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344256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880073121.5
申请日:2018-11-13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C01G53/00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4/48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二次电池用正极活性材料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准备包含镍(Ni)、钴(Co)以及选自由锰(Mn)和铝(Al)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的正极活性材料前体;并且将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前体与锂源混合并进行煅烧来形成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其中,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前体的镍(Ni)含量为全部金属元素的60mol%以上,并且所述锂源的锂(Li)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前体的全部金属元素(M)的摩尔比(Li/M)大于1.1。
-
公开(公告)号:CN102569867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110328745.7
申请日:2011-10-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6 , H01M4/70 , H01M4/74 , H01M4/75 , H01M4/765 , H01M10/0431 , H01M10/052 , H01M10/0583 , Y02E60/122 , Y02P70/54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缆型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线缆型二次电池包含电极组件、第二极性集电器和覆盖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含:具有细长形状的第一极性集电器;在所述第一极性集电器上形成的在纵向上相互隔开的至少两个第一极性电极活性材料层;以包围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极性电极活性材料层的方式填充的电解质层;以及至少两个第二极性电极活性材料层,其在所述电解质层上、在对应于所述第一极性电极活性材料层的位置处形成并相互隔开,所述电极组件通过所述第一极性电极活性材料层之间的空间连续弯曲成大致“S”形;所述第二极性集电器以包围弯曲成大致“S”形的所述电极组件的至少一个面的方式构造;所述覆盖构件以包围所述第二极性集电器和所述电极组件的方式构造。
-
公开(公告)号:CN103081205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180041717.5
申请日:2011-06-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02 , H01M2/0202 , H01M2/022 , H01M4/74 , H01M4/75 , H01M4/765 , H01M10/0436 , H01M10/0525 , H01M10/0565 , H01M10/058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缆型二次电池,包含:具有预定形状的水平横断面并纵向延伸的负极集电器;具有在所述负极集电器上以预定间隔隔开的负极活性材料图案的负极活性材料图案层;包围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图案层并充当离子通道的电解质层;具有在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图案相对应的位置处在所述电解质层上以预定间隔隔开的正极活性材料图案的正极活性材料图案层;以及包围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图案层的负极集电器。本发明的具有所述活性材料图案的所述线缆型二次电池具有优异的柔性,以防止所述活性材料从所述活性材料层脱落。
-
公开(公告)号:CN111226330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880067206.2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次电池用正极材料,其包含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二正极活性材料,其中,第一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二正极活性材料由包含选自由镍(Ni)、钴(Co)和锰(Mn)组成的组的至少两种过渡金属的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组成,第一正极活性材料的平均粒径(D50)是第二正极活性材料的平均粒径(D50)的两倍以上,并且在第一正极活性材料中,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的Ni、Co和Mn的至少一种具有下述浓度梯度:在所述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的颗粒的中心与表面之间的浓度差为1.5摩尔%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3081204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180040809.1
申请日:2011-06-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 , H01M4/75 , H01M10/052 , H01M10/0565 , Y02T10/7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缆型二次电池,其包含具有预定形状的水平横截面并纵向延伸的电极组件和卷绕在所述电极组件是外表面上的线型外部集电器,所述电极组件包含内部集电器、负极活性材料层和电解质层以及正极活性材料层。所述线型外部集电器具有优异的柔性和预定水平的弹性,由此提高了整个线缆型二次电池的柔性并防止了因所述线缆型二次电池变形而造成的短路的发生和活性材料从活性材料层的脱落。
-
公开(公告)号:CN102959767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180032693.7
申请日:2011-05-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52 , C25D3/30 , C25D7/0607 , H01M4/0442 , H01M4/134 , H01M4/661 , H01M4/667 , H01M4/75 , H01M4/78 , H01M10/0436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所述负极包含导线形式的集电器和以包围所述集电器的表面的方式涂布的多孔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活性材料层的三维多孔结构提高了所述负极的表面积。因此,提高了锂离子通过负极的迁移率,从而实现了优异的电池性能。另外,所述多孔结构使得负极可减轻在例如电池充放电期间发生的溶胀而产生的内部应力和压力,能够在防止电池变形的同时确保电池的高稳定性。这些优势使得所述负极适用于线缆型二次电池中。本发明还公开了包含所述负极的锂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2456872A
公开(公告)日:2012-05-16
申请号:CN201110328830.3
申请日:2011-10-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139 , H01M4/13 , H01M10/058 , H01M10/0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6 , H01M4/70 , H01M4/74 , H01M4/75 , H01M4/765 , H01M10/0431 , H01M10/052 , H01M10/0583 , Y02E60/122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缆型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制造线缆型二次电池的方法包括:制备具有细长形状的第一极性集电器;在所述第一极性集电器上形成在纵向上以预定间隔相互隔开的至少两个第一极性电极活性材料层;以包围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极性电极活性材料层的方式形成电解质层;在所述电解质层上,在对应于所述第一极性电极活性材料层的位置处,形成相互隔开的至少两个第二极性电极活性材料层;通过用第二极性集电器包围所述第二极性电极活性材料层而形成电极组件;用覆盖构件包围所述电极组件;以及相对于所述第一极性电极活性材料层之间的空间,将所述电极组件和所述覆盖构件连续弯曲成大致“S”形。
-
公开(公告)号:CN113169320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980077713.9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H01M4/36 , H01M4/525 , H01M4/505 , H01M4/48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正极材料以及包含其的正极和锂二次电池,所述正极材料具有包括平均粒径(D50)不同的大直径颗粒和小直径颗粒的双峰型粒径分布,其中,所述大直径颗粒是在其所有过渡金属中镍含量为80原子%以上的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所述小直径颗粒是包含镍、钴和铝并且在其所有过渡金属中镍含量为80原子%至85原子%并且钴与铝的原子比(Co/Al)为1.5至5的锂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
-
公开(公告)号:CN103081205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180041717.5
申请日:2011-06-07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02 , H01M2/0202 , H01M2/022 , H01M4/74 , H01M4/75 , H01M4/765 , H01M10/0436 , H01M10/0525 , H01M10/0565 , H01M10/058 , H01M2004/0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缆型二次电池,包含:具有预定形状的水平横断面并纵向延伸的负极集电器;具有在所述负极集电器上以预定间隔隔开的负极活性材料图案的负极活性材料图案层;包围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图案层并充当离子通道的电解质层;具有在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图案相对应的位置处在所述电解质层上以预定间隔隔开的正极活性材料图案的正极活性材料图案层;以及包围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图案层的负极集电器。本发明的具有所述活性材料图案的所述线缆型二次电池具有优异的柔性,以防止所述活性材料从所述活性材料层脱落。
-
公开(公告)号:CN102569867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110328745.7
申请日:2011-10-21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36 , H01M4/70 , H01M4/74 , H01M4/75 , H01M4/765 , H01M10/0431 , H01M10/052 , H01M10/0583 , Y02E60/122 , Y02P70/54 , Y10T29/49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缆型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线缆型二次电池包含电极组件、第二极性集电器和覆盖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含:具有细长形状的第一极性集电器;在所述第一极性集电器上形成的在纵向上相互隔开的至少两个第一极性电极活性材料层;以包围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极性电极活性材料层的方式填充的电解质层;以及至少两个第二极性电极活性材料层,其在所述电解质层上、在对应于所述第一极性电极活性材料层的位置处形成并相互隔开,所述电极组件通过所述第一极性电极活性材料层之间的空间连续弯曲成大致“S”形;所述第二极性集电器以包围弯曲成大致“S”形的所述电极组件的至少一个面的方式构造;所述覆盖构件以包围所述第二极性集电器和所述电极组件的方式构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