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铀合金的搅拌升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92653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003542.4

    申请日:2024-07-25

    IPC分类号: B22F3/22

    摘要: 一种用于制备铀合金的搅拌升降装置,包括伺服电机A、伺服电机B、旋转轴;伺服电机A带动旋转轴,搅拌桨连接于旋转轴下方,伺服电机B作用于直线升降模组,直线升降模组包括升降杆与吊杆,其中吊杆右端连接升降杆,左端连接旋转轴,伺服电机B通过伺服电机减速器带动升降杆,升降杆带动吊杆,吊杆带动旋转轴上下运动,由于旋转轴和搅拌桨在搅拌过程中均与熔融金属接触,为避免高温下变形,提高其使用寿命,二者皆采用钽金属,其熔点为2996℃,远高于熔融金属熔点。

    一种沉淀浆液均分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5427392U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023169420.2

    申请日:2020-12-25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溶液沉淀结晶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淀浆液均分的装置,包括溶液沉淀结晶釜,釜顶端通孔内设有沉淀原液、沉淀剂进液管和沉淀原液进料管;搅拌器的搅拌杆从沉淀结晶釜的顶部插入到沉淀结晶釜的内部,搅拌杆底部设置有搅拌桨;沉淀结晶釜整体通过上部法兰边沿置于数个均布的称重传感器上;沉淀结晶釜底部出料管上设置有阀门组;称重传感器将沉淀结晶釜重量转变为电信号传输至逻辑控制器进行逻辑运算。本实用新型的沉淀浆液均分装置,分装效率高、分装准确,且设备集成度高,灵敏度高,便于自动化远程控制,将为化学溶液沉淀结晶过程的自动化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一种用于货包安全运输的栓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839296U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22607700.X

    申请日:2022-09-30

    IPC分类号: B60P7/06 B60P7/08 G21F5/14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货包安全运输的栓系装置。所述栓系装置,包括:底板、电动推杆、定位环;电动推杆通均布固定在底板上;定位环焊接固定在底板上,定位环侧面开有方孔,电动推杆由方孔内伸入定位环内对货包进行定位;电动推杆端头安装限位挡块,用于当推杆伸出一定距离进入定位环内后,通过限位挡块压紧货包的底板,实现货包的定位。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货包安全运输的栓系装置,可以对运输车上的货包进行自动化操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货包转运效率,并且这种栓系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尺寸的货包,其通用性比较强。

    一种连续实现萃余水相中有机相自动分离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6537016U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22979601.5

    申请日:2020-12-09

    IPC分类号: B01D17/032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萃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实现萃余水相中有机相自动分离的装置,装置主体为一个澄清器;萃余水相进料管A连接于澄清器的顶部中央,萃余水相进料管A上通过管接头螺纹连接一个萃余水相进料截止阀;有机相出料管B连接于澄清器的侧面上部,有机相出料管B上通过管接头螺纹连接一个有机相出料截止阀;水相出料管C连接于澄清器的底部,水相出料管C上通过管接头螺纹连接一个水相出料截止阀。本装置结构简单,可在重力作用下实现自流并保持一定液位,整个分相过程可连续进行,当有机相累积至一定高度时可自动排出至有机相储罐。经过夹带有机相的分离除去后降低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在萃取过程中得到应用。

    一种含氟尾气净化装置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143816U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22418370.X

    申请日:2022-09-13

    IPC分类号: G21F9/02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氟尾气净化装置,包括:壳体,用于为放射性含氟尾气净化反应提供密闭空间;木炭隔板,固定在所述壳体内部,其上放置有用于与含氟尾气反应的木炭;温度测量计,用于测取壳体内部反应温度;进气流量调节系统,接至所述壳体的进气口,用于依据所述温度测量计测得的反应温度以调节进入壳体的含氟尾气流量;处理后尾气含氟测量系统,用于检测净化处理后尾气的含氟量并将含氟量未达标的尾气重新输入至壳体的进气口进行二次净化处理;所述壳体的进气口、木炭隔板、温度测量计、捕油网、壳体的出气口沿所述壳体纵向自下而上依次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在狭小密闭空间中连续使用且无需频繁更换吸附剂,安全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