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2948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97963.3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水抗污性的评价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采集待评价区域的多个浅井的包气带的厚度、岩性、地下水位埋深及含水率信息;根据厚度、岩性、水位埋深及含水率信息,分别将包气带的结构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设置厚度、岩性、水位埋深及含水率信息对应的权重;根据地下水位埋深、包气带岩性、含水层厚度和含水层渗透系数及其对应的权重,计算地下水抗污性指数。本发明能够快速地对地下水抗污性等级进行定量的计算和划分。
-
公开(公告)号:CN116537739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750010.6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IPC: E21B33/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保水采煤的注浆封堵方法、注浆站及注浆系统,其中,方法包括:通过对采煤区域进行勘测,确定位于风化带内部的注浆封堵区域;从地表朝向注浆封堵区域施工形成呈梅花式分布的多个注浆孔;采用孔口封闭下行间歇式注浆工艺向注浆孔内注入注浆液,并实时调节包含注浆压力、注浆量以及浆液浓度的注浆参数以控制浆液扩散范围的大小,直至满足注浆结束标准停止注浆;在所述注浆液凝固后,形成用于填补第四系孔隙水和风化裂隙水的垂向补给通道的人工隔水层。本发明在采煤前,在土层很薄甚至缺失区构建人工隔水层以减弱第四系孔隙水与下部风化裂隙水之间的水力联系,抑制第四系孔隙水向下的越流量,避免对地下水位造成太大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24208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114625.4
申请日:2024-01-26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IPC: E21C4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保水采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水下限高开采的保水采煤方法及系统,包括:S100、将待开采井田划分为n个面积相等的区域,获取每个区域的煤层厚度、裂采比和煤层埋藏深度,基于所述每个区域的煤层厚度、裂采比和煤层埋藏深度,计算得到每个区域的安全煤岩柱保护层厚度;所述n小于等于50;S200、将所述每个区域的安全煤岩柱保护层厚度输入预先建立的网络分析模型中,获取待开采井田中需要限高的区域和所述需要限高的区域的可采的煤层厚度。其保水效果好、资源产出率高且产能影响程度小。
-
公开(公告)号:CN114625999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190670.9
申请日:2022-02-28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旱内陆盆地地下水资源补给量的计算方法,在预选地区设置多个勘探点,获取地区的地质结构组成与水文地质条件;构建地区地质结构模型;基于地区地质结构模型,平原区空间含水层渗透系数、含水层给水度对地区进行分区;借助于原位监测试验方式,采集监测点地表水径流量,基于径流量获取地下水的入渗补给量;借助于统计学方式,建立入渗补给量与径流量的函数曲线,获取入渗补给量的预测公式;基于入渗补给量的预测公式与水文地质条件,对地区的地下水的入渗补给量进行年度入渗量预测。本方法解决了干旱内陆盆地地下水资源补给量计算不精确、计算难、地下水资源管理难、配置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64881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65626.X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IPC: G06F30/20 , G06Q50/02 , G06F111/10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煤层开采对地下水影响的预测评价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S1、针对地下水数值模型,设置地下水流模拟期间的时间范围、空间范围和计算网格以及模拟期间各源汇项和边界条件;S2、根据采煤方案、排水方案和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以及煤层顶底板岩石不同岩性岩石在应变不同阶段的渗透系数,在地下水数值模型中设定相应的参数;S3、运行地下水数值模型,得到模拟区不同时间步的地下水动态参数;S4、根据得到的模拟区每一时间步的地下水动态参数和预先设定的每一类型的地下水动态参数所对应的阈值范围,评估该时间步所对应的矿井涌水对地下水流场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05726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723817.0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IPC: G06F30/28 , G06F8/30 , G01N33/18 , G01N1/14 , G01F23/00 , G01F1/0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力层析扫描的含水层NAPLs污染物探测方法,基于水力层析扫描的含水层NAPLs污染物探测方法包括:在探测区域布置若干抽水井和观测井,通过对抽水井施加刺激的同时记录观测井中水位变化;利用连续线性估计算法对采集的观测井响应信息进行反演,刻画含水层中水力参数分布;建立弥散系数与渗透系数的关系D=αkn计算对流弥散控制方程得到NAPLs污染物浓度,刻画含水层中NAPLs污染物分布情况。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水力层析扫描的含水层NAPLs污染物探测方法能够准确有效的探测含水层中NAPLs污染物分布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6628990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97958.2
申请日:2023-05-25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IPC: G06F30/20 , G06T17/05 , G06Q50/06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污染物在土中运移的模型试验方法,包括步骤:根据待分析区的水文地质资料,建立三维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中包括有地下水位置和流向以及污染源信息;将水文地质概念模型进行分层,分层包括含水层,根据含水层的岩性以及孔隙水分布将含水层划分为两个以上的含水岩组;分别赋予不同的渗透系数至两个以上模拟层中对应的各富水区的多个网格;采用基于叶氏逐次线性估计的水力层析扫描法,进行污染运移演化分析和对比,形成待分析区内地下水污染物运移规律。本发明考虑含水层的非均质性对污染物的不同演化影响,利于污染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1791020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647249.7
申请日:2023-12-04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IPC: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50/02 , G06F113/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值模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区煤层开采对地下水流场影响的评价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S1、建立指定矿区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S2、利用Visual MODFLOW软件,根据预先建立的指定矿区的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建立数值模型;S3、采用指定矿区的实际观测数据,识别验证所述数值模型,得到已识别验证的数值模型;S4、利用已验证的数值模型,进行煤层开采对地下水流场影响的预测,得到预测结果;S5、基于所述预测结果,对指定矿区煤层开采对地下水流场的影响进行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689320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723608.6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含水层污染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电阻率层析扫描的含水层有机污染物刻画方法,包括:对污染区域布设探测电极监测点,控制电极放电并进行电极电势响应的监测;对采集的电势响应数据进行反演,刻画区域的有机污染物分布情况。本发明通过首先对污染区域布设探测若干电极监测点,通过控制某电极放电的同时监测其他电极的电势响应。采用连续线性估计算法对采集的电势响应数据进行反演,结合电阻率与有机物浓度的关系,得到区域的相对浓度分布,进而快速刻画区域的有机污染物分布情况。本发明的基于电阻率层析扫描的含水层有机污染物刻画方法能够快速有效的探测含水层中有机污染物分布情况。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