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64933B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1710404925.6
申请日:2017-06-01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M4/587 , H01M10/052 , H01M10/058
-
公开(公告)号:CN109073465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1780029106.6
申请日:2017-03-27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评估二次电池的活性材料的方法,其包括:制备包含核和位于核表面上的壳的活性材料;在集电器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包含该活性材料的活性材料层;获取该活性材料的拉曼光谱并从中计算拉曼R值(ID/IG);获得拉曼R值的频率分布图;通过对频率分布图进行归一化获得概率密度函数;通过从概率密度函数的图中提取指示最大值的拉曼R值(ID/IG)和/或预定宽度来评估该活性材料的壳。
-
公开(公告)号:CN107464933A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10404925.6
申请日:2017-06-01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M4/587 , H01M10/052 , H01M10/05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3 , C01B32/205 , C01P2002/72 , H01M4/0404 , H01M4/1393 , H01M4/364 , H01M4/382 , H01M4/587 , H01M4/621 , H01M10/0525 , H01M10/651 , H01M2004/021 , H01M2010/4292 , Y02T10/7011 , H01M10/052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阳极活性材料,其包括由一次颗粒形成的二次颗粒,一次颗粒的平均直径处于5μm至15μm的范围内,二次颗粒的平均直径处于10μm至约25μm的范围内。一次颗粒包括人造石墨,并且二次颗粒的I(110)/I(002)处于约0.0075至0.012的范围内。
-
公开(公告)号:CN114068924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0889407.4
申请日:2021-08-04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M4/587 , H01M4/136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负极活性物质,其包含第一石墨颗粒和第二石墨颗粒,其中第二石墨颗粒具有与第一石墨颗粒不同的粒径。负极活性物质的颗粒密度相对于振实密度的比值为1.3至1.45。负极的颗粒形变被抑制,从而获得具有改善的长期性能和高能量性能的锂二次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07154495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611202739.6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66 , H01M10/0525 , C01B3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如下的锂二次电池,即,上述锂二次电池包括:负极,包含具有平均直径为80nm~150nm的孔隙的组装型人造石墨;以及电解液,在25℃温度下的粘度为5.0cP以下。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可具有优秀的寿命特性、高温保存特性及输出特定。
-
-
公开(公告)号:CN107154495A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611202739.6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M4/583 , H01M4/62 , H01M10/0566 , H01M10/0525 , C01B32/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H01M10/0525 , H01M10/0569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7 , H01M2300/0028 , H01M2300/004 , H01M4/583 , H01M4/625 , H01M10/05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如下的锂二次电池,即,上述锂二次电池包括:负极,包含具有平均直径为80nm~150nm的孔隙的组装型人造石墨;以及电解液,在25℃温度下的粘度为5.0cP以下。本发明的锂二次电池可具有优秀的寿命特性、高温保存特性及输出特定。
-
公开(公告)号:CN108878773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457764.1
申请日:2018-05-14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M4/133 , H01M4/58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负极,其包括集流体和负极活性材料层,负极活性材料层包括负极活性材料并被形成在集流体上。负极活性材料包括含有人造石墨的芯体和形成在芯体的表面上的壳体,壳体含有无定形碳。负极活性材料层的拉曼R值的平均值处于0.5至0.65的范围内,并且拉曼R值的标准差小于0.22。拉曼R值被定义为D带强度(ID)相对于G带强度(IG)的比率(ID/IG),并且D带和G带从负极活性材料层的拉曼光谱中获得。
-
公开(公告)号:CN106257713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610445908.2
申请日:2016-06-20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IPC: H01M4/133 , H01M4/36 , H01M4/587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用负极,其包含: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和与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相比具有相对较低的硬度的第二负极活性材料;其中所述第一负极活性材料和所述第二负极活性材料满足以下关系式1,并且体积比为1:0.5~2:[关系式1]0.167
-
公开(公告)号:CN10907346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80029106.6
申请日:2017-03-27
Applicant: SK新技术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评估二次电池的活性材料的方法,其包括:制备包含核和位于核表面上的壳的活性材料;在集电器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包含该活性材料的活性材料层;获取该活性材料的拉曼光谱并从中计算拉曼R值(ID/IG);获得拉曼R值的频率分布图;通过对频率分布图进行归一化获得概率密度函数;通过从概率密度函数的图中提取指示最大值的拉曼R值(ID/IG)和/或预定宽度来评估该活性材料的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