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导线驳接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28482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111641880.7

    申请日:2021-12-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激光导线驳接器,包括:装置主体、夹持机构与激光发射机构;装置主体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下凹腔;上壳体上设置有上凹腔;上壳体盖接于所述下壳体上,且下凹腔与上凹腔连通形成供导线驳接的线腔;夹持机构设置于线腔内,包括:底块与顶块;顶块通过螺栓连接于底块上方,且底块与顶块相向的侧面均设有贴合导线的圆弧槽;激光发射机构包括:激光发射器;激光发射器设置于线腔内。通过设置由夹持机构、激光发射机构和装置主体组成的激光导线驳接器,可以通过夹持机构将导线压紧固定,之后通过激光发射机构加热使得导线熔焊,可以适应不同线径的导线且熔焊驳接后的导线不易因接触不良导致电阻升高。

    一种激光导线驳接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284827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41880.7

    申请日:2021-12-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激光导线驳接器,包括:装置主体、夹持机构与激光发射机构;装置主体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下凹腔;上壳体上设置有上凹腔;上壳体盖接于所述下壳体上,且下凹腔与上凹腔连通形成供导线驳接的线腔;夹持机构设置于线腔内,包括:底块与顶块;顶块通过螺栓连接于底块上方,且底块与顶块相向的侧面均设有贴合导线的圆弧槽;激光发射机构包括:激光发射器;激光发射器设置于线腔内。通过设置由夹持机构、激光发射机构和装置主体组成的激光导线驳接器,可以通过夹持机构将导线压紧固定,之后通过激光发射机构加热使得导线熔焊,可以适应不同线径的导线且熔焊驳接后的导线不易因接触不良导致电阻升高。

    一种无人机防坠毁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58679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587707.8

    申请日:2022-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防坠毁方法和系统,包括:响应防坠毁请求采集相邻两帧飞行图像,采用角点检测算法构建第一角点和第二角点,基于图像金字塔的光流法计算各第二角点相对于第一角点的运动矢量,将全部运动矢量的矢量和值与运动矢量的数量进行比值运算生成均值运动矢量并加入矢量队列,当矢量队列中均值运动矢量的个数满足预设的数目阈值时,根据矢量队列构建时域分析序列和频域分析图,遍历时域分析序列和频域分析图确定无人机的飞行状态并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按照控制指令控制无人机的降落伞装置的动作状态。整个无人机防坠毁过程应用金字塔光流法和时频分析法对飞行图像进行飞行状态判断,提升了无人机失控状态判定结果准确度。

    一种无人机防坠毁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58679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587707.8

    申请日:2022-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防坠毁方法和系统,包括:响应防坠毁请求采集相邻两帧飞行图像,采用角点检测算法构建第一角点和第二角点,基于图像金字塔的光流法计算各第二角点相对于第一角点的运动矢量,将全部运动矢量的矢量和值与运动矢量的数量进行比值运算生成均值运动矢量并加入矢量队列,当矢量队列中均值运动矢量的个数满足预设的数目阈值时,根据矢量队列构建时域分析序列和频域分析图,遍历时域分析序列和频域分析图确定无人机的飞行状态并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按照控制指令控制无人机的降落伞装置的动作状态。整个无人机防坠毁过程应用金字塔光流法和时频分析法对飞行图像进行飞行状态判断,提升了无人机失控状态判定结果准确度。

    一种可拼装接线端子排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14859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631398.9

    申请日:2021-06-0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拼装接线端子排,其特征在于,包括:n块端板与隔板,且n≥3;端板上设置有接线孔,并包括有沿自身长度方向的第一端沿与第二端沿;端板的第一端沿设置有第一卡块,第二端沿设置有供所述第一卡块可拆卸置入的第一卡槽;第一块端板的第一端沿与第二块端板的第二端沿可转动连接;以此类推,第n块端板的第一端沿与第一块端板的第二端沿可转动连接;相邻两块所述端板之间均设置有所述隔板。通过在端板两端沿设置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使得多块端板可以首尾相接成棱柱状,结构紧凑从而减小接线端子排的体积,同时在相邻端板之间设置隔板,相比于现有的槽孔式端子排,具有更好的防电弧性能,降低导线之间安全距离被击穿的风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