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5374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17669.1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上制氢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用于海上浮式氢气液化装置的绕管式换热器及其工作方法,本发明中制冷剂通过分离器将冷剂分为液相和气相,分别通过流入气相制冷剂管路与液相制冷剂管提供冷能后,再流入壳侧制冷剂流动机构进行冷能提供,提高了冷剂分配的均匀性和对冷能的利用率,并且将冷剂分为液相和气相进行独立输送,减小了气相冷剂压力等对液相冷剂输送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低温液相冷剂回流等问题;同时,在原料氢管路内设置正仲氢转化催化剂,使得原料氢管路内氢气在液化的同时完成正仲氢转化,实现将绕管式换热器与正‑仲氢转化反应器一体化的目的,减少了工艺系统的甲板占地面积,降低了设计和投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877575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37455.2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F17C9/02 , F17C13/00 , F17C13/02 , F17D1/08 , F17D3/01 , F16L53/70 , F16L53/75 , F16L55/24 , B01J19/24 , C01B3/0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氢能储运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液氢管输的液氢超前气化装置、氢能源网荷储系统及方法,液氢超前气化装置包括壳体和液氢管道;液氢管道为直管,设置在壳体的内,并从壳体的一端贯穿至壳体的另一端形成嵌套结构;液氢管道的液氢气化管壁与壳体之间形成容纳空间,用于通入制冷中间介质;液氢管道用于通入待气化的原料液氢,液氢管道的内壁设置第一仲正氢转化催化剂涂层。液氢超前气化装置采用直管加内部催化剂镀层的形式可以大大降低流动压力,提高氢流量;解决了采用弯管加内部催化剂颗粒液氢传输管道,液氢管输的压降太大,增加堵管风险的问题。并且利用第一仲正氢转化催化剂涂层,提高汽化后氢气的正氢含量,提升氢气的使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754604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717688.4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氢气液化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液氢用非共沸制冷剂降膜沸腾换热特性的试验平台及方法,包括气体加注系统、预冷循环系统、深冷循环系统和降膜沸腾测试平台,气体加注系统的出口和入口分别通过管道与降膜沸腾测试平台的入口和出口连接;气体加注系统的出口与降膜沸腾测试平台的入口之间的管道经过预冷循环系统和所述深冷循环系统,预冷循环系统和深冷循环系统为氢气液化提供温度条件,综合考虑了包括深冷和预冷循环系统下的真实情况,实现了温度和压力的准确测量,为评价和优化液氢用非共沸制冷剂的流动与换热特性提供了可靠数据依据,可以对液氢用非共沸制冷剂降膜沸腾换热特性进行充分认识。
-
公开(公告)号:CN117232217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354667.7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陆上煤炭气化制氢储运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煤基液氢用主低温换热器、陆上煤炭制氢储运系统及方法,在制冷剂壳侧入口通过均布器与壳体的内腔连通;壳体靠近制冷剂壳侧出口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壳体靠近制冷剂壳侧入口一端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之间,以及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之间分别通过螺旋管连接;预冷阶段,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分别为制冷剂管侧入口和煤基氢入口,螺旋管内煤基氢与壳体内腔内的制冷剂进行换热的同时,另一个螺旋管内的制冷剂与壳体内腔内的制冷剂进行换热,实现了对制冷剂中冷能的利用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95987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362791.2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抗冲击碟型催化剂结构的液氢‑液氮‑电能耦合运输系统及其方法,属于氢能源技术领域。所述基于抗冲击碟型催化剂结构的液氢‑液氮‑电能耦合运输系统包括:过渡段,过渡段的前端连接管输段,过渡段的后端连接终端;过渡段按照液氢流动方向依次包括液氢管输段、碟型区域液氢气化段和催化剂孔隙氢气输送段;其中,碟型区域液氢气化段为,在填充仲‑正氢催化剂的管道内采用碟型结构。所述过渡装置中的碟型结构,能缓冲管输液氢带来的冲击风险,同时由于过渡装置升温作用,在氢能和电能的间隙中输运液氮,可以实现氢‑氮‑电的耦合输送。
-
公开(公告)号:CN11673463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06158.2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式换热器以及基于热管式换热器的氢/氨液化储运系统及方法,通过对热管式换热器的设计能将液氢/液氨冷能与氢气燃烧产物水蒸气进行充分利用;根据环境温度选择制氢方式,当环境温度较低时,采用基于热管式换热器的氢液化储运与利用系统来实现,当环境温度较高时,基于热管式换热器的氨液化储运与利用系统来实现,解决了氢气在环境温度较高的地方液化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29059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54450.3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F16L11/22 , F16L11/127 , F16L11/12 , F16L9/19 , F16L59/14 , F16L53/70 , F17D1/08 , F17C13/00 , F17C13/02 , F17C13/04 , H01B12/1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氢‑电耦合储运相关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仲正液氢冷能利用的氢电冷能耦合输送系统及方法,包括混合输送管道,混合输送管道包括管道外壳,管道外壳内按照输送方向设置挡板,将管道输送空间间隔为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两个通道分别填充氦气,第一通道内设置液氢管道,液氢管道内设置仲正氢转化催化剂,用于输送液氢;第二通道内设置超导电缆,用于输送电能。本公开设计了合理的输送管道结构,能够实现液氢与电力的耦合输送,实现电力低温超导,大大提高了输送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232216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351411.0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深海煤炭气化制氢的高效储存与利用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深海煤炭气化制氢储运系统及方法,换热器中的换热管,比如预冷制冷剂波纹管、煤基氢波纹管、深冷富正氢波纹管以及深冷富仲氢波纹管等换热管均设置为波纹管,利用波纹管轴向直径差的存在,使得海况条件下管外降膜流动的液膜均匀性与流型稳定性较强,液膜轴向偏移较小,有效限制了换热器在倾斜晃动的海上工况下,内部液体随之发生倾斜的现象;同时,将正仲氢分离器设置在深冷煤基氢入口处,与深冷浮式主低温换热器融合,降低了系统的整体占用面积,有利于在有限的允许空间内进行系统内设备的布设,促进了深海煤炭气化制氢储运系统的发展和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577645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568186.1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燃爆压裂破裂范围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及预测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所述燃爆压裂破裂范围预测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获取多个甲烷燃爆压裂裂缝扩展的参数数据,根据获取的所述参数数据,确定裂缝扩展的结果,以形成原始数据集,对所述原始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得到的数据集输入梯度提升网格XGBoost,构建燃爆压裂破裂范围预测的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919572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97486.9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IPC: E21B43/26 , E21B43/267 ,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示踪剂监测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效果的可视化实验装置及方法,所述基于示踪剂监测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效果的可视化实验装置包括预置裂缝模块、泵注系统、返排系统,所述预置裂缝模块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以及第三模块,所述第一模块、所述第二模块、以及第三模块均包括透明块状体、砂质膜以及顶层盖板,所述透明块状体包括拼接在一起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分别具有第一拼接面和第二拼接面,所述顶层盖板盖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的顶部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密封固定,所述第一模块、第二模块以及第三模块的透明块状体的顶部分别布设有主缝结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