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50567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210264183.2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
IPC: H04W28/08 , H04W28/084 , H04W4/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辅助V2I网络任务卸载方法,将无人机边缘服务器引入到V2I网络中,作为空中边缘服务器替代部分路边单元服务器来帮助处理来自车辆用户的计算任务,无人机服务器因其灵活的机动性、较大的通信范围和较小的空地链路干扰与损耗,可以有效弥补因车辆移动性而导致的断联或多跳通信带来较大时延的问题;车辆用户将任务部分卸载给无人机服务器或路边单元服务器,充分利用无人机边缘服务器优势,缓解了网络的拥堵,提高了系统的时效性;本发明通过车辆用户、无人机、路边单元三者协同处理任务,可以有效降低系统总时延,缓解通信链路拥塞。
-
公开(公告)号:CN114650567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264183.2
申请日:2022-03-17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辅助V2I网络任务卸载方法,将无人机边缘服务器引入到V2I网络中,作为空中边缘服务器替代部分路边单元服务器来帮助处理来自车辆用户的计算任务,无人机服务器因其灵活的机动性、较大的通信范围和较小的空地链路干扰与损耗,可以有效弥补因车辆移动性而导致的断联或多跳通信带来较大时延的问题;车辆用户将任务部分卸载给无人机服务器或路边单元服务器,充分利用无人机边缘服务器优势,缓解了网络的拥堵,提高了系统的时效性;本发明通过车辆用户、无人机、路边单元三者协同处理任务,可以有效降低系统总时延,缓解通信链路拥塞。
-
公开(公告)号:CN11790800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830626.0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赞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探测范围受限通感一体化系统的距离信息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距离、相位和散射的先验假设、接收序列得到后验概率密度函数;利用信号的自相关函数,在高信噪比区域条件下,得到高信噪比概率密度函数:利用泰勒公式展开得到探测范围趋于无穷时,目标感知距离的高信噪比区域概率密度函数近似表达;通过概率的归一化条件,修正探测范围受到限制时的概率密度函数;最终得到探测范围受限时距离感知的熵以及距离信息的闭合表达式;本发明相比于传统的统计方法,能得到更好的实时获取性能,从而有利于通感一体化系统的优化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11741157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512987.0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双智能反射面的信道模型建立方法,包括:建立基于双智能反射面辅助的蜂窝系统信道模型;根据信道模型基于接收信号功率最大化准则设计最佳反射相位,进而得到最大的信号接收功率;对最大的信号接收功率进行简化求解得到最佳反射相位;根据基于双智能反射面辅助的蜂窝系统信道模型得到其复信道增益;验证设计的最佳反射相位;根据复信道增益和最佳反射相位计算基于双智能反射面辅助的空间相关性,再通过空间相关性分析来随着发射天线长度变化,对此信道空间相关性的影响。本发明方法可以为探索双智能反射面及多智能反射面的应用前景和探索提供思路,以及为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提供更多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80517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111026312.6
申请日:2021-09-02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随机步进频OFDM雷达通信一体化的高速目标距离速度估计方法,其包括:构建随机步进频OFDM雷达通信一体化的高速目标回波信号的接收模型;对接收模型的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并构造由特定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组成的特征矩阵;构建距离和速度抽取矩阵,并对特征矩阵进行抽取,得到距离和速度已抽矩阵;计算距离和速度已抽矩阵的距离和速度关系矩阵,并对距离和速度关系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根据距离和速度关系矩阵的特征值计算高速目标的距离和速度估计值。本发明利用随机步进频OFDM雷达通信一体化回波信号进行距离和速度估计,且创新了距离和速度抽取矩阵,可以对高速目标的距离和速度参数进行高精度估计。
-
公开(公告)号:CN114024803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111413546.6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OFDM系统下的信道估计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步骤:1、初始化OFDM系统传输网络;2、通过OFDM系统传输网络生成网络模型函数;3、通过生成的网络模型函数随机生成网络输入层状态参数;4、通过已知状态参数的状态参数生成整体网络的损失函数;5、利用岭回归求解损失函数中的状态参数β;然后返回步骤2的网络模型;6、利用训练好的网络输出与输入,最终得到所需信道的估计矩阵。本发明利用奇异值分解的方法求其状态参数的最小均方误差,通过输入输出数据构建了一个多层神经网络的预测‑回归模型,得到频域信道估计的相关估计系数,其次网络在回归任务的过程中可以拟合信道分布,达到去噪声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949474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111135455.0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辅助的无人机几何模型建立方法,包括根据无人机、智能反射面和接收端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建立基于智能反射面辅助的无人机几何模型,并得到信道的复信道增益;根据无人机几何模型,以接收信号功率最大化原则设计优化问题;化简优化问题;求解最优的智能反射面反射相位;确定无人机、用户端和智能反射面之间的时变参数;通过得到的反射相位和时变参数,求解基于智能反射面辅助的空时相关性函数,通过相关性分析来确定智能反射面对无人机信道特性的影响。本发明采用了智能反射面的通信系统可以明显提升信号的接收功率和降低接收信号的多径衰落现象,该模型建立方法可以为6G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探索提供有力的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12426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19297.1
申请日:2021-11-26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时变反射相位的无人机信道模型建立方法,首先,建立基于智能反射面时变反射相位的无人机信道模型;其次,根据无人机信道模型,考虑到是否应用智能反射面IRS与是否含有直射信号的情况,得到各个分量的复信道增益;再次,根据接收信号的功率最大化原则设计优化问题,并对优化问题进行简化;然后,根据LoS分量与NLoS分量的强弱,求出智能反射面IRS的最优时变反射相位;最后求解基于智能反射面时变反射相位的无人机信道模型的空时相关性函数,通过相关性分析来确定智能反射面IRS对无人机信道特性的影响。本发明可以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探索提供帮助和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12426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415241.9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IPC: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的宽带高空平台信道模型建立方法,包括:S1、建立基于智能反射面的宽带高空平台信道模型,并得到信道模型的复信道增益;S2、设计基于智能反射面中反射单元的反射相位的优化问题;S3、将优化问题简化为求智能反射面IRS中的智能反射单元反射分量最大时的反射相位;S4、求出最优的智能反射面IRS时变反射相位;S5、确定高空平台、用户端和智能反射面IRS之间的时变参数;S6、求解基于智能反射面的宽带高空平台信道模型的空时相关性函数,通过相关性分析来确定智能反射面IRS对高空平台信道特性的影响。本发明可以为6G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探索提供有力的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96544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220945.0
申请日:2021-10-20
Applicant: 江苏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随机步进频OFDM的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生成和接收方法,包括:生成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将每个脉冲的步进频数调制在第一个脉冲的每个符号中;将待通信的用户信息调制在第二个脉冲的对应符号中;将通信信息调制在第三至最后的脉冲中;根据步进频数对每个脉冲的基带信号进行上变频并发送信号;接收雷达通信一体化信号:对第一个脉冲进行下变频并进行解调得到每个脉冲的步进频数;根据步进频数对第二个脉冲进行下变频并进行解调得到用户信息;根据步进频数对第三至最后的脉冲进行下变频并进行解调得到通信信息。本发明可以实现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中的一点对多点通信,并利用每个脉冲的随机步进频实现特殊系统中的保密性通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