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01887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203242.0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1B25/455 , C01B25/45 , C01B32/184 , C01B32/194 , H01M4/36 , H01M4/58 , H01M4/38 , H01M4/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Na3V2(PO4)3和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协同增强Na2Fe0.6Mn0.4PO4F材料,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N‑RGO分散液,(2)将制备Na2Fe0.6Mn0.4PO4F的各前驱体原料加入N‑RGO分散液,获得混合溶液;(2)经高温烧结,制备Na3V2(PO4)3和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协同增强Na2Fe0.6Mn0.4PO4F材料。Na2Fe0.6Mn0.4PO4F固溶体材料可解决Na2MnPO4F、Na2FePO4F分别存在电化学活性差和工作电压低的重大缺陷,但目前Na2Fe0.6Mn0.4PO4F比容量远未达到其最高的理论比容量。针对这一问题,本专利设计利用氮掺杂还原氧化石墨烯N‑RGO和Na3V2(PO4)3协同增强Na2Fe0.6Mn0.4PO4F固溶体材料电化学性能,能获得一种高工作电压、高倍率能力、长寿命性能兼备的N‑RGO/Na3V2(PO4)3‑Na2Fe0.6Mn0.4PO4F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87084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210309376.5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柴油发动机尾气碳烟颗粒物净化的管状La1‑xCexCo1‑yZryO3‑δ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该催化剂材料的晶相结构为钙钛矿晶型,具有可耐受高温的管状结构稳定性,其微纳米管状孔性结构均称,具有良好的松散接触催化碳烟颗粒氧化活性,可作为一种用于柴油车尾气碳烟颗粒净化的潜在新型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4225910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111481800.6
申请日:2021-12-06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NO吸附分离性能的胺基化改性Co‑MOFs材料,其特征在于以MOF‑74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载体,制备出内含胺基活性位点的材料,所得NH2‑MOF‑74复合材料中保留了原有的晶体结构和孔道,该纳米材料为一种可于烟气中NO吸附分离的新型吸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5403986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801787.6
申请日:2022-07-07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09D163/00 , C09D5/08 , C09D7/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巴胺改性多孔氧化亚铜/水性环氧树脂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制备碳纳米管‑碳化钛复合多孔微球,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多孔氧化亚铜的制备;(2)多巴胺DA改性多孔氧化亚铜的制备;(3)多巴胺改性多孔氧化亚铜/水性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的制备。制备方法原料易得,简单易行,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3151858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344123.7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C25B11/091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掺杂SnS2纳米片阵列光电催化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四氯化锡、硫粉分别作为锡源、硫源,采用气相沉积法,在导电基底上沉积二硫化锡,获得SnS2纳米片;(2)将上述SnS2纳米片采用CVD法进行掺杂,以次亚磷酸钠为掺杂P源,将次亚磷酸钠放置在上游加热区中心的烧舟中,并将装有硫粉的烧舟紧贴着次亚磷酸钠的烧舟,将制备好的SnS2纳米片置于干净的烧舟上,并放置在下游加热区的中心;在氩气氛围中,加热升温,保温一段时间,冷却到室温后,得到P掺杂SnS2纳米片阵列光电催化电极材料。本发明方法制得的P掺杂SnS2纳米片阵列光电催化剂电极材料具有较高的光电催化析氧活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34391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329534.9
申请日:2021-03-28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钒钨双金属配位的金属有机配合物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通过对苯二甲酸有机配体与三价钒离子及六价钨离子以无水乙醇为溶剂的溶剂热法合成出一种新型的类MIL‑88B(V)‑W金属有机配合物,该金属有机配合物热稳定性较高,并具有优良的NOx催化转化性能,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金属有机配合物催化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905031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03241.6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氧空位氮掺杂TiO2(001)/Ti3C2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TiO2(001)产品;(2)经水热法,制备氧空位氮掺杂TiO2(001)产品;(3)经超声分散法,制备氧空位氮掺杂TiO2(001)/Ti3C2复合材料。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TiO2电子导电率低和钠离子扩散速率缓慢的不足,提出一种混合点缺陷(HPD)工程来合成氧空位(OVs)和N掺杂(OVs‑N‑TiO2)策略,在TiO2(001)引入氧空位及氮掺杂改性,同时借助Ti3C2性能优势,将OVs‑N‑TiO2(001)与Ti3C2复合,制备氧空位氮掺杂TiO2(001)/Ti3C2复合材料(OVs‑N‑TiO2(001)/Ti3C2),以克服其导电性能差等问题,从而提高其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05031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03240.1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双金属MOF为模板的氮掺杂改性Na3V2(PO4)2F3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经过溶剂热法制备双金属MOF,记为Co/Zn‑ZIF;(2)以Co/Zn‑ZIF为原料,经高温煅烧后得到氮掺杂衍生碳材料Co/N‑PC;(3)经喷雾干燥‑高温烧结法,制备Na3V2(PO4)2F3/Co/N‑PC复合材料。发明目的在于解决Na3V2(PO4)2F3电极材料的导电性差和离子扩散速率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高温热解双金属MOF来合成含Co纳米粒子的多孔氮掺杂碳纳米立方体材料,再与聚阴离子化合物Na3V2(PO4)2F3复合得到Na3V2(PO4)2F3/Co/N‑PC复合材料,以克服其导电性差和离子扩散速率差的问题,从而提供其作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050311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03239.9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8 , H01M10/054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TiO2(001)/Ti3C2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Ti3C2产品;(2)经水热法,制备TiO2(001)/Ti3C2复合材料。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TiO2电子导电率低和钠离子扩散速率缓慢的不足,提出一种Ti3C2原位生长TiO2纳米片策略来合成TiO2(001)/Ti3C2复合材料,这种原位生长的TiO2与Ti3C2之间具有良好的接触,能有效避免两种复合组分的分离。同时原位生长出来的TiO2纳米片可以与多层手风琴状Ti3C2形成协同效应,Ti3C2作为导电基底提高了TiO2的电子电导率,TiO2可作为超高容量电活性相,从而实现更高效的Na+存储。
-
公开(公告)号:CN117559076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450334.4
申请日:2023-11-02
Applicant: 桂林理工大学
IPC: H01M50/403 , H01M50/451 , H01M50/446 , H01M50/417 , H01M50/414 , H01M50/489 , H01M50/497 , H01M10/42 , H01M10/052 ,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硫电池Cu‑Ni基MOF/MWCNT复合材料改性隔膜制备方法,首先采用溶剂热法制备Cu‑Ni基MOF粉体材料,然后经溶液法制备Cu‑Ni基MOF/MWCNT复合材料,最后加入导电剂乙炔黑、粘合剂聚偏氟乙烯PVDF,在N‑甲基‑2‑吡咯烷酮NMP中溶解分散,研磨成浆料,然后在聚丙烯PP上进行涂覆,获得MOF/MWCNT/PP隔膜。本发明方法最大的特点是借助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多孔性具备对多硫化合物良好的吸附性能,同时基于多壁碳纳米管MWCNT的导电性具备提高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潜力,设计了MOF/MWCNT复合材料,并将其作为PP隔膜改性剂。实践证明对锂硫电池隔膜改性,是解决“穿梭效应”和“Li2S/Li2S2绝缘性”很好的策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