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尺度气泡群生成与调控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9206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99227.6

    申请日:2024-08-1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大尺度气泡群生成与调控装置及方法,属于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解决大尺度气泡群生成过程气体生成速率和初始压力难以控制的问题。一种大尺度气泡群生成与调控装置,包括:耐压壳体,内部设置有储水箱和压力容器,储水箱上部通过单向充气阀与压力罐相连;磁吸式装药网箱,吸附在压力容器顶壁上并将排气口封闭,内部设置有产气材料;可调节卡槽,设置在压力容器内部侧壁上,用于磁吸式装药网箱从压力容器顶壁脱离后将磁吸式装药网箱卡合使磁吸式装药网箱内的金属储氢材料进入水下一定深度并与水接触。它主要用于生成大尺度气泡群,实现对大尺度气泡群初始压力以及生成速率的调控,促进工业生产发展和科学研究进步。

    LNG耐超低温管道拉扭测试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3829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937498.4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LNG耐超低温管道拉扭测试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法。本发明组成包括:拉伸测试机构、扭转测试机构、数据采集机构、加压机构;拉伸测试机构包括拉伸驱动机构、拉伸传动机构、拉伸支撑机构,用于模拟LNG柔性管道真实的收拉情况;扭转测试机构包括扭转驱动机构、扭转传动机构、扭转支撑机构,用于模拟LNG柔性管道真实的扭转情况;加压机构用于向LNG柔性管道内注入气体、增加气压,模拟真实的环境。本发明数据采集机构通过扭矩传感器和拉力传动器记录扭矩和拉力数据,同时通过摄像机实时监测LNG柔性管道的情况,从而得到疲劳学性能测试中试件疲劳破坏时的临界值,整体结构避免了机构的复杂和冗余,能尽可能提高空间利用率。

    一种航行体入水降载结构及姿态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3455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028573.3

    申请日:2025-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行体入水降载结构及姿态调整方法,涉及航行体入水降载技术领域,解决了锥头航行体水下航行稳定性较差、极易发生尾拍、甚至出现航行体翻转的问题。本发明多锥体组合头部设置于柱体的顶端;多锥体组合头部包括中心锥头和若干圆周锥头,圆周锥头圆周均布于中心锥头周围;柱体内设置有若干贯穿柱体的通孔;通孔的通孔顶部设置于中心锥头和若干圆周锥头之间并围绕中心锥头均匀布置,通孔底部设置于柱体侧面;柱体内设置的控制装置,控制通孔开闭。本发明通过在柱体内设置贯穿的通孔,使得航行体在入水阶段缓解航行体头部与水的砰击作用排开水流,达到降载目的;在水下通过控制通孔的开闭,实现航行体姿态的调整。

    一种无发射气体干扰的变角度自由出水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53763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1384939.3

    申请日:2022-11-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发射气体干扰的变角度自由出水试验装置及方法,属于海洋工程实验技术领域。解决了常规水下发射实验装置仅垂直或斜向的单一发射方式、发射装置安装在水箱内部的水密和安全隐患以及航行体出筒运动姿态、出水空泡受发射气体干扰问题。它包括支架、水箱、转动机构、通道开关机构和发射机构,通过转动机构实现出水角度的精确调整,航行体撞击时通道开关机构的滤气封水隔片在预定位置断裂,剩余滤气封水隔片紧靠上行的航行体侧壁,联合水压的作用阻止发射气体进入水箱,发射气体在枪管首端的若干散气孔处向外膨胀溢出,也防止了发射气体进入水箱影响航行体的出水姿态和空泡流场;本发明适用于航行体无气体干扰多角度自由出水试验。

    基于高压与常压气泡联合脉动原理对水中目标毁伤战斗部

    公开(公告)号:CN115289919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0843599.X

    申请日:2022-0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高压与常压气泡联合脉动原理对水中目标高效毁伤战斗部,属于舰艇毁伤与防护技术领域。为了提升对舰艇等海洋航行器的毁伤效能,实现基于多气泡联合脉动原理战斗部的高效作战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高压与常压气泡联合脉动原理对水中目标高效毁伤战斗部,以大范围气泡群快速生成及联合脉动为理念,通过大范围气泡群、气泡流的动力学特性及其对潜艇、AUV等海洋航行器的耦合作用机理,提出对目标高效打击的作战方案来实现对强生命力海洋航行器的强毁伤甚至一次性摧毁,为新型高效作战武器、新原理战斗部的研发和技术储备提供技术支撑。

    一种基于LSTM和SDN的工控网络入侵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8764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69957.6

    申请日:2022-12-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工业控制网络的入侵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LSTM和SDN的工控网络入侵检测方法。本发明采用SDN架构可以实现转发平面和控制平面的解耦,有利于工业控制网络的部署、优化和管理,有效利用SDN镜像收集数据;通过LSTM网络在线预测序列未来值和真实数值比较的方式进行异常检测,从网络的序列数据中识别出攻击行为,提升了网络入侵检测模型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为SDN应用于工控网络的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思路,而且将注意力机制结合到LSTM网络中,能够将计算资源更多地集中到对工控网络实际产生危害的入侵行为上,能够达到提高检测效率,降低异常检测误报率的效果。

    一种海上水下爆炸试验长距离线缆的布放系统及布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5857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315290.3

    申请日:2022-03-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上水下爆炸试验长距离线缆的布放系统及布放方法,属于水下爆炸试验领域。解决了如何布放海上水下爆炸试验长距离线缆,保证线缆在爆炸过程中拉拽安全的问题。系统包括安全屋、信号传输线缆、起爆线缆、若干浮式泡沫、固定试验设备浮台、固定爆源浮台、试验设备、爆源和链条;在信号传输线缆和起爆线缆的外部分别包裹一层泡沫层,在信号传输线缆和起爆线缆上沿线缆的长度方向均安装多个浮式泡沫,多个浮式泡沫使得线缆漂浮在水面上且通过浮式泡沫改变线缆的布置方向。本发明通过泡沫层将捆好的线缆缠绕起来,多个浮式泡沫由线缆串联,浮式泡沫将线缆托起,既能满足水上漂浮,也能达到拐弯的要求,保证线缆在爆炸过程中拉拽安全。

    高速跨介质入水的通气降载和姿态调整装置及其调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01601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111199235.4

    申请日:2021-1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速跨介质入水的通气降载和姿态调整装置及其调整方法,该调整装置的整流罩中心位置设置有整流阀门,在整流罩头部还设置有通气孔组,整流罩尾端的整流帽尾端气孔通过调姿态气体管路与多孔气流阻断器连接,调姿态气体管路上设置有气体调节阀,所述整流阀门上的通气孔组通过气体管路与多孔气流阻断器连接,多孔气流阻断器连接可转动漏斗形管,然后与高压气罐连接。本发明利用高压气罐中的压缩气试验通气,在入水瞬间生成超空泡,利用超空泡技术完成对降载的实现,同时通过航行体整流帽尾端不同方位通气孔,实现不同方位的调整,同时尾部装有压力传感器,在即将发生尾拍时,得到预报,高压气罐为尾端气孔进行通气,减少尾拍的影响。

    一种舰船爆炸破舱进水延缓和抑制沉没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12204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08325.7

    申请日:2021-12-10

    Abstract: 一种舰船爆炸破舱进水延缓和抑制沉没的装置及方法,属于舰船毁伤与生命力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舰船在遭遇水下武器攻击出现破口时,使舰船保持一定稳性和抗沉性的现有控制装置性能不足问题。监测装置包括由高到低依次布置在水密舱内壁上的若干传感器,且若干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联接;通气设备包括气泵、通气管道及通气阀门,气泵与甲板固接且布置在水密舱的上部,通气管道贯穿甲板且与气泵的进口连通,通气阀门设置在通气管道上,通气阀门与所述气泵分别与控制器电联接。能够保证舰船在舷侧或底部产生大破口时,产生的气体在舱室上方聚集,减小海水涌入量,增加舰体的摇晃阻尼,延缓舱室进水速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