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动机制的储能与光伏协调的配电网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80833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310161429.4

    申请日:2013-05-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Y02E10/566 Y02E7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动机制的储能与光伏协调的配电网控制方法,应用于光伏储能发电单元与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包括以下过程:建立所述光伏储能发电单元最优效益函数以及所述配电网全局的最优全局效益函数;分别采集两个函数中的常数项;通过联合迭代求解出光伏储能发电单元最优效益目标以及所述配电网全局效益目标;其中所述光伏储能发电单元根据历史数据对其发电功率进行预测并指导储能充放电。本发明实现了光伏储能发电单元与储能的自主寻优控制,得到配电网运行的优化方式,提高了光伏发电单元并网的收益率。

    基于主动机制的储能与光伏协调的配电网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80833A

    公开(公告)日:2013-09-04

    申请号:CN201310161429.4

    申请日:2013-05-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3 Y02E10/566 Y02E7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动机制的储能与光伏协调的配电网控制方法,应用于光伏储能发电单元与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包括以下过程:建立所述光伏储能发电单元最优效益函数以及所述配电网全局的最优全局效益函数;分别采集两个函数中的常数项;通过联合迭代求解出光伏储能发电单元最优效益目标以及所述配电网全局效益目标;其中所述光伏储能发电单元根据历史数据对其发电功率进行预测并指导储能充放电。本发明实现了光伏储能发电单元与储能的自主寻优控制,得到配电网运行的优化方式,提高了光伏发电单元并网的收益率。

    配电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终端及其自适应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41265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476400.5

    申请日:2020-05-29

    Abstract: 配电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终端及其自适应检测方法,终端包括控制模块、电流采集模块以及4G无线通信模块;自适应方法包括步骤:电流采集模块实时获取电流信号,并由控制模块判断电流是否过流,控制模块生成故障对时信号,并通过4G通信模块将故障对时信号分发给相邻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终端进行同步对时,4G通信模块针对4G通信延时、通信丢包、通信多包的问题,分别采取通信质量控制机制与重名报文丢弃机制进行处理,并判断故障位置。本发明克服了4G无线通信异常对智能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终端动作准确性的影响,在实际应用条件下解决了无线通信网络带宽、响应速度与分布式FA处理动作时序的适配性。

    应用于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线路的联络开关判别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51834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10047768.X

    申请日:2013-0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分布式馈线自动化线路的联络开关判别系统,该系统包括为各开关建立代理对象的FTU、为出口断路器建立代理对象的控制器、采集开关带电信息的第一电信息感测装置以及获取出口断路器带电信息的第二电信息感测装置;通过建立相邻的FTU或控制器之间的通信联系,确保所述各代理对象之间相互通信,第二电信息感测装置将感测到的出口断路器的带电信息定时在各开关代理对象之间转发,直至转发至与一分闸开关对应的开关代理对象,通过分析各分闸开关对应的开关代理对象的带电信息来判断该分闸开关是否为联络开关。本发明能实现在不安装电压互感器时,也可以对联络开关进行判断,同时该方法对配电网络的接线模式没有任何限制。

    基于本体的电网公共信息模型的验证工具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42513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13995.6

    申请日:2012-01-17

    Abstract: 一种基于本体的电网公共信息模型的验证工具及其方法,提出从CIM/XML电网模型中解析出元数据信息,并与统一的标准信息模型做比对,分析模型的兼容性与语义一致性的模型验证系统;针对模型验证在语义方面的需求,提出采用OWL本体语言作为集成本体模型的描述语言,并提出了基于CIM Schema和CIM Profile的本体集成验证方法。本发明解决电网企业信息集成总线在语义规范上的缺陷,以及互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模型不匹配问题,利于规范信息总线的语义,便于组件模型的管理与CIM的升级维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