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864606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1042295.4

    申请日:2023-08-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上述的制备方法包括配置钛酸异丙酯和五氯化铌的混合溶液、将碳布负载的碳片和混合溶液置于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制得碳片/钛铌氧前驱体、洗涤碳片/钛铌氧前驱体并烘干、将碳片/钛铌氧前驱体置于管式炉中通入流过乙醇、丙酮或乙腈任意一种试剂的氩气高温烧结制得CN/Ti2Nb10O29/C负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CN/Ti2Nb10O29/C负极材料相较于传统的石墨和常规碳基底的钛铌氧材料具有更好的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采用水热法和液相高温烧结,制备方法简单方便、易于控制。

    霉菌孢子碳/镍电解水析氢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4440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253955.3

    申请日:2023-0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解水析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霉菌孢子碳/镍电解水析氢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上述的制备方法包括称取醋酸镍溶解于无水乙醇配置混合溶液、将霉菌孢子和混合溶液置于高压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对水热反应后的混合溶液进行离心分离得到霉菌孢子/镍前驱体、将霉菌孢子/镍前驱体置于管式炉中通入惰性气体高温烧结制得霉菌孢子碳/镍电催化剂。本发明制得的霉菌孢子碳/镍电催化剂相较于传统的氧化还原石墨烯/镍电催化剂具有更好的电催化性能和更低的价格;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采用水热法和高温烧结,霉菌孢子来源于发霉的橘子,变废为宝,制备方法简单方便、易于控制。

    电解水析氢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970985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1043319.8

    申请日:2023-08-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解水析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解水析氢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上述的制备方法包括配置钼酸钠和硫代乙酰胺的混合溶液、将碳片和混合溶液置于高压反应釜中水热反应制得碳片/弯曲硫化钼样品、洗涤烘干碳片/弯曲硫化钼样品、将洗涤烘干后的碳片/弯曲硫化钼样品和硼氢化钠粉末置于管式炉中通入惰性气体低温烧结制得碳片/硼掺杂弯曲硫化钼电催化剂。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碳片/硼掺杂弯曲硫化钼电催化剂相较于碳片/弯曲硫化钼和碳布/硫化钼具有更好的电催化性能;同时,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采用水热反应和低温烧结,制备方法简单方便、易于控制。

    微型药品盘点系统及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98579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384156.0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型药品盘点系统及装置,微型药品盘点系统包括个人终端、云端服务器、微型药品盘点终端、称重模块和识别模块,微型药品盘点终端通过接口芯片分别与所述称重模块以及识别模块相连接;微型药品盘点装置包括壳体、称重部件、识别部件和接口部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盘点装置需外接电源、体积大笨重、难操作的难题,其微型体积、便携式、随取随用的优点适应任何操作环境,便于批量实验室化学试剂的数据调取录入,其多功能、兼容性、可网络互通等优点还可以满足各种智能管理系统的模块设计。

    大容量智能化学试剂管理储存系统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94137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384174.9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容量智能化学试剂管理储存系统及装置,装置包括箱体、多功能交互式触摸显示组件、锁组件、功能试剂模块组件、制冷及散热通风系统以及系统控制组件,系统包括处理终端、云端服务器、主控模块、功能模块、触控模块、传感模块以及电源模块。本发明利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近场通讯技术等技术手段实现化学试剂由采购入库、申请领用、使用存放及报废弃用全程智能监控管理。其可以将取用人员、取用时间、取用量等信息自动备份到远程服务器,利用如手机等终端直接查看管理,并在如药品泄漏,药品清空等异常情况时接收多途径提醒警报。

    基于有机电化学晶体管的海洋微生物附着传感器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58270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488916.1

    申请日:2013-10-18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有机电化学晶体管的海洋微生物附着传感器及制备方法。该传感器由衬底(1)、漏电极(2)和源电极(3)、具有微生物探测功能的导电聚合物层(4)、储水池(5)、栅电极(6)组成,漏电极(2)和源电极(3)位于衬底(1)之上,导电聚合物层(4)连接漏电极(2)和源电极(3),储水池(5)位于导电聚合物层(4)之上,栅电极(6)位于储水池(5)内,悬挂于导电聚合物层(4)上方,通过电解液与导电聚合物层(4)连接。制备步骤:对衬底清洗后干燥;在衬底表面制备源电极和漏电极;在源电极和漏电极之间制备导电聚合物探测层;在导电聚合物层表面安装储水池。其结构简单,制备方法也简单,易于制作。

    一种纳米管/粉共混态金属氧化物

    公开(公告)号:CN102718491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210052477.5

    申请日:2012-03-02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管/粉共混态金属氧化物,属纳米材料科学领域。经过表面抛光清洁处理的Ti、Zn、Al、Zr、Ni、Co或其合金薄片,先在电解液中阳极氧化获得规整的纳米管阵列膜;膜层经剥落并清洗干燥后,经机械球磨得到纳米管/粉共混态;材料在球磨前或球磨后通过高温退火,或者直接高能球磨获得符合实际应用的最优晶型。此种纳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综合多形态优势等系列优点;且制备工艺简单,组分比例可控;便于掺杂、负载、敏化改性;可直接分散使用,也可附着于不同基底使用,灵活方便;在光催化、太阳能电池、半导体器件、传感器材料、电池材料及涂料、高分子添加剂等领域均有突出的性能及应用优势。

    酞菁铁与硫掺杂多孔碳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27530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407618.X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nventor: 杨帆 林仕伟 张燕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酞菁铁与硫掺杂多孔碳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硫掺杂多孔碳材料:首先通过球磨工艺将煤沥青、KOH、纳米ZnO混合均匀,将混合物在氮气气氛中煅烧碳化;然后将碳化后的样品在稀盐酸中浸泡,除去纳米ZnO后用蒸馏水彻底清洗、干燥,得到硫掺杂多孔碳材料;S2.酞菁铁与硫掺杂多孔碳复合:将硫掺杂多孔碳材料和酞菁铁加入DMF溶液中,磁力搅拌之后将样品清洗干净并干燥,得到酞菁铁与硫掺杂多孔碳复合催化剂。本发明制得的复合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ORR催化性能和稳定性,将其应用于锌空电池中,电池展现出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