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91813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710767433.3
申请日:2017-08-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04 , H01M2/10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设备单元的壳体结构,其抑制从进气口吸入加热后的空气且能够有效地冷却电力设备。电力设备单元(20)的壳体结构具备:壳体主体(31),其收纳蓄电池(50)且上部是开放的;盖构件(40),其覆盖壳体主体(31)的上部;罩构件(60),其安装于盖构件(40)并至少覆盖形成于盖构件(40)上的开口部(41)。在罩构件(60)上形成有用于从外部引入空气的进气口(65),进气口(65)的前方设置有防护壁(68)。
-
公开(公告)号:CN107799682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710783539.2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设备单元的壳体结构,其冷却检修用插销周围,且能够降低检修用插销淋湿的影响。电力设备单元(20)的壳体结构具备:壳体主体(31),其收容蓄电池(50)且上部开放;盖构件(40),其覆盖壳体主体的上部;第一罩构件(60),其安装于盖构件而至少覆盖形成于盖构件的第一开口部(41)。在第一罩构件形成有用于从外部引入空气的进气口(65),在盖构件以与第一开口部邻接的方式形成有第二开口部(47),该第二开口部设有检修用插销(21)。在第一罩构件与盖构件之间形成空间部(71),在空间部设有向外部排出从进气口向空间部浸入的液体的排水通道(44)。第二开口部与排水通道相对于第一开口部而位于相反侧。
-
公开(公告)号:CN107799682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0783539.2
申请日:2017-08-31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H01M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设备单元的壳体结构,其冷却检修用插销周围,且能够降低检修用插销淋湿的影响。电力设备单元(20)的壳体结构具备:壳体主体(31),其收容蓄电池(50)且上部开放;盖构件(40),其覆盖壳体主体的上部;第一罩构件(60),其安装于盖构件而至少覆盖形成于盖构件的第一开口部(41)。在第一罩构件形成有用于从外部引入空气的进气口(65),在盖构件以与第一开口部邻接的方式形成有第二开口部(47),该第二开口部设有检修用插销(21)。在第一罩构件与盖构件之间形成空间部(71),在空间部设有向外部排出从进气口向空间部浸入的液体的排水通道(44)。第二开口部与排水通道相对于第一开口部而位于相反侧。
-
公开(公告)号:CN107187307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120080.8
申请日:2017-03-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设备单元的壳体构造,即使在洒出的饮料等液体从进气口侵入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防止该液体到达壳体内的电池等。一种电力设备单元(20)的壳体构造,其收纳搭载于车辆的电力设备(50),其具有:盖部件(40),其覆盖壳体主体(31)的上部,该壳体主体(31)收纳电力设备(50);以及罩部件(60),其安装于盖部件(40),覆盖该盖部件(40)的开口部(41)。并且,电力设备单元(20)的壳体构造具有形成于罩部件(60)的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一端侧的第一空间部(71)和形成于罩部件(60)的另一端侧的第二空间部(72),第二空间部(72)形成为比第一空间部(71)大的空间,在罩部件(60)的一端侧形成有用于从外部取入空气的进气口(65)。
-
公开(公告)号:CN107785513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710704608.6
申请日:2017-08-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设备单元的壳体结构,即使液体从进气口浸入时,也能够有效防止液体到达壳体内的电力设备中。电力设备单元(20)的壳体结构具备:壳体主体(31),其收纳蓄电池(50)且上部开放;盖构件(40),其覆盖壳体主体(31)的上部;及罩构件(60),其安装于盖构件(40)而至少覆盖形成于盖构件(40)上的开口部(41)。在罩构件(60)形成用于从外部引入空气的进气口(65),在罩构件(60)与盖构件(40)之间形成空间部(71)。盖构件(40)的开口部(41)被筒状的周壁部(42)包围,在周壁部(42)的外周部连接有与排水口(45)连通的排水通道(44)。
-
公开(公告)号:CN107776387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710704681.3
申请日:2017-08-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底板上布设线束且能够抑制排气导管的端部的裂纹及变形的车辆。车辆(1)具备:电力设备单元(20),其具有蓄电池(50)、冷却蓄电池(50)的冷却机构及收容蓄电池(50)和冷却机构的壳体(30);及排气导管(70),其配置在底板(9)上,冷却机构通过排气导管(70)向车厢内排出冷却蓄电池(50)后的空气。排气导管(70)的一端部与壳体(30)的导管连接部(32)连接,在排气导管(70)的另一端部连接有与底板(9)对置而形成空气的流路的防踩碎构件(80)。
-
公开(公告)号:CN107776387A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10704681.3
申请日:2017-08-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底板上布设线束且能够抑制排气导管的端部的裂纹及变形的车辆。车辆(1)具备:电力设备单元(20),其具有蓄电池(50)、冷却蓄电池(50)的冷却机构及收容蓄电池(50)和冷却机构的壳体(30);及排气导管(70),其配置在底板(9)上,冷却机构通过排气导管(70)向车厢内排出冷却蓄电池(50)后的空气。排气导管(70)的一端部与壳体(30)的导管连接部(32)连接,在排气导管(70)的另一端部连接有与底板(9)对置而形成空气的流路的防踩碎构件(80)。
-
公开(公告)号:CN107187307B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710120080.8
申请日:2017-03-02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设备单元的壳体构造,即使在洒出的饮料等液体从进气口侵入的情况下,也能够有效地防止该液体到达壳体内的电池等。一种电力设备单元(20)的壳体构造,其收纳搭载于车辆的电力设备(50),其具有:盖部件(40),其覆盖壳体主体(31)的上部,该壳体主体(31)收纳电力设备(50);以及罩部件(60),其安装于盖部件(40),覆盖该盖部件(40)的开口部(41)。并且,电力设备单元(20)的壳体构造具有形成于罩部件(60)的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的一端侧的第一空间部(71)和形成于罩部件(60)的另一端侧的第二空间部(72),第二空间部(72)形成为比第一空间部(71)大的空间,在罩部件(60)的一端侧形成有用于从外部取入空气的进气口(65)。
-
公开(公告)号:CN107791813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0767433.3
申请日:2017-08-30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PC: B60K1/04 , H01M2/10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6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设备单元的壳体结构,其抑制从进气口吸入加热后的空气且能够有效地冷却电力设备。电力设备单元(20)的壳体结构具备:壳体主体(31),其收纳蓄电池(50)且上部是开放的;盖构件(40),其覆盖壳体主体(31)的上部;罩构件(60),其安装于盖构件(40)并至少覆盖形成于盖构件(40)上的开口部(41)。在罩构件(60)上形成有用于从外部引入空气的进气口(65),进气口(65)的前方设置有防护壁(68)。
-
公开(公告)号:CN107785513A
公开(公告)日:2018-03-09
申请号:CN201710704608.6
申请日:2017-08-16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设备单元的壳体结构,即使液体从进气口浸入时,也能够有效防止液体到达壳体内的电力设备中。电力设备单元(20)的壳体结构具备:壳体主体(31),其收纳蓄电池(50)且上部开放;盖构件(40),其覆盖壳体主体(31)的上部;及罩构件(60),其安装于盖构件(40)而至少覆盖形成于盖构件(40)上的开口部(41)。在罩构件(60)形成用于从外部引入空气的进气口(65),在罩构件(60)与盖构件(40)之间形成空间部(71)。盖构件(40)的开口部(41)被筒状的周壁部(42)包围,在周壁部(42)的外周部连接有与排水口(45)连通的排水通道(44)。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