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82235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566715.7
申请日:2017-07-12
Applicant: 烟台科达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亚硫酰氯电池,包括外壳和芯体,芯体包括包膜、填充物、集流体、填充物和阳极片,填充物中均匀分布若干集流柱,该锂-亚硫酰氯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填充料、电池芯以及组装等步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锂电池芯内部设有均匀分布的集流柱,可以有效分散锂电池放电时产生的沉淀,避免了产物过于集中而产生的过热现象,还可增加锂电池对温度的耐受能力,使得锂电池可应用于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填充物制备过程中保持了乙炔黑的多孔碳形态特征,增加了阴极载体的导电性能,采用二次模压成型,避免了碳间隙过大而富集放电产物的缺点,填充物均匀性好还能提高其电导率,从而实现大电流放电或大电流脉冲。
-
公开(公告)号:CN103843149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180071841.6
申请日:2011-06-23
Applicant: 大型太阳能有限公司
Inventor: 亚历山大·约翰·托平 , 彼得·德里斯戴尔·莱恩
IPC: H01L31/0236 , H01L31/0352 , H01L31/0224 , H01L31/0392 , H01L31/18 , H01L51/52 , H01L51/44 , H01L51/56 , H01M4/1395 , H01M4/78 , H01M10/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1/035281 , B82Y30/00 , H01L31/022425 , H01L31/02366 , H01L31/0392 , H01L31/0445 , H01L31/18 , H01L51/0021 , H01L51/0096 , H01L51/441 , H01L51/52 , H01L51/5209 , H01L51/5225 , H01M4/78 , Y02E10/549 , Y02P70/521
Abstract: 一种产生包括衬底(11)的结构的方法,所述衬底(11)具有:在与源自所述衬底的法线成第一角度处的至少一个完整的第一面,在与源自所述衬底的法线成第二角度处的至少一个第二完整的第二面;且在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之间的结构中具有腔体;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用第一导电层涂敷所述第一面的部分(15);使用第二导电层涂敷所述第二面的部分(18);以及,在所述腔体中沉积活性材料(31),以经由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为来自所述活性材料的电荷的插入或提取提供欧姆接触和整流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5375033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444460.8
申请日:2015-07-27
Applicant: JX日矿日石金属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室嘉一郎
IPC: H01M4/66 , H01M4/78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661 , H01M4/78 , H01M10/0525
Abstract: 提供与活性物质等对象材料的密合性良好的轧制铜箔以及使用了其的二次电池用集电体。轧制铜箔,其中,针对至少单面,将利用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的表面的3维实际表面积记作Sa、将进行该实际表面积Sa的测定时的投影面积记作Sm时,{(Sa/Sm)-1}为1.3以下,JIS B0601中规定的Rsm为20μm以上、Rsk<0。
-
公开(公告)号:CN102959767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180032693.7
申请日:2011-05-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0452 , C25D3/30 , C25D7/0607 , H01M4/0442 , H01M4/134 , H01M4/661 , H01M4/667 , H01M4/75 , H01M4/78 , H01M10/0436 , H01M10/0525 , H01M10/058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所述负极包含导线形式的集电器和以包围所述集电器的表面的方式涂布的多孔负极活性材料层。所述活性材料层的三维多孔结构提高了所述负极的表面积。因此,提高了锂离子通过负极的迁移率,从而实现了优异的电池性能。另外,所述多孔结构使得负极可减轻在例如电池充放电期间发生的溶胀而产生的内部应力和压力,能够在防止电池变形的同时确保电池的高稳定性。这些优势使得所述负极适用于线缆型二次电池中。本发明还公开了包含所述负极的锂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4701567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410749067.5
申请日:2014-12-09
Applicant: 三星SDI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0275 , H01M2/0212 , H01M2/1673 , H01M4/0433 , H01M4/661 , H01M4/78 , H01M4/806 , H01M10/0436 , H01M2004/025 , Y10T29/49108 , Y10T29/49114 , H01M10/045 , H01M4/04 , H01M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可以以各种形状被制造和使用的可再充电电池。可再充电电池的实施方式包括:电极组件,包括在隔板的相应的表面上的成对电极和从成对电极延伸的成对引线接头;袋,接收电极组件并使得引线接头突出到一侧,每个电极包括包含模制板的第一弯曲部,模制板包括集流体的金属纤维束和活性材料颗粒,袋包括第二弯曲部,第二弯曲部平行地叠置在电极上并包括具有相应于第一弯曲部的形状的模制片。
-
公开(公告)号:CN103907234A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1280052822.3
申请日:2012-10-25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 , H01M2/0267 , H01M2/1653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5825 , H01M4/66 , H01M4/667 , H01M4/75 , H01M4/767 , H01M4/78 , H01M6/44 , H01M10/04 , H01M10/0431 , H01M10/0565 , H01M10/058 , H01M10/0587 , H01M2004/0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预定形状的水平横截面且纵向延伸的线缆型二次电池,包含:内电极,其具有内集电器和围绕所述内集电器的外表面的内电极活性材料层;隔离层,其围绕所述内电极的外表面以防止电极之间的短路;以及外电极,其围绕所述隔离层的外表面并具有外电极活性材料层、开放结构的外集电器和导电糊膏层。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导电糊膏层和开放结构的外集电器的外电极具有良好的柔性以提高具有其的线缆型二次电池的柔性。此外,所述导电糊膏层由轻质材料制成,由此能够有助于线缆型二次电池的轻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718340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280035934.8
申请日:2012-07-20
Applicant: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5 , H01M2/022 , H01M2/0227 , H01M2/18 , H01M2/266 , H01M2/30 , H01M4/78 , H01M4/80 , H01M6/02 , H01M10/0422 , H01M10/0431 , H01M10/0459 , Y10T29/49108 , H01M10/045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极板、层叠型电极组以及电池,通过由保持活性物质的两个活性物质保持部使集电端子共通化,由此防止集电效率的偏差,通过减少集电端子的数量,简化焊接作业,而且简化层叠多个电极板的作业。具体地说,本发明是具备正极板(31)、负极板(32)以及隔板(33)的层叠型电极组(3),正极板(31)是保持正极活性物质的两个活性物质保持部(31B)相互对置配置的大致U字状,负极板(32)是保持负极活性物质的两个活性物质保持部(32B)相互对置配置的大致U字状,以正极板(31)上的至少一个活性物质保持部(31B)被夹在负极板(32)上的两个活性物质保持部(32B)之间的方式,层叠正极板(31)以及负极板(32)。
-
公开(公告)号:CN103682248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385245.6
申请日:2013-08-29
Applicant: 索尼公司
IPC: H01M4/13 , H01M10/0525 , H01M4/139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H01M4/0471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38 , H01M4/386 , H01M4/387 , H01M4/661 , H01M4/78 , H01M10/052 , H01M10/0587 , Y02E60/122 , Y02P70/5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制造二次电池的方法、电池组和电动车辆。该二次电池包括:正极;负极;和电解液,其中所述负极包括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设置在负极集电体的一部分上,且在第二区域中的所述负极集电体的断裂伸长率δ2(百分数)大于在第一区域中的所述负极集电体的断裂伸长率δ1(百分数),所述第二区域没有设有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且所述第一区域设有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
-
公开(公告)号:CN103531837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427135.1
申请日:2013-09-18
Applicant: 福建卫东新能源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472 , H01M4/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集流电池结构及其制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先通过拉浆或涂布的方式将电池材料固定在泡沫镍或冲孔钢带或泡沫镍和镀镍钢带组成的基材上,制成正极板和负极板,然后采用电阻焊或激光焊或电子束焊在正极板和负极板的无浆部位焊接上钢带,隔着隔膜将多个正极板或负极板叠层形成电极组,将正极板或负极板上的钢带侧向插入集流板(4)上的长眼槽(7)中,随后用激光束焊扫描焊接钢带与集流板(4)的连接处,再将下极柱(2)下表面与侧集流板(3)接触焊接,将上极柱(1)下端表面与下极柱(2)上表面接触焊接,最后将上述组件置于壳体内组成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3515619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224881.6
申请日:2012-06-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IPC: H01M4/7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空气电池,具体地说是金属/空气电池空气电极集流体。本发明所述集流体包括由完整的泡沫镍制成的第一集流单元和泡沫镍上开设有孔的第二集流单元叠压而成。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利于提高金属/空气电池空气电极在大电流放电时的集流能力,同时不影响空气电极中的空气扩散性能,有利于金属/空气电池大电流放电时电池性能的提高,同时该集流体的制备方法简单,并且几乎不额外增加原有阴极制备工艺的复杂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