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99262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43091.6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重心分析的沉积岩层序顶底鉴定方法、系统及设备,涉及地质、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图像,确定目标图像中各采样区域内各砾石的矢量边界,将任一砾石作为当前砾石,基于当前砾石的矢量边界,确定当前砾石的切面重心;以当前砾石的切面重心为圆心,以第一预设角度为步长,确定当前砾石的多条角度等分线,并确定各角度等分线与当前砾石的矢量边界的交点;基于当前砾石的所有角度等分线与所有交点,确定当前砾石的重力方向;基于待鉴定区域中的所有砾石的重力方向,确定待鉴定区域中的沉积岩样品的层序顶底关系。本申请提高了沉积岩层序顶底关系鉴定的准确性和适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7051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41768.4
申请日:2024-02-01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IPC: G01V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测油气富集性的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其方法包括:获取区域布格重力异常、剩余布格重力异常以及沉积层厚度;求取区域布格重力异常和剩余布格重力异常各自对应的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并基于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识别断裂平面位置;通过对区域布格重力异常和剩余布格重力异常反演得到断裂视深度;根据断裂平面位置、视深度以及沉积层厚度构建断裂影响因子,再利用断裂影响因子预测目标盆地的油气富集信息。本发明创造性地构建了将断裂对沉积盆地油气发育程度的控制关系进行了量化的断裂影响因子,依赖该断裂影响因子实现了沉积盆地富油气凹陷的预测,可为油气勘探、矿产资源勘探以及基础地质研究提供可靠性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354782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111545452.4
申请日:2021-12-16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同位素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分离溶液或固体样品中Co、Zn、Ni同位素的方法及应用,通过两次调整岩石样品溶液pH值,匹配离子色谱淋洗液成分和pH值;第一次调整岩石样品溶液pH值为:岩石样品高压密闭溶矿、蒸干后,加HClO4蒸干、加HNO3蒸至湿盐状、反复加入H2O蒸至湿盐状、再定容,将pH值控制在1.5左右;第二次调整岩石样品溶液pH值为:取pH值控制在1.5左右的岩石样品溶液,稀释,加入高纯氨水,调节pH值至5.3;匹配离子色谱淋洗液成分和pH值为:配制离子色谱淋洗液,并利用高纯氨水将淋洗液pH值调至4.8。本发明减小了主量过渡金属元素Fe等的基体效应,实现了Co、Zn、Ni同位素快速、同时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17537954A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503977.0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IPC: G01K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质冷热台校正的方法,涉及冷热台校正技术领域,包括:通过待校正的冷热台对已知标准熔点的多类分析纯的标准物质和不同浓度的NaCl标准溶液分别进行均一温度和冰点温度测量,并结合已知的标准熔点和标准冰点温度进行线性拟合,获得均一温度和冰点温度校正曲线;确定各类不确定度,包括A类不确定度:测量重复性带来的不确定度和工作曲线拟合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以及B类不确定度:样品条件有关的不确定度和标准溶液配制过程引入的不确定度;分别计算各类不确定度,并各类不确定度计算结果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并确定置信因子以计算扩展不确定度,对冷热台进行校正。该方法考虑到了校正过程中的多类不确定度的因素,校正的结果较为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3866102B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111121681.3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光谱的土壤健康调查监测方法,包括:S1、研究区土样采集及野外光谱测量;S2、光谱数据处理及化学分析测试;S3、航空高光谱遥感数据获取及预处理;S4、土壤健康参数与光谱特征信息提取;S5、土壤健康参数遥感反演模型构建;S6、航空高光谱数据土壤健康参数填图;S7、土壤健康评价。本发明的优点和功效在于:利用高光谱遥感数据反演土壤健康参数,监测范围广,监测速度块,能快速的实现大面积土壤健康调查与动态监测。利用高光谱遥感数据反演土壤健康参数,克服了传统通过采样化学分析难以反应区域土壤健康状况,空间插值结果难以获得精确土壤背景值,评价结果可靠性低等缺点,结果相对精确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2945648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110141376.4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IPC: G01N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体及其环境的测量考察装置,包括考察船本体,所述考察船本体的侧壁设有多个液压杆,多个所述液压杆远离考察船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靠近液压杆的侧壁转动连接有多个第一丝杠和多个蜗杆,每个所述第一丝杠上设有第一丝套,每个所述第一丝套侧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每个所述固定板远离第一丝套的侧壁设有多个取水装置,所述横梁内开设有内室。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固定板和第一丝杠等结构可以使取水装置同时对不同深度的水体进行采集,不需要对不同深度的水体进行反复采集,方便工作人员使用,通过蜗杆和挡板等结构可以保证取水装置取水的纯净性,保证水体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2948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97963.3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水抗污性的评价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待评价区域的多个浅井的包气带的厚度、岩性、地下水位埋深及含水率信息;根据厚度、岩性、水位埋深及含水率信息,分别将包气带的结构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设置厚度、岩性、水位埋深及含水率信息对应的权重;根据地下水位埋深、包气带岩性、含水层厚度和含水层渗透系数及其对应的权重,计算地下水抗污性指数。本发明能够快速地对地下水抗污性等级进行定量的计算和划分。
-
公开(公告)号:CN11388284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111148140.X
申请日:2021-09-29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局域网的地球物理测井实时质量监控装置,包括设置在测井上侧的顶板,所述顶板上固定设置有电机,且所述顶板的下壁上转动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转动贯穿顶板与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座上固定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通过固定机构固定设置在安装座上,且所述螺纹杆上转动套设有套环,所述套环上开设有与螺纹杆对应的螺纹通孔。本发明能够根据测井的深度快速更换不同长度的螺纹杆,大大提高了装置的适应性,且监测仪到达测井内水下后能够自动停止下降,在测井内水位下降时也能自动跟随下降,保证监测仪始终在水下对测井内的水压水质进行监测,避免出现水位下降监测仪露出水面难以进行监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3773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750010.6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IPC: E21B3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保水采煤的注浆封堵方法、注浆站及注浆系统,其中,方法包括:通过对采煤区域进行勘测,确定位于风化带内部的注浆封堵区域;从地表朝向注浆封堵区域施工形成呈梅花式分布的多个注浆孔;采用孔口封闭下行间歇式注浆工艺向注浆孔内注入注浆液,并实时调节包含注浆压力、注浆量以及浆液浓度的注浆参数以控制浆液扩散范围的大小,直至满足注浆结束标准停止注浆;在所述注浆液凝固后,形成用于填补第四系孔隙水和风化裂隙水的垂向补给通道的人工隔水层。本发明在采煤前,在土层很薄甚至缺失区构建人工隔水层以减弱第四系孔隙水与下部风化裂隙水之间的水力联系,抑制第四系孔隙水向下的越流量,避免对地下水位造成太大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203157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165213.9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土壤氦气地球化学勘探的方法,涉及地球化学勘探技术领域。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将氦气地球化学勘探流程化,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不同地区的采样参数,从而查明土壤氦气的分布规律,为氦气资源调查提供很有价值的信息。本发明实施例以未开展过氦气地球化学勘探的晋中盆地为研究区进行土壤氦气地球化学勘探,结果显示,地表土壤中氦气的丰度受到人类活动、水文条件、地貌景观等因素的影响,采样时应尽量远离村镇、大型工地等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区域,同时确定较为理想的采样深度为地表以下1.6m,土壤类型以粘土优先;并最终划定了晋中盆地氦气地球化学异常的区带,为山西省的氦气资源调查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