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11862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810582930.0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安供电分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定义一种间歇式能源功率波动对多层级配电网电压影响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定义间歇式能源深度指标,并以此定义多层级配电网中间歇式能源功率波动对于并网点电压影响的指标;2)定义拓扑连接的间歇式能源并网深度指标与多层级配电网节点负荷的节点平均电压,并以此定义多层级配电网中间歇式能源波动对于平均电压影响的指标。本发明计算的指标值与实际值拟合较好,能够对多层级配电网的电压变化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8711862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582930.0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安供电分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12 , H02J2003/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定义一种间歇式能源功率波动对多层级配电网电压影响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定义间歇式能源深度指标,并以此定义多层级配电网中间歇式能源功率波动对于并网点电压影响的指标;2)定义拓扑连接的间歇式能源并网深度指标与多层级配电网节点负荷的节点平均电压,并以此定义多层级配电网中间歇式能源波动对于平均电压影响的指标。本发明计算的指标值与实际值拟合较好,能够对多层级配电网的电压变化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898834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582926.4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淮安供电分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再生分布式能源中低压层级接入下的配电网运行控制策略,提出一种配电网多层级无功电压协调控制方法,以改善配电网中存在的无功电压问题,达到社会无功资源共享,提升配电网用户供电服务质量。所述控制体系可细分为:区域全局优化控制、局部实时协调控制以及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变电站站内无功电压控制。无功电压全局集中优化控制是对整个控制区域内的无功设备的无功输出进行优化控制;局部的实时协调控制由馈线电压协调控制器实现配电线路内部无功的合理流动;电站站内无功电压控制需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并网变流器的双相调节能力控制电站无功输出,需要电站功率协调控制器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3280833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10161429.4
申请日:2013-05-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10/566 , Y02E7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动机制的储能与光伏协调的配电网控制方法,应用于光伏储能发电单元与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包括以下过程:建立所述光伏储能发电单元最优效益函数以及所述配电网全局的最优全局效益函数;分别采集两个函数中的常数项;通过联合迭代求解出光伏储能发电单元最优效益目标以及所述配电网全局效益目标;其中所述光伏储能发电单元根据历史数据对其发电功率进行预测并指导储能充放电。本发明实现了光伏储能发电单元与储能的自主寻优控制,得到配电网运行的优化方式,提高了光伏发电单元并网的收益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236694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310155752.0
申请日:2013-04-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主动配电网最优潮流求解的方法:S1提出基于主动配电网的最优潮流模流模型:S2-1将主动配电网最优潮流调度周期划分为若干个前后联系的断面;S2-2:第n个时间断面的状态转移方程如下式所示:x(n+1)=Tn(x(n),u(n)) (3);第n个时间断面基础上的最优潮流u(n)=opf(x(n));(4);S2-3:断面的目标函数如下式:(5);由各个断面的最优决策组合构成整个调度周期的最优潮流调度策略。本发明在满足各种网络运行约束及确保可再生能源最大利用的基础上,实现在一个完整调度周期内的运行成本最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138269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310047789.1
申请日:2013-02-06
IPC: H02J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动机制的分层分布式配电网电压调控系统,包括:面向单条支路无功电压控制器、面向局部区域的协调电压控制器以及面向整个配电网的主动配电网电压管理子系统;主动配电网电压管理子系统根据配电网有功功率分布情况确定电压控制指标;电压越限后,由无功电压控制器对电压越限就地调节,若该调节失败,则在综合考虑电压波动和间歇式能源并网离网计划基础上调节协调电压控制器,由两者合作实现基于主动机制的电压越限恢复。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与上述系统对应的调控方法。该系统及方法在满足配电网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实现了对配电网的电压越限进行主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280833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61429.4
申请日:2013-05-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 Y02E10/566 , Y02E7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动机制的储能与光伏协调的配电网控制方法,应用于光伏储能发电单元与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包括以下过程:建立所述光伏储能发电单元最优效益函数以及所述配电网全局的最优全局效益函数;分别采集两个函数中的常数项;通过联合迭代求解出光伏储能发电单元最优效益目标以及所述配电网全局效益目标;其中所述光伏储能发电单元根据历史数据对其发电功率进行预测并指导储能充放电。本发明实现了光伏储能发电单元与储能的自主寻优控制,得到配电网运行的优化方式,提高了光伏发电单元并网的收益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236694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55752.0
申请日:2013-04-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J3/00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主动配电网最优潮流求解的方法:S1提出基于主动配电网的最优潮流模流模型:S2-1将主动配电网最优潮流调度周期划分为若干个前后联系的断面;S2-2:第n个时间断面的状态转移方程如下式所示:x(n+1)=Tn(x(n),u(n)) (3);第n个时间断面基础上的最优潮流u(n)=opf(x(n));(4);S2-3:断面的目标函数如下式: (5);由各个断面的最优决策组合构成整个调度周期的最优潮流调度策略。本发明在满足各种网络运行约束及确保可再生能源最大利用的基础上,实现在一个完整调度周期内的运行成本最低。
-
公开(公告)号:CN103178536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48294.0
申请日:2013-02-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J3/28
Abstract: 一种基于供蓄能力的配电网储能装置选址定容方法,包括:S1计算一配电网的储能系统的供蓄能力指标,用于量化分析储能系统消除或削弱外部输入功率或内部系统的吸收功率;S2计算基于供蓄能力指标的电网转供能力安全运行目标函数,用于衡量兼容储能系统和分布式发电系统的配电网安全裕度,包括:基于供蓄能力的智能电网转供能力指标、模型;S3采用供蓄能力指标作为依据进行初始可行解筛选的依据并通过量化分析储能系统对网络安全与经济性的影响,计算储能装置的安装地点和容量配置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3178536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10048294.0
申请日:2013-02-0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H02J3/28
Abstract: 一种基于供蓄能力的配电网储能装置选址定容方法,包括:S1计算一配电网的储能系统的供蓄能力指标,用于量化分析储能系统消除或削弱外部输入功率或内部系统的吸收功率;S2计算基于供蓄能力指标的电网转供能力安全运行目标函数,用于衡量兼容储能系统和分布式发电系统的配电网安全裕度,包括:基于供蓄能力的智能电网转供能力指标、模型;S3采用供蓄能力指标作为依据进行初始可行解筛选的依据并通过量化分析储能系统对网络安全与经济性的影响,计算储能装置的安装地点和容量配置范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