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80490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476668.7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16C60/00 , G16C20/70 , G06F18/214 , G06F18/243 , G06N20/2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机器学习以及环保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树脂材料吸附容量预测模型及其预测方法,所述树脂材料吸附容量预测模型的建立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吸附特征与树脂材料吸附容量的数据集;所述吸附特征包括与树脂材料吸附容量对应的SMILES表示法规则的树脂材料的结构式、金属离子特征以及环境特征;将所述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S2.在所述训练集上,通过机器学习的基本算法,以第一回归评价指标,构建第一树脂材料吸附模型;S3.获得所述测试集在所述第一树脂材料吸附模型上的第二回归评价指标。本申请经验证误差小于等于40%,能够为生产上筛选合适的树脂材料吸附剂起到参考作用,从而降低了研发和测试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121010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110567883.4
申请日:2021-05-24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中泰信达环保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治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多级循环流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及其应用,其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反应池和第二反应池,第一反应池为缺氧反应池或厌氧反应池,第二反应池为好氧反应池;第一反应池和第二反应池出水口处均设置有穿孔筛管,穿孔筛管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且表面均匀分布多个过水孔。该反应器设置多级反应池和内回流装置,使反应器内形成循环,并在出水口处设置穿孔筛管,利用穿孔筛管特定的结构,控制过水孔处水流流速,有效避免填料堆积和流失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8510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727503.9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武汉天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2F3/30 , C02F1/00 , C02F101/10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沿污水流动方向依次连通的厌氧区、反硝化缺氧区、低溶解氧曝气区和固液分离区和设备区;厌氧区连接有进水管;固液分离区设有排水管;设备区包括搅拌设备和溶解氧提供设备。系统各生化池均采用高污泥浓度运行。本发明所提供的系统可提升所述厌氧区内微生物摄取有机物能力以及释放磷酸盐能力,可在反硝化缺氧池中促进同步硝化反硝化和反硝化除磷反应进行氮磷去除,可在低溶解氧曝气低内进行同步硝化反硝化、聚磷反应,并实现有机物去除,不需要额外添加碳源,曝气强度小,运行能耗低,处理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18969136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057979.6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水质指标同步预测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申请首先获取表征水质的时序数据,并对所述时序数据进行预处理;随后通过时序数据的变化规律判断时序数据所属于的水质指标;再将所述时序数据耦合进对应水质指标的ARIMA水质预测模型;最后所述ARIMA水质预测模型输出下一时刻对应水质指标的预测数据。通过本申请方案,可同时基于多种水质指标的时序数据进行水质预测,且无需人为判断待预测数据属于哪一种水质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741694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287029.8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生物炭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炭技术领域。该改性生物炭由生物炭原料经改性剂机械化学改性而得;改性剂选自碱或酸。该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耗时短。所得的改性生物炭根据改性剂的不同可对应用于厌氧消化系统产酸或产甲烷,当改性剂为酸时,可提高厌氧消化系统水解酸化的能力;当改性剂为碱时,可在防止系统酸化的同时提高甲烷的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80421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784401.X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与资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缓解厌氧消化酸化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缓解厌氧消化酸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调节酸化厌氧消化体系的pH为7.0~8.0;向所述酸化厌氧消化体系中通入沼气,对所述酸化厌氧消化体系进行曝气,控制所述酸化厌氧消化体系的pH≥7.0并持续至少2个水力停留时间。所述的缓解厌氧消化酸化的方法,调节酸化厌氧消化体系的pH至合理范围,有利于体系中产甲烷菌的活性,并向体系中通入沼气,进行曝气处理,控制体系的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达到缓解厌氧消化体系继续酸化的效果;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产甲烷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573837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804787.6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2F11/147 , C02F11/121 , C02F11/122 , C02F1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河湖底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河湖底泥的快速脱水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的河湖底泥的快速脱水方法包括:向河湖底泥中加入鞣酸溶液进行第一调理,然后向其中加入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溶液进行第二调理,再将经过所述第二调理后的河湖底泥进行脱水,得到脱水泥饼;所述鞣酸溶液中的鞣酸的质量为所述河湖底泥干基质量的4‰以下;所述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溶液中的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质量为所述河湖底泥干基质量的4‰以下。该方法可实现河湖底泥的快速脱水和无害化处理,并且,脱水效率高,药剂投加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1979318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29911.5
申请日:2025-01-0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协同固定甲烷和二氧化碳的生物方法,包括:将活性污泥与微藻混合,连续通入气体,在连续光照的条件下,形成菌藻共生体;将菌藻共生体投入反应器中,泵入污水、通入气体,按照进水‑曝气‑沉淀‑排水的方式周期运行;其中,气体包括甲烷和二氧化碳,污水包括碳源、氮源和磷源。本申请可以培养得到菌藻颗粒,菌藻颗粒可以利用溶解性甲烷作为电子供体,为反硝化提供电子,从而实现同步去除溶解性甲烷和脱氮的目的,优化反硝化过程。菌藻颗粒还可以实现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固定,优化污水处理过程,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污水处理过程中溶解性甲烷难以去除和碳排放量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5219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77284.3
申请日:2024-10-22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D01F9/04 , C02F1/28 , D06M13/11 , D06M13/123 , C02F101/2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价金属回收及水体净化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有机共价交联的海藻酸纤维、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通过有机共价交联技术制备得到耐水性良好的海藻酸纤维,用于水溶液中有价金属的回收、重金属的去除、饮用水的软化以及阳离子型有机污染物的去除,能够解决现有海藻酸的Ca2+离子交联技术所制备的海藻酸吸附材料大量牺牲吸附位点导致吸附量小等限制其推广应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设计合成的有机共价交联海藻酸纤维具有吸附速率快、吸附性能优良、易固‑液分离等特点,且有机共价交联的海藻酸纤维可以再生和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77476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65060.7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苏州苏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固废和废水的处理方法及其厌氧生物反应系统,涉及厌氧反应器发酵技术领域。所述厌氧生物反应系统包括:反应池主体、过滤组件和沼气循环组件;反应池主体包括厌氧水解酸化反应池和厌氧产甲烷反应池;过滤组件能对泥水混合物进行膜分离处理并能将滤液由所述厌氧产甲烷反应池中排出;沼气循环组件与厌氧水解酸化反应池和厌氧产甲烷反应池均连接用于收集沼气并将沼气回输。往复式驱动组件,带动膜过滤装置往复移动,通过抖动惯性将膜丝表面泥饼层去除。本发明所通过结构设计、膜分离处理以及沼气循环利用的综合优化,提升了有机固废和废水处理的效率,改善了出水水质,并增强了能源回收能力,展现出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