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80226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010956167.0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V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石坝时域电场监测系统和精准成像方法,属于土石坝渗漏安全问题的实时监测技术领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通讯电缆、钻孔电缆、钻孔电极、一体化电法主机、数据采集与处理平台等,土石坝地电信息经钻孔电缆传入通讯电缆输入端,再由其输出端传至一体化电法主机,最终传至数据采集与处理平台。所述精准成像方法,包括数据观测和数据反演成像;本发明监测系统运用横纵向、时间向三向动态观测布局,结合坝体多孔测线联合观测方法,可实现地电场实时精准成像,有助于土石坝完全覆盖式监测,一次布设,使用周期长,较传统方法可获得海量数据;本发明观测系统运用时移电法技术于土石坝的常态化监测,可实现监测与检测一体化技术突破。
-
公开(公告)号:CN112578464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1388277.8
申请日:2020-12-01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V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载波瞬变电磁系统及其测试方法,属于煤矿开采领域,所述载波瞬变电磁系统包括支撑件、发射线圈、接收线圈、主机、连接线和移动终端。通过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合理布置,大幅降低了载波段一次场幅值,并通过发射线性关断电流使一次场保持常数,实现了载波段一次场干扰的彻底消除,从而获得载波段纯二次场信号,通过视电阻率计算与成像,实现了浅层地质地电信息的精细探测,解决了传统瞬变电磁方法存在勘探盲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92974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947615.0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V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5G+CMFT—R时域电磁场勘探系统与方法,适用于煤矿开采过程中顶板水害的探测与防治。鉴于我国西北地区煤层顶板厚、地表复杂等特点,针对现有地面和井下瞬变电磁探测方法的不足,本发明采用发射线圈环绕采煤工作面方式实施一次电磁场发射,连接井下信号发射和地面信号采集系统,完成接收发射同频同步;地面用接收线圈按测网布置逐点接收二次电磁场。将采集完成后的电流和电压数据转化成视电阻率数据,以获取不同层位的视电阻率图像并进行异常解释。本发明能够充分发挥瞬变电磁法在西北煤矿区的探测优势,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精度的探测结果,能够准确地判定煤层顶板富水区空间位置,从而为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1856594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838567.1
申请日:2020-08-19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坑道三方向视频散率超前探测方法,适用于坑道等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坑道前方隐蔽灾害地质体及其赋水性探测:先在坑道内设计电法测线,在测线上依次布置s个供电点和n个测量点,并施工供电电极和三方向测量电极组;将供电电缆和接收电缆与电法仪连接,先后在各供电点分别供入高频以及低频交流电,记录两种频率下电极对P1P2、P1P3、P1P4之间的总场电位差,计算三方向视频散率;再依据Cole-Cole模型进行数据反演得到坑道掘进前方地质体的三维频散率图像,判定坑道掘进前方隐蔽灾害地质体的空间位置及其赋水性,从而为坑道安全掘进提供技术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1856594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010838567.1
申请日:2020-08-19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坑道三方向视频散率超前探测方法,适用于坑道等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坑道前方隐蔽灾害地质体及其赋水性探测:先在坑道内设计电法测线,在测线上依次布置s个供电点和n个测量点,并施工供电电极和三方向测量电极组;将供电电缆和接收电缆与电法仪连接,先后在各供电点分别供入高频以及低频交流电,记录两种频率下电极对P1P2、P1P3、P1P4之间的总场电位差,计算三方向视频散率;再依据Cole‑Cole模型进行数据反演得到坑道掘进前方地质体的三维频散率图像,判定坑道掘进前方隐蔽灾害地质体的空间位置及其赋水性,从而为坑道安全掘进提供技术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3156523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598458.1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V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载波瞬变电磁系统及其测试方法,属于煤矿开采领域,所述载波瞬变电磁系统包括支撑件、发射线圈、接收线圈、主机、连接线和移动终端。通过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的合理布置,大幅降低了载波段一次场幅值,并通过发射线性关断电流使一次场保持常数,实现了载波段一次场干扰的彻底消除,从而获得载波段纯二次场信号,通过视电阻率计算与成像,实现了浅层地质地电信息的精细探测,解决了传统瞬变电磁方法存在勘探盲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80226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956167.0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V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石坝时域电场监测系统和精准成像方法,属于土石坝渗漏安全问题的实时监测技术领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通讯电缆、钻孔电缆、钻孔电极、一体化电法主机、数据采集与处理平台等,土石坝地电信息经钻孔电缆传入通讯电缆输入端,再由其输出端传至一体化电法主机,最终传至数据采集与处理平台。所述精准成像方法,包括数据观测和数据反演成像;本发明监测系统运用横纵向、时间向三向动态观测布局,结合坝体多孔测线联合观测方法,可实现地电场实时精准成像,有助于土石坝完全覆盖式监测,一次布设,使用周期长,较传统方法可获得海量数据;本发明观测系统运用时移电法技术于土石坝的常态化监测,可实现监测与检测一体化技术突破。
-
公开(公告)号:CN213658990U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021969680.5
申请日:2020-09-10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V3/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5G+CMFT—R时域电磁场勘探系统与方法,适用于煤矿开采过程中顶板水害的探测与防治。鉴于我国西北地区煤层顶板厚、地表复杂等特点,针对现有地面和井下瞬变电磁探测方法的不足,本技术采用发射线圈环绕采煤工作面方式实施一次电磁场发射,连接井下信号发射和地面信号采集系统,完成接收发射同频同步;地面用接收线圈按测网布置逐点接收二次电磁场。将采集完成后的电流和电压数据转化成视电阻率数据,以获取不同层位的视电阻率图像并进行异常解释。本技术能够充分发挥瞬变电磁法在西北煤矿区的探测优势,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高精度的探测结果,能够准确地判定煤层顶板富水区空间位置,从而为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212845971U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21984275.0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V3/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土石坝时域电场监测装置,属于土石坝渗漏安全问题的实时监测技术领域,所述监测装置包括通讯电缆、钻孔电缆、钻孔电极、一体化电法主机、数据采集与处理平台等,土石坝地电信息经钻孔电缆传入通讯电缆输入端,再由其输出端传至一体化电法主机,最终传至数据采集与处理平台。所述精准成像方法,包括数据观测和数据反演成像;本实用新型监测系统运用横纵向、时间向三向动态观测布局,结合坝体多孔测线联合观测方法,可实现地电场实时精准成像,有助于土石坝完全覆盖式监测,一次布设,使用周期长,较传统方法可获得海量数据;本实用新型观测系统运用时移电法技术于土石坝的常态化监测,可实现监测与检测一体化技术突破。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