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1903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48545.7
申请日:2023-07-1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Fe3O4负载在破壳的C包覆Cu纳米胶囊的双层纳米胶囊Cu@C@Fe3O4,该种材料为负载Fe3O4的破壳的碳包覆Cu纳米胶囊,其中单相的Cu作为内核,石墨C作为中间层,Fe3O4纳米粒子静电吸附在石墨C壳层上。利用等离体电弧法和溶胶凝胶法可以大量制备此类单相的纳米胶囊,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此纳米胶囊也具有很好的介电性能与磁性能,因此具有很好的电磁匹配,在整个2‑18GHz频段内,具有宽的有效吸收带宽,这使该种材料能够成为在2‑18GHz频段内的电磁波吸收的纳米吸波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7511478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710480812.4
申请日:2017-06-22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种材料为纳米级Fe3Si@C与N‑Fe3Si@C纳米胶囊,其中单相的Fe3Si或N掺杂的Fe3Si作为内核,纳米石墨作为外壳。利用等离体方法可以大量制备此类单相的纳米胶囊,这两种纳米胶囊平均粒径在30‑40nm,具有很好的软磁性能,此纳米胶囊也具有很好的介电性能与磁性能,因此具有很好的电磁匹配,在整个2‑18GHz频段内,具有很高的反射损耗,这使该种材料能够成为在2‑18GHz频段内的电磁波吸收的纳米吸波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559920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310497223.9
申请日:2013-10-1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新型具有双壳层微观结构的纳米颗粒复合吸波材料,以解决目前吸波材料吸收频段窄的不足。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物微波吸收材料具有双壳层微观结构,外部壳层由介电氧化物组成,内部壳层为碳,内核由铁磁性材料组成。其优点是能够通过介电氧化物壳‑碳壳‑磁性金属颗粒核的结构变化产生平缓的阻抗渐变,使电磁波最大限度入射到材料内部,降低电磁波反射;同时发挥这类复合材料拥有的电阻损耗、介电损耗、磁损耗特性,以及双壳层微观结构中丰富的界面极化,使进入材料内部的电磁波迅速衰减掉。该复合材料具有密度小,频带宽的优点。在电磁屏蔽、电流变体、功能涂料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214042B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310152939.5
申请日:2013-04-27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超顺磁金属间化合物纳米颗粒,该种纳米颗粒分别为GdNi5、DyNi5、GdH2纳米颗粒,具有超顺磁特征,其中GdNi5,DyNi5纳米颗粒具有典型的壳核结构:GdNi5纳米颗粒由Gd2O3外壳与GdNi5内核组成,DyNi5纳米颗粒由Dy2O3外壳与DyNi5内核组成。GdH2纳米颗粒为尺寸为纳米级的单相GdH2的颗粒。以上三种纳米颗粒在5K温区范围内具有很高的磁熵变,使其成为一种新型的低温磁制冷纳米材料,且该纳米材料可以在空气中稳定存在并直接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127744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110382975.1
申请日:2011-11-28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分类号: B01D12/00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油相纳米颗粒转移到水相中的方法,该方法为将分散在非极性油相中的纳米颗粒溶液与水、稳定剂和助表面活性剂溶液混合,经过超声乳化,制成水包油微乳液,在烘箱中将微乳液蒸发、干燥,得到稳定剂-纳米颗粒复合干胶状物;向该干胶状物中加入能够溶解稳定剂的极性溶剂,轻轻摇晃即可使干胶状物溶解分散到溶剂中,完成将纳米颗粒从非极性油相分散转移到极性溶剂分散的目的;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快捷,能够有效地将油相中分散的纳米颗粒转移到水相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4733A
公开(公告)日:1992-09-23
申请号:CN91106048.0
申请日:1991-03-1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大庆石油管理局第五采油厂
摘要: 一种用于油田抽油机井的永磁防蜡抽油泵,其主要特征是在上内外固定套和下内外固定套之间夹有永久磁铁。由于固定套是由非铁磁性材料所制成,其内部具有较高磁场,原油通过时会受到磁场处理,从而达到防蜡效果。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制作、防漏、防蜡效果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61867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095087.4
申请日:2023-02-10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分类号: B22F9/14 , B22F1/16 , B22F1/054 , B22F1/12 , H05K9/00 , B82Y5/00 , B82Y30/00 , A01N25/28 , A01N59/16 , A01P1/00 , A01P3/00
摘要: 一种兼具抗菌与吸波功能的二维石墨片层负载Ni@C纳米胶囊及其制备方法,采用高温等离子体电弧蒸发技术制备,高纯石墨棒作为阴极,高纯电解Ni粉和高纯石墨粉混合块靶材作为阳极,待电弧炉真空度达标后,充入适量氩气和乙腈,起弧放电,不断调整电极位置使电流电压保持稳定,待放电、钝化保护结束后,开盖收集反应腔体内壁沉积物即得引入N掺杂的二维多层石墨片层负载Ni@C纳米胶囊结构。N元素的成功引入,使得石墨片层缺陷浓度提高,产生大量极化活性位点,提高介电损耗,大幅提高材料的吸波能力,与Ni@C纳米胶囊中的软磁Ni核形成优异阻抗匹配与衰减损耗能力,且制备工艺简单安全、成本低产量高,可在吸波、抗菌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646458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010386384.0
申请日:2020-05-09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分类号: C01B32/184 , C01G49/06 , B82Y40/00 , B82Y30/00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N掺杂纳米片层石墨结构或表面负载Fe2O3纳米颗粒的N掺杂纳米片层石墨结构的制备方法,采用高温等离子体电弧蒸发技术制备,高纯石墨棒作为阴极,高纯石墨棒或高纯Fe粉和高纯石墨粉混合块体作为阳极,待电弧炉抽真空后,通入乙腈作为碳源和氮源,在等离子体电弧放电结束后,收集反应腔体内壁沉积物即得大薄片层的褶皱的N掺杂纳米片层石墨,或者在大薄片层的褶皱的N掺杂纳米片层石墨上均匀分散Fe2O3纳米颗粒复合物。利用简单无害的不需任何反应气体的高温等离子体电弧蒸发方法可大量制备此类产品,N元素的掺杂,使得纳米片层石墨变得无序,充满大量缺陷,必定会诱导纳米片层石墨产生新性能,从而可在吸波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084868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17019.5
申请日:2022-06-01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种材料为PVA改性FeNi@C纳米胶囊与PVA改性并退火FeNi@C纳米胶囊,其中单相的FeNi作为内核,纳米石墨作为外壳,PVA作为小颗粒静电吸附在石墨外壳上或退火后PVA作为另一种形式的碳静电吸附在石墨外壳上。利用等离体电弧法和液相‑静电吸附法可以大量制备此类单相的纳米胶囊,第一种纳米胶囊具有很好的亲水性,提高了磁性纳米粒子亲水性。第二种纳米胶囊具有很好的软磁性能,此纳米胶囊也具有很好的介电性能与磁性能,因此具有很好的电磁匹配,在整个2‑18 GHz频段内,具有很高的反射损耗,这使该种材料能够成为在2‑18 GHz频段内的电磁波吸收的纳米吸波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02009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582217.2
申请日:2022-05-26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强NdFeB基永磁厚膜垂直磁各向异性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在NdFeB基永磁厚膜生长过程中插入隔离层,将NdFeB基单层厚膜变成NdFeB基多层厚膜,显著增强了其垂直磁各向异性。所述隔离层是指高熔点非铁磁性金属Ta、Mo和W等,通过改变隔离层的厚度和层数,其磁性能变化明显。本发明解决了随着厚度增长NdFeB基永磁厚膜垂直磁各向异性下降的问题,可得到强垂直磁各向异性和高矫顽力的NdFeB基永磁厚膜,在微型永磁电机、微电机械系统以及微型传感器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