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5182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111381811.7
申请日:2021-11-22
IPC: H01M4/36 , H01M4/58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二次电池用负极活性物质及制备该负极活性物质的方法,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包括:硅‑碳材料复合物,其包括多孔性碳材料、位于所述多孔性碳材料上的硅涂层;金属化合物层,其位于所述硅‑碳材料复合物上,并且包含金属氧化物、金属氮化物或作为它们的混合物的金属化合物;以及碳涂层,其包覆所述硅‑碳材料复合物和位于硅‑碳材料复合物上的金属化合物层。
-
公开(公告)号:CN109904404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811476485.6
申请日:2018-12-04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所提供的是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该负极活性材料的锂二次电池。本发明提供了包括碳基颗粒、位于碳基颗粒上并包括孔的第一碳涂层、位于第一碳涂层的孔和/或无孔表面上的硅涂层以及位于硅涂层上的第二碳涂层的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负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以及含有该负极活性材料的锂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7464933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404925.6
申请日:2017-06-01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M4/587 , H01M10/052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C01B32/205 , C01P2002/72 , H01M4/0404 , H01M4/1393 , H01M4/364 , H01M4/382 , H01M4/587 , H01M4/621 , H01M10/0525 , H01M10/651 , H01M2004/021 , H01M2010/4292 , Y02T10/7011 , H01M10/052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阳极活性材料,其包括由一次颗粒形成的二次颗粒,一次颗粒的平均直径处于5μm至15μm的范围内,二次颗粒的平均直径处于10μm至约25μm的范围内。一次颗粒包括人造石墨,并且二次颗粒的I(110)/I(002)处于约0.0075至0.012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3711387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080027650.9
申请日:2020-04-01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M4/134 , H01M50/531 , H01M4/1395 , H01M10/052 , H01M4/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二次电池及制造该锂二次电池的方法。该锂二次电池包括负极,该负极的特定区域包括未涂覆负极活性物质的未涂覆部分。该锂二次电池包括对在充电和放电期间负极活性物质的体积膨胀引起的劣化具有提高的抵抗性的负极,因此能够表现出高容量和优异的寿命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57713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610445908.2
申请日:2016-06-20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M4/133 , H01M4/36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用负极,其包含: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和与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相比具有相对较低的硬度的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和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满足以下关系式1,并且体积比为1:0.5~2:[关系式1]0.167
-
公开(公告)号:CN106257713A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610445908.2
申请日:2016-06-20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M4/133 , H01M4/36 , H01M4/587 , H01M10/05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H01B1/24 , H01M4/364 , H01M4/587 , H01M4/621 , H01M4/625 , H01M10/05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用负极,其包含: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和与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相比具有相对较低的硬度的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和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满足以下关系式1,并且体积比为1:0.5~2:[关系式1]0.167
-
公开(公告)号:CN107154495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611202739.6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66 , H01M10/0525 , C01B3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如下的锂二次电池,即,上述锂二次电池包括:负极,包含具有平均直径为80nm~150nm的孔隙的组装型人造石墨;以及电解液,在25℃温度下的粘度为5.0cP以下。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可具有优秀的寿命特性、高温保存特性及输出特定。
-
公开(公告)号:CN107154495A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611202739.6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66 , H01M10/0525 , C01B3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H01M2300/0028 , H01M2300/004 , H01M4/583 , H01M4/625 , H01M10/05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如下的锂二次电池,即,上述锂二次电池包括:负极,包含具有平均直径为80nm~150nm的孔隙的组装型人造石墨;以及电解液,在25℃温度下的粘度为5.0cP以下。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可具有优秀的寿命特性、高温保存特性及输出特定。
-
-
公开(公告)号:CN107464933B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1710404925.6
申请日:2017-06-01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M4/587 , H01M10/052 , H01M10/058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