥中的大颗粒固体物料筛分除去获得筛余泥浆;将改性剂与筛余泥浆混合后搅拌获得混合泥浆;将混合泥浆脱水形成改性淤泥;将改性淤泥分层碾压在垃圾填埋场的土工布上形成压实黏土层。该方法利用河湖淤泥建造垃圾填埋场防渗层,使河湖淤泥资源化利用及节省黏土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2794619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1525844.X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武汉中科固废资源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1/143 , G06F1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陈旧污泥脱水性的化学试剂添加量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至少一种陈旧污泥加水搅拌,重新悬浮后对泥浆进行稳态流变力学剪切测试,以及对流变曲线数据进行Herschel‑Bulkley方程拟合,得到不同泥浆的屈服应力τy值;2)进行至少一种陈旧污泥的化学调理和过滤响应面试验,通过试验与分析对泥浆化学试剂优化添加质量组合进行搜寻;3)将步骤2)搜寻到的试剂优化添加质量换算得到泥浆τy值所对应的归一化值,或者将试剂优化添加质量与所对应的泥浆τy值进行最小二乘法线性回归。其他陈旧污泥按步骤1)处理和测试,并运用得出的归一化值或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其他陈旧污泥泥浆的试剂添加质量。本发明能够适应复杂的各种陈旧污泥化学氧化调理。
-
公开(公告)号:CN108273821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711450727.X
申请日:2017-1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市政脱水污泥为基的垃圾填埋场腾发覆盖层,包括:基础垫层、调节层、储水层以及植被层,基础垫层通过建筑垃圾进行原位机械破碎并整平获得;调节层通过脱水后的市政脱水污泥添加改性药剂I后,搅拌均匀后挤压成球状颗粒,并将球状颗粒置于阴凉通风环境下自然养护干燥获得;储水层通过市政脱水污泥添加改性药剂II及合成纤维后,搅拌均匀获得;植被层通过在储水层表面播撒常绿草本植物种子,并栽种灌木或灌木木本植物而形成。该以市政脱水污泥为基的垃圾填埋场腾发覆盖层实现了腾发覆盖层材料和结构的优化,污泥的资源化利用,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丰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