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电机组热力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17673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56599.8

    申请日:2024-0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力发电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火电机组热力系统及其工作方法,包括火电机组回热系统、热段供工业蒸汽系统、熔盐放热产生工业蒸汽系统和换热储热提供工业蒸汽系统;热段供工业蒸汽系统直接对火电机组回热系统产生的高温再热蒸汽进行减温减压后外供工业蒸汽;换热储热提供工业蒸汽系统,用于在机组负荷低于阈值时,利用高温再热蒸汽加热低温熔盐,得到高温熔盐,且冷却后的高温再热蒸汽外供工业蒸汽;熔盐放热产生工业蒸汽系统,用于在机组负荷高于阈值时,增加高温再热蒸汽对中压缸的进汽量,并利用高温熔盐放热,加热热段供工业蒸汽系统的给水,产生工业蒸汽外供。在确保外供工业蒸汽的前提下,扩展了火电调峰负荷范围。

    小汽轮机排汽冷源损失回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39999B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210349442.8

    申请日:2012-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汽轮机排汽冷源损失回收系统,它包括背压小汽轮机,背压小汽轮机通过连接管道与排汽冷风换热器连接,排汽冷风换热器通过连接管道与疏水箱连接,疏水箱经过连接管道与疏水回收系统连接,凝结水经疏水箱通过疏水回收系统进入凝结水系统,排汽冷风换热器通过管道与空气预热器连接,空气预热器与多级省煤器热量回收系统分别设置在两个并联的分支烟道上,在排汽冷风换热器和空气预热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对空空排气管道,在对空排气管道上设有调节风门和关断风门。并介绍了利用本系统应用的方法,本发明有效回收小汽轮机的排汽热量,为火电厂冷源损失的回收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可有效节约电厂的燃煤,经济效益显著。

    小汽轮机排汽冷源损失回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39999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349442.8

    申请日:2012-0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汽轮机排汽冷源损失回收系统,它包括背压小汽轮机,背压小汽轮机通过连接管道与排汽冷风换热器连接,排汽冷风换热器通过连接管道与疏水箱连接,疏水箱经过连接管道与疏水回收系统连接,凝结水经疏水箱通过疏水回收系统进入凝结水系统,排汽冷风换热器通过管道与空气预热器连接,空气预热器与多级省煤器热量回收系统分别设置在两个并联的分支烟道上,在排汽冷风换热器和空气预热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有对空空排气管道,在对空排气管道上设有调节风门和关断风门。并介绍了利用本系统应用的方法,本发明有效回收小汽轮机的排汽热量,为火电厂冷源损失的回收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可有效节约电厂的燃煤,经济效益显著。

    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主厂房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82296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606628.1

    申请日:2023-11-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厂布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主厂房布置结构,其包括燃气轮机、燃机发电机、余热锅炉、汽轮机以及汽轮发电机;所述燃气轮机与燃机发电机相连,所述汽轮机与汽轮发电机相连;所述燃气轮机及余热锅炉均采用露天布置,所述汽轮机采用室内布置;所述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及汽轮机整体呈品字形布置,且所述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主厂房布置结构整体呈轴对称结构布置。其能够使得主厂房布置紧凑,功能分区明确,空间利用充分。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进气口防结冰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53755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81119.1

    申请日:2022-10-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进气口防结冰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水‑液换热器、位于余热锅炉尾部烟道的烟气‑水换热器以及位于压气机进气口的气‑液换热器;烟气‑水换热器的出液端通过第一管路与水‑液换热器的热侧入口连通,水‑液换热器的热侧出口通过第二管路与烟气‑水换热器的进液端连通,其中,烟气‑水换热器中的介质为除盐水;气‑液换热器的出液端通过第三管路与水‑液换热器的冷侧入口连通,水‑液换热器的冷侧出口通过第四管路气‑液换热器的进液端连通,其中,气‑液换热器中的介质为乙二醇混合液;本发明解决了系统因停机或放水不彻底导致的换热器管束冻裂问题。

    燃机电厂余热锅炉利用余热加热天然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628985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700226.8

    申请日:2013-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机电厂余热锅炉利用余热加热天然气系统,包括:尾部换热器,天然气加热器,连接尾部换热器出水口与天然气加热器进水口的管道Ⅰ,连接尾部换热器进水口与天然气加热器出水口的管道Ⅱ,以及连接天然气进气口与出气口的旁路管道Ⅲ;所述管道Ⅰ上设有截止阀Ⅰ,所述管道Ⅱ上设置增压泵,增压泵前后分别设有截止阀Ⅱ和截止阀Ⅲ,所述管道Ⅲ上设置有常闭球阀;采用上述系统,使天然气温度提高12℃,余热锅炉排烟温度降低9℃,回收了余热锅炉排烟余热,减轻燃机电厂对环境的热污染,可使一台9F级燃机每年节省天然气的费用约220万元。

    一种吸热塔内熔融盐管道系统及吸热塔

    公开(公告)号:CN119665462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646973.2

    申请日:2024-11-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吸热塔领域,提供了一种吸热塔内熔融盐管道系统及吸热塔。其中,吸热塔内熔融盐管道系统包括熔融盐管道、支吊架和组合支撑钢梁;所述组合支撑钢梁包括主梁和支撑梁;所述熔融盐管道包括上塔冷熔盐管道和下塔热熔盐管道;所述上塔冷熔盐管道和下塔热熔盐管道均由若干个π型弯首尾相连构成;所述π型弯由两个折型弯首尾相连构成;所述折型弯由依次相连的第一立管、第一弯头、斜管、第二弯头和第二立管构成;所述第一弯头和第二弯头的角度均为小于或等于75°;所述上塔冷熔盐管道和/或下塔热熔盐管道通过所述支吊架生根在相应的组合支撑钢梁上;所述上塔冷熔盐管道与下塔热熔盐管道布置在主梁与吸热塔筒壁之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