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41326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194152.9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工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钛处理改善钢中硫化物形态的方法,方法通过调整钢中钛和N含量,并调整凝固前沿的冷却速度来控制TiN和MnS的析出、长大时机及顺序,提高钢中复合硫化物比例,硫化物由集中的长条状转变为分散的球状或纺锤状。具体操作为:在含硫钢中以钛合金或钛线等各种形式加入钛,使钢中钛含量达到0.02-0.2%,同时,通过控制钢水凝固过程的冷却速度,保证铸锭在液相线温度至900℃凝固前沿区间的冷却速度为0.1-10℃/s,使钢中生成各类含钛复合硫化物,或者为以TiN为核心的MnS,或者TiN钉扎在MnS周围,或者TiN与MnS伴生,从而减轻了硫化物在后续轧制(锻造)过程中的延长。
-
公开(公告)号:CN10924443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400011.3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10/0525 , H01M4/48
Abstract: 一种在正极颗粒表面包覆钙钛矿结构材料的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首先按照钙钛矿结构的成分配比应用共沉淀法在基体前驱体表面沉积包覆层,得到核壳结构的前驱体粉体,再将包覆后前驱体粉体与锂源烧结得到核壳结构的复合正极材料。基体前驱体可以为尖晶石结构正极材料LiM2O4的前驱体和/或为具有层状结构正极材料LiMO2的前驱体和/或为富锂锰基正极材料xLi2MnO3·(1-x)LiMO2的前驱体,烧结之后的包覆层具有离子-电子混合导电的钙钛矿结构材料。本发明能调控表面包覆层的性能,提高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且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材料成本低,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039684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510472810.1
申请日:2015-08-0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B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烧结生产中粉状兰炭作烧结燃料的高效利用方法,提高了粉状兰炭代替焦粉等传统燃料进行烧结时燃料能量利用率,改善了烧结矿的质量和冶金性能。本方法的主要步骤为:当粉状兰炭作烧结燃料时,采用了燃料分加工艺,并通过粉状兰炭粒度提高以及烧结参数(混合料水分和返矿比例)的调整,实现了粉状兰炭作烧结燃料的高效利用。本发明有助于通过降低烧结燃料成本来降低烧结矿成本,实现钢铁企业的降本增效,并将拓宽粉状兰炭在炼铁领域的使用途径。具有低硫磷特征的粉状兰炭用于烧结生产,有助于降低烧结过程中二氧化硫排放量,符合国家对于钢铁产业节能减排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1041326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1911194152.9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工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钛处理改善钢中硫化物形态的方法,方法通过调整钢中钛和N含量,并调整凝固前沿的冷却速度来控制TiN和MnS的析出、长大时机及顺序,提高钢中复合硫化物比例,硫化物由集中的长条状转变为分散的球状或纺锤状。具体操作为:在含硫钢中以钛合金或钛线等各种形式加入钛,使钢中钛含量达到0.02‑0.2%,同时,通过控制钢水凝固过程的冷却速度,保证铸锭在液相线温度至900℃凝固前沿区间的冷却速度为0.1‑10℃/s,使钢中生成各类含钛复合硫化物,或者为以TiN为核心的MnS,或者TiN钉扎在MnS周围,或者TiN与MnS伴生,从而减轻了硫化物在后续轧制(锻造)过程中的延长。
-
公开(公告)号:CN107475498B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710605576.4
申请日:2017-07-21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在线均质化处理改善含硫钢中硫化物形态的方法,该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的含硫钢加热和轧制工艺流程:铸坯→奥氏体温度以上充分奥氏体化→初轧→中间坯均质化处理→二次开坯连续轧制→最终尺寸。该方法不另添加任何化学试剂,只通过优化的加热和轧制工艺技术,使含硫非调质钢的硫化物形态控制水平提高,从而降低了长条状硫化物对钢性能的恶化,改善了含硫钢的机械性能。并且,该技术方案因设定好了技术方法和技术数据,如加热温度、加热时间、下压量等,实施起来简洁方便、有据可依,十分有利于含硫钢的生产、推广和应用,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244438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811400011.3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10/0525 , H01M4/48
Abstract: 一种在正极颗粒表面包覆钙钛矿结构材料的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首先按照钙钛矿结构的成分配比应用共沉淀法在基体前驱体表面沉积包覆层,得到核壳结构的前驱体粉体,再将包覆后前驱体粉体与锂源烧结得到核壳结构的复合正极材料。基体前驱体可以为尖晶石结构正极材料LiM2O4的前驱体和/或为具有层状结构正极材料LiMO2的前驱体和/或为富锂锰基正极材料xLi2MnO3·(1‑x)LiMO2的前驱体,烧结之后的包覆层具有离子‑电子混合导电的钙钛矿结构材料。本发明能调控表面包覆层的性能,提高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且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材料成本低,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24654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399996.2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在正极颗粒表面包覆石榴石结构材料的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先在基体前驱体颗粒上包覆石榴石结构材料的前驱体,得到核壳结构的前驱体粉体,再将包覆后前驱体粉体与锂源烧结得到核壳结构的复合正极材料。核壳结构的前驱体粉体由核和壳两部分组成,核为基体,该基体为尖晶石结构正极材料LiM2O4的前驱体和/或为具有层状结构正极材料LiMO2的前驱体和/或为富锂锰基正极材料xLi2Mn2O3·(1-x)LiMO2的前驱体。本发明能调控表面包覆层的性能,提高正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且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材料成本低,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390574A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811243942.7
申请日:2018-10-2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核壳结构的富锂锰基正极颗粒的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先制备前驱体粉体,再将前驱体粉体与锂源烧结得到富锂锰基正极颗粒,颗粒具有核-壳结构,核为基体,基体化学式为:Li(LiδNixCoyMn1-x-y-δ)O2,其中,x>0,y>0,δ>0,1>1-x-y-δ>0;所述基体的粒径为1~20μm;壳为包覆层,包覆层化学式为Li(LiλNihCokMn1-h-k-λ)1-zMzO2,其中,M选自Ti、Zr、Al、Mg、Mo、Cr、V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h>0,k>0,λ>0,1>1-h-k-λ>0且0
-
公开(公告)号:CN105903076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346507.1
申请日:2016-05-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27/34 , A61L27/06 , A61L27/306 , A61L27/32 , A61L27/50 , A61L2400/18 , A61L2430/12 , C08L7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牙科种植体及其复合表面的制备方法,所述牙科种植体以医用钛或钛合金为基材,在其表面制备多孔形貌并沉积聚多巴胺以及羟基磷灰石,获得一种具有优良生物活性的牙科种植体复合表面。本发明在钛基材表面快速形成均匀的多层孔状氧化膜以获得纳米多孔形貌,并通过在表面紧密粘附一层薄的蛋白类似物(聚多巴胺),能够提高表面亲水性,以及牙种植体的耐腐蚀性能。最终表面诱导沉积羟基磷灰石,得到三层复合表面,该纳米多孔复合表面能够有效加强成骨细胞在种植体表面的黏附与铺展、碱性磷酸酶活性,加快种植体早期骨整合的速度,实现使材料和生物体界面牢固结合,从而提高种植体的稳定性和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039684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72810.1
申请日:2015-08-0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B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烧结生产中粉状兰炭作烧结燃料的高效利用方法,提高了粉状兰炭代替焦粉等传统燃料进行烧结时燃料能量利用率,改善了烧结矿的质量和冶金性能。本方法的主要步骤为:当粉状兰炭作烧结燃料时,采用了燃料分加工艺,并通过粉状兰炭粒度提高以及烧结参数(混合料水分和返矿比例)的调整,实现了粉状兰炭作烧结燃料的高效利用。本发明有助于通过降低烧结燃料成本来降低烧结矿成本,实现钢铁企业的降本增效,并将拓宽粉状兰炭在炼铁领域的使用途径。具有低硫磷特征的粉状兰炭用于烧结生产,有助于降低烧结过程中二氧化硫排放量,符合国家对于钢铁产业节能减排的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