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8421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10942.6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羊奶源性细胞外囊泡的诊疗性纳米探针、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用GMV负载ICG,并将N3基团修饰到GMV表面,成功获得N3‑GMV@ICG纳米探针。该纳米探针水合直径约为200nm,稳定性高,可通过肿瘤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聚集于肿瘤位置。该纳米探针与肿瘤细胞有良好的结合能力,可向肿瘤组织递送药物,增加药物的递送效率。且在激光辐照下,该纳米探针具备良好的肿瘤光热治疗效能,此外,由于GMV固有的抗炎作用,本发明的纳米探针可减轻光热治疗后炎症反应,降低肿瘤的复发及转移,为肿瘤的光热治疗以及减轻光热治疗后的毒副反应提供了良好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475183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1357976.5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35/747 , A61K47/46 , A61P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益生菌囊泡在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证实了益生菌囊泡具备良好的泡沫巨噬细胞靶向能力及调节能力,并进一步阐述了调节巨噬细胞的机制:①上调转录因子NR1H3,促进ABCA1表达,促进脂质流出;②促进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总之,益生菌囊泡所提供的泡沫巨噬细胞靶向能力与巨噬细胞功能调控相结合,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本发明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理想的纳米载体和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475183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211357976.5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K35/747 , A61K47/46 , A61P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益生菌囊泡在制备治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证实了益生菌囊泡具备良好的泡沫巨噬细胞靶向能力及调节能力,并进一步阐述了调节巨噬细胞的机制:①上调转录因子NR1H3,促进ABCA1表达,促进脂质流出;②促进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总之,益生菌囊泡所提供的泡沫巨噬细胞靶向能力与巨噬细胞功能调控相结合,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本发明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理想的纳米载体和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984214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610942.6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羊奶源性细胞外囊泡的诊疗性纳米探针、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用GMV负载ICG,并将N3基团修饰到GMV表面,成功获得N3‑GMV@ICG纳米探针。该纳米探针水合直径约为200nm,稳定性高,可通过肿瘤的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聚集于肿瘤位置。该纳米探针与肿瘤细胞有良好的结合能力,可向肿瘤组织递送药物,增加药物的递送效率。且在激光辐照下,该纳米探针具备良好的肿瘤光热治疗效能,此外,由于GMV固有的抗炎作用,本发明的纳米探针可减轻光热治疗后炎症反应,降低肿瘤的复发及转移,为肿瘤的光热治疗以及减轻光热治疗后的毒副反应提供了良好基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