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过零数分析的目标检测与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68677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20353.0

    申请日:2020-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过零数分析的目标检测与识别方法,对震动信号进行预处理,采用低通抗混滤波计算频谱,对震动信号中大信号进行衰减处理,小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处理后经过A/D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值经过信号放大电路,获得信号放大后的电压,取电压信号的次大值作为基本阈值,作为过零数分析判断的依据,判断所采集的电压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将放大电压与所设定的阈值范围进行比较,设定周期采样时间,记录目标信号超出阈值范围的数值,统计目标信号在周期采样时间内超过阈值范围的个数,根据超过阈值的个数建立数学模型判断不同目标的特征。本发明能改善原有目标检测与识别技术准确率低、识别难度大的缺点,达到对不同目标特征的有效提取和识别。

    一种改进过零数分析的目标检测与识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6867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010120353.0

    申请日:2020-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进过零数分析的目标检测与识别方法,对震动信号进行预处理,采用低通抗混滤波计算频谱,对震动信号中大信号进行衰减处理,小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处理后经过A/D转换,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值经过信号放大电路,获得信号放大后的电压,取电压信号的次大值作为基本阈值,作为过零数分析判断的依据,判断所采集的电压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将放大电压与所设定的阈值范围进行比较,设定周期采样时间,记录目标信号超出阈值范围的数值,统计目标信号在周期采样时间内超过阈值范围的个数,根据超过阈值的个数建立数学模型判断不同目标的特征。本发明能改善原有目标检测与识别技术准确率低、识别难度大的缺点,达到对不同目标特征的有效提取和识别。

    一种电力电缆防破坏预警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179529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2010119965.8

    申请日:2020-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电缆防破坏预警系统,包括埋地电缆、设置于埋地电缆上方的振动传感器以及与所述振动传感器连接的后台监控系统,振动传感器的下方尖端插入地表并伸至所述埋地电缆的上方,其钉头呈平台并与地表接触,用以收集底面振动信号,若干个所述振动传感器均匀布置于施工区域距离附近的埋地电缆上方;后台监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信号预警模块和分离式控制平台,每个振动传感器均通过导线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信号预警模块设置于施工区域,根据所述数据分析模块传送的信号进行现场警报,分离式控制平台为远程后台,显示埋地电缆的信息,接收所述信号预警模块的反馈,并实时反馈给电力人员,实时进行预警保护。

    一种电力电缆防破坏预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237053U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20212541.1

    申请日:2020-0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电缆防破坏预警系统,包括埋地电缆、设置于埋地电缆上方的振动传感器以及与所述振动传感器连接的后台监控系统,振动传感器的下方尖端插入地表并伸至所述埋地电缆的上方,其钉头呈平台并与地表接触,用以收集底面振动信号,若干个所述振动传感器均匀布置于施工区域距离附近的埋地电缆上方;后台监控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信号预警模块和分离式控制平台,每个振动传感器均通过导线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连接,信号预警模块设置于施工区域,根据所述数据分析模块传送的信号进行现场警报,分离式控制平台为远程后台,显示埋地电缆的信息,接收所述信号预警模块的反馈,并实时反馈给电力人员,实时进行预警保护。(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安全工器具收纳毯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58847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410056790.5

    申请日:2014-0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H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工器具收纳毯,包括铺展后呈矩形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侧边袋;所述本体上还设置有上斜形口袋和下斜形口袋;所述上斜形口袋的底边与所述本体的上边齐平缝合,袋口朝下;所述上斜形口袋通过缝合线分隔成若干竖直且大小不一的上口袋;所述下斜形口袋的底边与所述本体的下边齐平缝合,袋口朝上;所述下斜形口袋通过缝合线分隔成若干竖直且大小不一的下口袋。本发明实现对各类工具的分类管理,减小携带体积和重量,改善了工器具整理、携带的便利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