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纵长构件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613985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1980094684.7

    申请日:2019-03-26

    Inventor: 大久保洋志

    Abstract: 复合纵长构件(中心柱)具有:主构件(柱外面板)(1),其沿长度方向弯曲,并且与该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的形状为朝向弯曲外侧凸出的形状;增强构件(2),其由纤维强化树脂(CFRP)形成,配置于主构件1的弯曲内侧且配置于主构件(1)的上述截面的内部。增强构件(2)的一端(2a)粘接于主构件的一端侧,增强构件(2)的另一端(2a)粘接于主构件(1)的另一端侧。增强构件(2)的一端(2a)与另一端(2b)之间的中间部(2b)在主构件(1)的上述截面的内部沿直线延伸设置。

    制造闭截面构造构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31356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1980094708.9

    申请日:2019-03-26

    Abstract: 一种制造闭截面构造构件的方法,该闭截面构造构件包含:第1面板(1)和第2面板(2),其以形成闭截面的方式接合;以及FRP材料(3),其粘接于所述第1面板(1)。该方法包含:利用粘接剂(4)将所述FRP材料(3)安装于所述第1面板(1);将所述FRP材料(3)以及所述粘接剂(4)与所述第1面板(1)一同加热而使所述FRP材料(3)以及所述粘接剂(4)硬化;以及将所述第2面板(2)接合于所述FRP材料(3)和所述粘接剂(4)已经硬化了的所述第1面板。

    制造闭截面构造构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31356B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1980094708.9

    申请日:2019-03-26

    Abstract: 一种制造闭截面构造构件的方法,该闭截面构造构件包含:第1面板(1)和第2面板(2),其以形成闭截面的方式接合;以及FRP材料(3),其粘接于所述第1面板(1)。该方法包含:利用粘接剂(4)将所述FRP材料(3)安装于所述第1面板(1);将所述FRP材料(3)以及所述粘接剂(4)与所述第1面板(1)一同加热而使所述FRP材料(3)以及所述粘接剂(4)硬化;以及将所述第2面板(2)接合于所述FRP材料(3)和所述粘接剂(4)已经硬化了的所述第1面板。

    FRP件的紧固连结部构造、金属套环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33206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780094510.1

    申请日:2017-09-20

    Abstract: 在FRP件的贯通孔安装的金属套环具有第1套环部件和第2套环部件。第1套环部件具有外周面和内周面。外周面与贯通孔的孔内周面抵接。在第1套环部件的周向上的一个部位形成有狭缝。第2套环部件对第1套环部件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朝径向外侧施加按压力、或者对狭缝的内表面朝使得该内表面彼此在周向上分离的方向施加按压力。利用该按压力的反作用力将第2套环部件保持于第1套环部件,利用该按压力使第1套环部件扩径变形,将其外周面按压于孔内周面。

    FRP件的紧固连结部构造、金属套环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33206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780094510.1

    申请日:2017-09-20

    Abstract: 在FRP件的贯通孔安装的金属套环具有第1套环部件和第2套环部件。第1套环部件具有外周面和内周面。外周面与贯通孔的孔内周面抵接。在第1套环部件的周向上的一个部位形成有狭缝。第2套环部件对第1套环部件的内周面的至少一部分朝径向外侧施加按压力、或者对狭缝的内表面朝使得该内表面彼此在周向上分离的方向施加按压力。利用该按压力的反作用力将第2套环部件保持于第1套环部件,利用该按压力使第1套环部件扩径变形,将其外周面按压于孔内周面。

    复合材料构造体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206750B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580075221.8

    申请日:2015-02-16

    Abstract: 复合材料构造体(1)具备:金属构件(2),其由金属形成,以沿着主面的第1方向(X)上的热膨胀率比沿着主面且与第1方向(X)正交的第2方向(Y)上的热膨胀率大的方式形成为平板状;树脂构件(4),其由纤维强化树脂形成,粘贴于金属构件(2)的主面,以沿着第2方向(Y)的纤维的量比沿着第1方向(X)的纤维的量多的方式形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