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8421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10942.6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羊奶源性细胞外囊泡的诊疗性纳米探针、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用GMV负载ICG,并将N3基团修饰到GMV表面,成功获得N3‑GMV@ICG纳米探针。该纳米探针水合直径约为200nm,稳定性高,可通过肿瘤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聚集于肿瘤位置。该纳米探针与肿瘤细胞有良好的结合能力,可向肿瘤组织递送药物,增加药物的递送效率。且在激光辐照下,该纳米探针具备良好的肿瘤光热治疗效能,此外,由于GMV固有的抗炎作用,本发明的纳米探针可减轻光热治疗后炎症反应,降低肿瘤的复发及转移,为肿瘤的光热治疗以及减轻光热治疗后的毒副反应提供了良好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498421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610942.6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羊奶源性细胞外囊泡的诊疗性纳米探针、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用GMV负载ICG,并将N3基团修饰到GMV表面,成功获得N3‑GMV@ICG纳米探针。该纳米探针水合直径约为200nm,稳定性高,可通过肿瘤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聚集于肿瘤位置。该纳米探针与肿瘤细胞有良好的结合能力,可向肿瘤组织递送药物,增加药物的递送效率。且在激光辐照下,该纳米探针具备良好的肿瘤光热治疗效能,此外,由于GMV固有的抗炎作用,本发明的纳米探针可减轻光热治疗后炎症反应,降低肿瘤的复发及转移,为肿瘤的光热治疗以及减轻光热治疗后的毒副反应提供了良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