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930563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510170334.8
申请日:2015-04-1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F24C7/08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智能温控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电磁炉内部的控制单元、位于电磁炉内部的无线数据收发单元及手机客户端;在电磁炉内部,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无线数据收发单元相连接,所述无线数据收发单元能够通过互联网与所述手机客户端建立联系,使客户能够通过手机客户端实现对电磁炉的远程用电量监测、温度监测及温度控制功能。本发明提出的智能温控电磁炉将手机客户端远程遥控与烹饪温度的直接控制以及能效控制相结合,实现了多功能的智能集成以及硬件的集成简化,与市场中现有产品相比,更加智能、安全、便捷,真正实现智能用电。
-
公开(公告)号:CN104930563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170334.8
申请日:2015-04-1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F24C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C7/082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智能温控电磁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电磁炉内部的控制单元、位于电磁炉内部的无线数据收发单元及手机客户端;在电磁炉内部,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无线数据收发单元相连接,所述无线数据收发单元能够通过互联网与所述手机客户端建立联系,使客户能够通过手机客户端实现对电磁炉的远程用电量监测、温度监测及温度控制功能。本发明提出的智能温控电磁炉将手机客户端远程遥控与烹饪温度的直接控制以及能效控制相结合,实现了多功能的智能集成以及硬件的集成简化,与市场中现有产品相比,更加智能、安全、便捷,真正实现智能用电。
-
公开(公告)号:CN105305435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778068.7
申请日:2015-11-13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一种区域电力减碳量计算方法,包括分析电力系统发电侧、输电侧和用电侧三个大方面所采用的技术中具有减碳效果的技术;确定区域电力碳排放因子和区域经济效益的碳排放因子,按区域GDP能耗的碳排放计算减少的碳排放;从区域清洁能源建设及优化调度来计算区域发电环节的减碳量;从集中式清洁能源优化调度形成的减碳量;从有序用电形成的减碳量和电能替代形成的减碳量来计算区域用电侧形成的减碳量;计算节能减排后的区域电力系统减碳比。该方法建立了电力各项技术减碳计算模型,量化了区域电力系统在节能减排方面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所减少的碳排放。本发明能较为全面地评估区域电力系统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贡献。
-
公开(公告)号:CN105758514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189988.X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热电转换取能式变压器监测装置,包括温差发电片、散热鳍片、散热风扇、电压调制电路、充电电池、稳压电路、测振动元件、信号调制电路、信号采集电路、控制器、通信模块。温差发电片、散热鳍片、散热风扇、电压调制电路、充电电池、稳压电路组成变压器监测装置的电源系统。温差发电片产生的电压输出连接电压调制电路,经电压调制电路到充电电池。当变压器工作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热能,本发明利用温差发电片将变压器工作时发出的热能直接转化成电能,并将该能量用于给变压器监测装置供电,本发明安装、维护简单方便,不会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无需外加电源,适用于配电间工作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5305435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778068.7
申请日:2015-11-13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一种区域电力减碳量计算方法,包括分析电力系统发电侧、输电侧和用电侧三个大方面所采用的技术中具有减碳效果的技术;确定区域电力碳排放因子和区域经济效益的碳排放因子,按区域GDP能耗的碳排放计算减少的碳排放;从区域清洁能源建设及优化调度来计算区域发电环节的减碳量;从集中式清洁能源优化调度形成的减碳量;从有序用电形成的减碳量和电能替代形成的减碳量来计算区域用电侧形成的减碳量;计算节能减排后的区域电力系统减碳比。该方法建立了电力各项技术减碳计算模型,量化了区域电力系统在节能减排方面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所减少的碳排放。本发明能较为全面地评估区域电力系统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贡献。
-
公开(公告)号:CN105093075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470053.4
申请日:2015-08-0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山东科汇电力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基于行波原理的电缆局部放电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包括电缆线路(1),其特征在于:在电缆线路(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采集行波脉冲信号的行波采集装置(4),每一端的行波采集装置(4)均连接有用于对时的对时单元,电缆线路(1)两端的行波采集装置(4)由通信网络(2)连接。通过本基于行波原理的电缆局部放电定位系统,通过行波采集装置对电缆线路中的故障行波脉冲波形进行采集,并结合GPS对时装置提供的对时信号对故障点进行精确判断,定位时间短,且不会对电缆线路造成二次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04701871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077138.6
申请日:2015-02-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昌大学 ,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70/30
Abstract: 一种含风光水多源互补微网混合储能容量最佳配比方法,该方法根据当地风、光、水等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模拟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以及水力发电的年输出功率曲线,结合微网的年负荷曲线,以系统成本和功率波动为目标函数,以蓄电池容量和超级电容容量为优化变量,同时确定功率平衡约束、最大瞬时功率约束、供电可靠性约束、超级电容充放电电流及电压约束、蓄电池SOC约束等约束条件,建立含风、光、水的微网混合储能优化配置模型;采用含模糊决策的多目标规划GA-PSO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解,得到混合储能容量的最佳配比。本发明与传统GA算法和PSO算法相比,收敛速度更快,且较好地回避了多目标优化算法中目标函数相互冲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986186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01098.7
申请日:2014-05-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三峡大学 , 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光水互补型微电网黑启动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微电网优化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读入微电网基础数据;将满足黑启动条件的分布式电源作为黑启动电源备选机组;将黑启动电源备选机组按功率大小排序,依次取其中一台机组作为黑启动机组;各分布式电源按照是否是黑启动电源、是否参加孤网频率控制选择控制策略和控制器参数,得到备选微电网黑启动方案;对得到的备选微电网黑启动方案进行仿真计算,判断备选方案的黑启动过程及孤网运行时,微电网的各节点电压和微电网频率是否满足稳定、安全限值等约束条件,满足约束条件的,作为可行的方案,并在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本方法确保风光水互补型微电网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955142A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10195653.X
申请日:2014-05-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5B17/02
Abstract: 一种风机控制器实时试验系统的接口电路改进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实时数字仿真器(RTDS)的数字量输入卡(GTDI)的输入电路进行改进,在外接电源与二极管之间串入排阻R,实现外接电源电压与被试风机控制器输出电平电压的匹配;所述方法将RTDS各种模拟/数字输入/输出卡集成于单个转接柜屏柜中,通过调整GTDI卡外接电源电压,统一各输入/输出卡的工作电压和外接电源电压的外部供电方式。本发明对实时数字仿真器数字量输入卡的输入电路进行改造后,可以根据被试设备输出电平的电压,方便有效地调整接口电路。本发明采用转接屏柜的设计,极大地简化了试验的接线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间环节,减小了电缆传输过程中的衰减,提高了试验精度和纠错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216383B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410486029.5
申请日:2014-09-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西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5B19/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一种小水电站机组运行效率优化方法,该方法获取小水电站历史运行数据,形成每台小水电机组不同工况下的效率特性曲线;获取水电站总发电流量、当前工作水头、各机组出力的上下限等数据,建立以小水电站运行效率最大的目标函数,确定约束条件;采用标准粒子群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优化求解,结合约束条件,求出每台机组最优的发电流量、小水电站机组最大出力,以及小水电站最大运行效率。该方法能合理分配小水电站机组间的发电流量,实现小水电站最大功率输出,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可以为现有小水电站机组的优化运行提供理论指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