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2385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03310.4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秸秆预处理发酵装置,涉及秸秆预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分别设置有粉碎壳、化学处理壳和发酵壳,所述化学处理壳的底面和上表面分别与粉碎壳的底面和发酵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正面固定连接有PLC可编程控制器;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粉碎单元中变频电机、太阳轮、行星齿轮传动结构以及切割轮,能够将秸秆进行多级粉碎和切割细化,物料先由粉碎头进行初步粉碎,再经切割轮进一步粉碎切割,粉碎完成后进入化学处理壳,在搅拌轴、螺旋叶和搅拌杆的共同作用下与化学试剂充分接触反应,实现了对秸秆的有效预处理,为后续发酵提供了更合适的物料状态,最终达到提高秸秆预处理效率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178757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388669.8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IPC: A01F29/10 , A01F29/00 , B01F33/83 , B01F35/00 , B01F10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反刍动物酵母培养物型全混合日粮混合器及混合方法,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日粮搅拌设备对干料草切割、粉碎效率较低而导致全混合日粮生产周期较长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本方案通过控制箱体两侧的调节板进行往复转动,一方面实现主动施加给箱体两侧的干料草向下的挤压力,提高其被底部搅拌辊的捕获效率,另一方面可使得堆积在箱体中部的料草更轻易的向箱体两侧滚落,从而进一步加快切割、粉碎效率,有效缩短了全混合日粮的生产、制备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968521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871031.4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 哈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Inventor: 李海利 , 张国新 , 李斌 , 买吾兰·孜克牙 , 王治方 , 徐引弟 , 朱文豪 , 游一 , 张立宪 , 焦文强 , 坤巴哈斯·沙合依 , 杨夷平 , 杨帆 , 马春江 , 闫祥洲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株侧孢芽孢杆菌、菌剂、制备方法及其在蜱生物防治上的应用。所述侧孢芽孢杆菌为侧孢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HNYJTHS227,保藏编号为CGMCC No.31258,保藏日期为2024年7月10日,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一种侧孢芽孢杆菌生物菌剂,该生物菌剂制备方法简单,喷洒动物体表就能达到很好的杀蜱效果,使用方便,无残留,高效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27442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62111.4
申请日:2024-10-18
Applicant: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解剖教学实验模型,包括地轨和牛躯体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躯体模型从前至后依次剖切为多个独立的躯体模块,每个模块下方均设有一个移动架,每个所述躯体模块均沿横向依次剖切为5个躯体子模块,5个躯体子模块从中部向两侧依次划为中部子模块、侧边子模块和边缘子模块;移动架包括移动底座和展示架,所述移动底座匹配安装在地轨上,并能够沿地轨前后滑动;本发明结构独特,设计巧妙,通过躯体模块的剖切和自动拼合与分离,直观展示整体和局部解剖结构,方便教学观察,提高解剖教学质量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19378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63157.0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IPC: C12Q1/6851 , C12Q1/6869 , C12Q1/6888 , C12Q1/6883 , G16B30/20 , G16B50/10 , G16B20/00 , C12N5/0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猪lincRNA4160组织表达对成肌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影响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通过分析lincRNA4160的表达谱及其对猪肌肉卫星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调节作用,并使用转录组测序筛选干扰lincRNA4160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通路,RT‑qPCR结果表明,lincRNA4160在心肌和背最长肌表达量最高,在猪肌肉卫星细胞增殖和分化过程中,lincRNA4160表达量均显著下调,在猪肌肉卫星细胞中,抑制lincRNA4160表达量,显著促进增殖和成肌分化,抑制凋亡,干扰lincRNA4160后,共有19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于肌肉发育和能量代谢相关通路。研究表明lincRNA4160参与调控猪肌肉卫星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可作为肌肉发育和肌肉相关疾病靶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72659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545824.0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Inventor: 王香南 , 闫祥洲 , 张子敬 , 刘国辉 , 吕世杰 , 刘贤 , 王培育 , 张宁 , 朱肖亭 , 黄永震 , 范明杰 , 施巧婷 , 段天恩 , 祁兴山 , 张天留 , 赵彩艳 , 栾曼茹 , 韩艺伟 , 柴亚楠 , 李米娜 , 赵翠霞 , 赵秀丽 , 杨启鹏
IPC: C12Q1/688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L0C107132172与OLIG1基因间区的16bp indel多态性的快速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分子遗传学领域。其中检测方法包括:根据在以上两基因基因间区存在的16bp indel及前人报道的212bp的替换这一特征,设计该位点的上下游引物用P表示。对将要判型的夏南牛群体进行颈静脉采血,提取基因组DNA,用引物对P进行PCR扩增,最后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该16bp indel多态性,当基因间区存在16bp插入且无212bp替换时,判定为有角夏南牛(AABB基因型);当16bp缺失且存在212bp替换时,判定为纯合无角夏南牛(aabb基因型);若为杂合无角夏南牛时,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同时,本发明还对夏南牛群体中基因型分布及基因型频率进行了分析,用于夏南牛无角品系的辅助选择和分子育种。本发明建立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分辨率高、检测灵敏、判型准确、操作简单、成本低、周期短,大大提高了该位点基因型判定的准确性,不需要特殊的仪器,易推广普及。
-
公开(公告)号:CN11849735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45822.1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Inventor: 王香南 , 王二耀 , 张子敬 , 申芳丽 , 李万太 , 于翔 , 刘贤 , 陈阳 , 闫祥洲 , 黄永震 , 吕世杰 , 施巧婷 , 祁兴山 , 张天留 , 柴亚楠 , 彭晟坤 , 闵佳 , 刘小米 , 刘国辉 , 李米娜 , 赵翠霞 , 赵秀丽 , 杨启鹏
IPC: C12Q1/688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MFSD13A基因启动子区完全连锁平衡的21bp与19bp两个indel多态性的快速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分子遗传学领域。其中检测方法包括:根据在MFSD13A基因启动子区存在的21bp和19bp两个indel插入这一特征,设计该位点的上下游引物用P表示。对将检测的不同品种牛进行颈静脉采血,提取基因组DNA,用引物对P进行PCR扩增,最后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该基因两种indel多态性,当存在21bp与19bp两个indel共计40bp插入时为II基因型,40bp缺失时为DD基因型,该位点为杂合个体时,为ID基因型。同时,本发明还对不同品种牛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进行了分析,并与南阳牛、夏南牛群体的生长、体尺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用于牛的辅助选择和分子育种。
-
公开(公告)号:CN11859969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533962.7
申请日:2024-04-30
Applicant: 哈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Inventor: 李海利 , 杨夷平 , 杨康 , 陈建豪 , 张国新 , 张晓晓 , 张婉琪 , 李斌 , 马春江 , 阿不都热依木·赛提 , 杨帆 , 闫祥洲 , 张志新 , 段进刚 , 买吾兰·孜克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绵羊支原体菌株及其应用,涉及分子生物技术领域,所述绵羊支原体菌株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ycoplasma mycoides subsp.capri)HMMY20231001,保藏编号:CGMCC No:27283,保藏日期:2023年10月27日,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本发明还公开了一株绵羊支原体菌株在制备绵羊支原体灭活疫苗方面的应用,绵羊支原体菌株HMMY20231001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够刺激绵羊机体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通过接种该菌株制备的灭活疫苗,绵羊能够产生针对绵羊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抗体,从而实现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17890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420231.3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IPC: A01K5/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舍饲畜禽智能化饲喂器,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禽畜饲养过程中养殖人员劳动强度较大且不便于对料槽内残余饲料进行调整的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包括:本方案通过在料槽底部设有弹性件并且控制弹性件的形变进而实现批量将料槽内靠近竖板区域的均匀饲料(以及残留于弹性件上表面处适口性较差的饲料)重新聚拢在料槽底部的中间位置,以便于禽畜的食用,大大减轻了养殖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07621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048163.7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IPC: C12Q1/6888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OR2AD1基因上游20bp indel多态性的快速检测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分子遗传学领域。其中检测方法包括:根据在OR2AD1基因启动子区存在的20bp indel插入这一特征,设计该位点的上下游引物用P表示。对将检测的不同品种牛进行颈静脉采血,提取基因组DNA,用引物对P进行PCR扩增,最后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该基因indel多态性,当存在20bp indel插入时为II基因型,20bp缺失时为DD基因型,该位点为杂合个体时,为ID基因型。同时,本发明还对不同品种牛的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进行了分析,并与夏南牛群体的体重、体尺性状进行关联性分析,用于牛的辅助选择和分子育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