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页岩地下原位加热模拟腔

    公开(公告)号:CN103321623B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10239405.6

    申请日:2013-06-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油页岩地下原位加热模拟腔,属于油页岩开采技术领域。由腔体和腔体盖组成,在腔体的侧面设置有10~14个接口;在腔体内安装有隔热腔,隔热腔与腔体的内壁间具有一定的空隙,接口穿过隔热腔;在隔热腔内侧的底面上安装有样品台,在隔热腔外侧的底面与样品台对应的位置处安装有支柱,用以实现对隔热腔及样品台的支撑。通过本模拟腔可在高气压条件下,利用高达10kV的高压电对大块油页岩样品进行加热。加热过程可利用各个位置的热电偶进行温度监控,从而研究热在油页岩中的传导过程,同时通过收集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可研究油页岩样品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裂解反应,有助于推进油页岩地下原位加热技术的开发。

    油页岩地下原位加热模拟腔

    公开(公告)号:CN103321623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39405.6

    申请日:2013-06-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油页岩地下原位加热模拟腔,属于油页岩开采技术领域。由腔体和腔体盖组成,在腔体的侧面设置有10~14个接口;在腔体内安装有隔热腔,隔热腔与腔体的内壁间具有一定的空隙,接口穿过隔热腔;在隔热腔内侧的底面上安装有样品台,在隔热腔外侧的底面与样品台对应的位置处安装有支柱,用以实现对隔热腔及样品台的支撑。通过本模拟腔可在高气压条件下,利用高达10kV的高压电对大块油页岩样品进行加热。加热过程可利用各个位置的热电偶进行温度监控,从而研究热在油页岩中的传导过程,同时通过收集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可研究油页岩样品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裂解反应,有助于推进油页岩地下原位加热技术的开发。

    层状结构岩石垂直纹理方向介电性质测量样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76055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49928.4

    申请日:2013-02-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介电性质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层状结构岩石垂直纹理方向介电性质测量样品的制备方法。首先把层状结构岩石原样放在体积比其稍大的容器中,然后在原样和容器之间的空隙中倒入凝固时间为30~90分钟的聚酯树脂,树脂凝固后,用切割机床沿垂直纹理方向进行切割,从而完成层状结构岩石垂直纹理方向介电性质测量样品的制备。聚酯树脂为AROPOL G102TB聚酯树脂,层状结构岩石为油页岩。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样品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呈现出不同的介电性质,这与我们从结构上分析的结果相符,证明这种样品制备方法的有效性。

    油页岩地下原位加热模拟腔

    公开(公告)号:CN203285412U

    公开(公告)日:2013-11-13

    申请号:CN201320345873.7

    申请日:2013-06-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油页岩地下原位加热模拟腔,属于油页岩开采技术领域。由腔体和腔体盖组成,在腔体的侧面设置有10~14个接口;在腔体内安装有隔热腔,隔热腔与腔体的内壁间具有一定的空隙,接口穿过隔热腔;在隔热腔内侧的底面上安装有样品台,在隔热腔外侧的底面与样品台对应的位置处安装有支柱,用以实现对隔热腔及样品台的支撑。通过本模拟腔可在高气压条件下,利用高达10kV的高压电对大块油页岩样品进行加热。加热过程可利用各个位置的热电偶进行温度监控,从而研究热在油页岩中的传导过程,同时通过收集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可研究油页岩样品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裂解反应,有助于推进油页岩地下原位加热技术的开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