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80226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010956167.0
申请日:2020-09-11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V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土石坝时域电场监测系统和精准成像方法,属于土石坝渗漏安全问题的实时监测技术领域,所述监测系统包括通讯电缆、钻孔电缆、钻孔电极、一体化电法主机、数据采集与处理平台等,土石坝地电信息经钻孔电缆传入通讯电缆输入端,再由其输出端传至一体化电法主机,最终传至数据采集与处理平台。所述精准成像方法,包括数据观测和数据反演成像;本发明监测系统运用横纵向、时间向三向动态观测布局,结合坝体多孔测线联合观测方法,可实现地电场实时精准成像,有助于土石坝完全覆盖式监测,一次布设,使用周期长,较传统方法可获得海量数据;本发明观测系统运用时移电法技术于土石坝的常态化监测,可实现监测与检测一体化技术突破。
-
公开(公告)号:CN115453656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211227072.0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IPC: G01V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石坝瞬变电磁探测的校正方法、装置及设备,属于水库大坝渗漏隐患探测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土石坝坝体的平均电阻率和土石坝坝基的平均电阻率;根据模拟层状半空间算法获得的感应电动势以及模拟典型坡比算法获得的感应电动势,进而获取土石坝的测点的感应电动势;对测点的感应电动势进行修正处理,获得测点的修正感应电动势;根据测点的修正感应电动势,获得测点的视电阻率,进而获得土石坝的电性分布特征。本发明能够解决当前对实测的电磁场信号处理仍然基于半空间传播理论,并未考虑大坝坡比边界等对电磁场的干扰,不利于对大坝渗漏隐患进行精准识别,并且视电阻率反映的深度较模糊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657138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192105.2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既有供电测压管的供采分离电位测量系统,包括:既有供电测压管、电极系以及电位采集控制子系统;既有供电测压管用于向待测量大坝坝体内注入稳定的电流场;电极系包括:供电电极系、测量电极系和公用电极系;供电电极系用于连接既有供电测压管,形成稳定的电流场;测量电极系用于测量任意既有供电测压管与供电电极系所形成的稳定电流场;公用电极系用于与测量电极系连接,构成电位测量回路;电位采集控制子系统内部设有供采分离电位采集器,用于发射电流和回采电位数据体,并确定待测量大坝中渗漏隐患的空间分布。该系统可有效降低测压管金属材料对大坝内部电场传播的影响,以此提高复杂场地水库大坝渗漏隐患诊断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650652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010694683.0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坑道三方向视电阻率超前探测方法,适用于坑道等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坑道前方隐蔽灾害地质体及其赋水性探测:先在坑道内设计电法测线,在测线上依次布置s个供电点和n个测量点,并施工供电电极和三方向测量电极组;将供电电缆和接收电缆与电法仪连接,完成不同供电点的供电电流I与测量点三个方向的电位差ΔUx、ΔUy及ΔUz数据采集,计算三方向视电阻率;再采用基于光滑约束的最小二乘反演算法对获得的三方向视电阻率数据进行反演,得到坑道掘进前方地质体的三维电阻率图像,提取坑道掘进前方水平和垂直电阻率剖面,判定坑道掘进前方隐蔽灾害地质体的空间位置及其赋水性,从而为坑道安全掘进提供技术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3790967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1004386.X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加载多维相似模型试验装置,立式模型架包括底座,以及分别竖直固定在底座四角的四根立柱;四根立柱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前后挡板组和左右挡板组,前后挡板组的下部贯穿穿插有多组方管组;顶部油压加载机构能够向加载模拟区内部施加由上向下的压力;底部油压加载机构能够向加载模拟区内部施加由下向上的压力;液压系统用于实现对顶部油压加载机构和底部油压加载机构的加载控制;水袋加载机构包括布置在加载模拟区内部的一个或多个水袋,以及位于加载模拟区外部,且与水袋连接的控压组件。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能有效解决现有模型中存在的三维空间难以重构、自动化程度低、关键信息获取难度高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375207B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1910615940.4
申请日:2019-07-09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IPC: F17D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埋燃气管道泄漏人工智能检测系统,包括多场源信息采集系统、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监测预警系统,其中多场源信息采集系统包括浓度场采集子系统、温度场采集子系统、地电场采集子系统,浓度场采集子系统采集浓度场数据,温度场采集子系统采集温度场数据,地电场采集子系统采集地电场数据;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接收浓度场数据、温度场数据、地电场数据并计算得到各个数据的变化量,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中将变化量分别与对应的变化量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产生预警信号,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产生的预警信号传输到监测预警系统,使监测预警系统报警。本发明通过构建燃气泄漏采集系统,获取相应的技术参数,预防燃气管道泄漏。
-
公开(公告)号:CN110187395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549675.4
申请日:2019-06-24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V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零磁通浅层瞬变电磁测试线圈及其测试方法,包括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所述发射线圈嵌套在接收线圈的内部,并共面、同轴设置,所述接收线圈包括外接收线圈和内接收线圈两个部分,所述外接收线圈半径大于内接收线圈半径,所述内接收线圈半径等于发射线圈半径,同时所述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内部各匝之间均以串联方式相互连接。并通过提供的测试方法,使内、外接收线圈中一次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抵消使接收线圈内总磁通量为零,实现一次场的有效消除,从而获得纯二次场信号,极大的减小浅层探测盲区范围,有效地提高了瞬变电磁浅层探测分辨率。
-
-
公开(公告)号:CN104391333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562965.X
申请日:2014-10-21
Applicant: 安徽理工大学
IPC: G01V3/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井间地质信息的探测处理系统与方法,应用于钻井间的工作区域,多井间地质信息的探测处理系统,包括:一个钻井发射装置,至少一个钻井接收装置和处理装置;其中,钻井发射装置,包括:发射探头,设置在第一钻井中,用于发射电磁波;发射机,与发射探头相连接,用于控制发射探头在发射时长内发射电磁波;每个钻井接收装置,包括:接收机和至少两个接收探头;接收探头,设置在第二钻井中,用于接收电磁波经岩土层介质传播后的场强值;接收机,与每个接收探头相连接,用于获取对应探头接收到的场强值;处理装置,用于获取钻井间的工作区域的地质信息。本发明能够有效地减少地质信息探测中数据采集时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835125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111121154.2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安徽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海量瞬变电磁数据获取及瞬变电磁视电阻率计算方法,涉及地球物理信号采集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沿着测量路径遍历所有的实际测点,通过大定源回线观测装置获得每个实际测点的感应电动势;对每个实际测点的感应电动势进行叠加处理;基于任意单次测量的四个实际测点,采用双线性插值算法计算第一插值测点的感应电动势;基于第一插值方向相邻,第二插值方向间隔一个点的原则,选取任意四个第一插值测点,采用双线性插值算法计算第二插值测点的感应电动势;所述第一插值方向为垂直于测线的方向,所述第二插值方向为测线方向。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测点数量较少导致的探测精度较低的技术问题,提高了探测效率和探测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