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819585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126022.7
申请日:2015-03-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插丝网流型改善型太阳能集热管及调控方法。它包括入口连接管、波纹管、合金封接环、真空玻璃管、吸热管、固定环、螺栓连接头、锥形分流腔、丝网连接孔、丝网、定位卡套、螺纹孔、超疏水表面涂层、超亲水表面涂层、真空抽气口、定位环肋、出口连接管、选择性吸收涂层。本发明通过吸热管内部布置定位环肋,通过定位环肋与螺栓连接头螺纹连接固定丝网结构;环状丝网结构外表面采用超疏水表面涂层处理,吸热管内部表面采用超亲水表面涂层处理,进而导致换热过程中形成的蒸汽抽吸进丝网内部,冷凝液体挤压至丝网外部,浸润吸热管;形成气液两相流分离,改善集热管内部流动流型,达到强化传热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819585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510126022.7
申请日:2015-03-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插丝网流型改善型太阳能集热管及调控方法。它包括入口连接管、波纹管、合金封接环、真空玻璃管、吸热管、固定环、螺栓连接头、锥形分流腔、丝网连接孔、丝网、定位卡套、螺纹孔、超疏水表面涂层、超亲水表面涂层、真空抽气口、定位环肋、出口连接管、选择性吸收涂层。本发明通过吸热管内部布置定位环肋,通过定位环肋与螺栓连接头螺纹连接固定丝网结构;环状丝网结构外表面采用超疏水表面涂层处理,吸热管内部表面采用超亲水表面涂层处理,进而导致换热过程中形成的蒸汽抽吸进丝网内部,冷凝液体挤压至丝网外部,浸润吸热管;形成气液两相流分离,改善集热管内部流动流型,达到强化传热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595010A
公开(公告)日:2005-03-16
申请号:CN200410025771.2
申请日:2004-06-2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玻璃盖板热管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它具有保温材料和外框组成的箱体、在箱体上方设有真空平板玻璃,箱体内设有热管和肋片组成的吸热板,热管的冷凝段与循环水箱相接,循环水箱与贮水箱相接,或者热管的冷凝段直接与贮水箱相接,吸热板置于真空平板玻璃下面。本发明真空玻璃盖板热管平板式热水器不存在结冰、结垢和空气腐蚀问题。真空平板玻璃对太阳辐射是高透明的,而对红外辐射是不透明的,能较好的发射来自于集热器内部的红外辐射,从而对吸热板的辐射热损起到了遏制作用;另外,因热管具有启动快,灵敏度高,工作范围大、传热速度快,集热器和蓄热器之间只有单向热量交换且热水不经过集热管没质量交换,当太阳辐照较低时可减少被加热工质向周围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2747513Y
公开(公告)日:2005-12-21
申请号:CN200420037758.4
申请日:2004-07-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玻璃盖板热管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它具有保温材料和外框组成的箱体、在箱体上方设有真空平板玻璃,箱体内设有并排放置的多个传热板,传热板具有热管,在热管上依次设有集热肋片、隔热块、冷凝肋片,多个传热板的冷凝肋片并排固定在循环水箱内,循环水箱与贮水箱相接。本实用新型不存在结冰、结垢和空气腐蚀问题。真空平板玻璃对太阳辐射是高透明的,而对红外辐射是不透明的,能较好的发射来自于箱体内部的红外辐射,从而对传热板的辐射热损起到了遏制作用;另外,因热管具有启动快,灵敏度高,工作范围大、传热速度快,当太阳辐照较低时可减少被加热工质向周围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204648716U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20162663.3
申请日:2015-03-2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F24J2/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插丝网流型改善型太阳能集热管。它包括入口连接管、波纹管、合金封接环、真空玻璃管、吸热管、固定环、螺栓连接头、锥形分流腔、丝网连接孔、丝网、定位卡套、螺纹孔、超疏水表面涂层、超亲水表面涂层、真空抽气口、定位环肋、出口连接管、选择性吸收涂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吸热管内部布置定位环肋,通过定位环肋与螺栓连接头螺纹连接固定丝网结构;环状丝网结构外表面采用超疏水表面涂层处理,吸热管内部表面采用超亲水表面涂层处理,进而导致换热过程中形成的蒸汽抽吸进丝网内部,冷凝液体挤压至丝网外部,浸润吸热管;形成气液两相流分离,改善集热管内部流动流型,达到强化传热的效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