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容器
    1.
    发明公开
    高压容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06672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333512.0

    申请日:2022-1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实现高压容器的耐久性提高的技术。高压容器(1)具有:内衬(2),其具有中空的内衬主体部(3)及筒状的插入环(4),该内衬主体部在轴向的端部具有开口(30),该插入环(4)比所述内衬主体部(3)更硬并且与所述内衬主体部(3)实现一体化而将所述开口(30)包围;接头(5),其插入于所述开口(30);密封部件(6),其将所述插入环(4)与所述接头(5)之间密封;以及加强部(7),其将所述内衬(2)的外侧覆盖,所述插入环(4)延伸至比所述内衬主体部(3)更靠所述轴向的前侧而安装于所述接头(5)。

    蓄电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33521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580021012.5

    申请日:2015-04-09

    Abstract: 一种蓄电系统包括多个蓄电元件、分隔部件、一对端板和多个联接部件。外壳包括平坦面,所述平坦面具有与发电元件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对向的第一区域和除所述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二区域。所述分隔部件配置于在预定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蓄电元件之间。所述一对端板在沿所述预定方向将所述多个蓄电元件夹在中间的位置配置成使得所述一对端板向所述多个蓄电元件施加约束力。作用在所述第二区域上的约束力大于作用在所述第一区域上的约束力。

    蓄电系统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233521B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580021012.5

    申请日:2015-04-09

    Abstract: 一种蓄电系统包括多个蓄电元件、分隔部件、一对端板和多个联接部件。外壳包括平坦面,所述平坦面具有与发电元件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和负极活性物质层对向的第一区域和除所述第一区域以外的第二区域。所述分隔部件配置于在预定方向上彼此相邻的两个蓄电元件之间。所述一对端板在沿所述预定方向将所述多个蓄电元件夹在中间的位置配置成使得所述一对端板向所述多个蓄电元件施加约束力。作用在所述第二区域上的约束力大于作用在所述第一区域上的约束力。

    蓄电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57697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562782.8

    申请日:2014-10-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6 H01M2/027 H01M2/26 H01M2/30

    Abstract: 一种蓄电池,包括蓄电元件、电池壳体、内绝缘件、第二电极端子、外绝缘件。蓄电元件具有正极板、负极板、以及隔板的层叠结构。电池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形成空间以容纳蓄电元件。电池壳体与蓄电元件的一个电极电连接,并且包括第一电极端子。内绝缘件布置在该空间中。第二电极端子经由内绝缘件与另一电极连接,以及,在不同于连接部位的位置处,该第二电极端子布置于电池壳体的周边。外绝缘件使第二电极端子与电池壳体绝缘。

    电池单体、电池单元以及电池堆

    公开(公告)号:CN104241584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269716.1

    申请日:2014-06-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45 H01M2/1077 H01M2/206 H01M2/30 H01M222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单元以及电池堆,该电池堆(10)构成为,即使将多个电池单体(30)层叠,也不易发生连接错误。电池堆(10)使用方形的电池单体(30A、30B)。电池单体(30A、30B)具有:电池壳体(32),其具有由彼此正交的第1方向和第2方向规定的基准面(32a)、从基准面(32a)的端部向与第1方向以及第2方向成直角的第3方向延伸设置的端子支撑面(32b);以及正极端子(34p)以及负极端子(34n),它们凸出设置在端子支撑面(32b)上,在第1方向上隔着规定距离而配置。正极端子(34p)以及负极端子(34n)配置在从端子支撑面(32b)的中心沿第1方向的距离不同的位置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