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果泥机的锁定组合件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30350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10872066.9

    申请日:2023-07-17

    发明人: 纳森·莱伊尔

    IPC分类号: A23G9/08 A23G9/22

    摘要: 微果泥机具有锁定组合件,所述锁定组合件用于将容器锁定到所述机器上的耦合件,从而防止所述容器在处理期间旋转出所述耦合件。所述锁定组合件包含所述容器上的至少一个突起,所述至少一个突起配置成当所述容器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时可滑动地接合所述耦合件的内表面上的狭槽。所述耦合件具有可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的夹片,在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夹片防止所述容器在逆时针方向上旋转,在所述第二位置中所述夹片允许所述容器在所述逆时针方向上旋转。所述夹片朝向所述第二位置偏斜。按下所述耦合件上的按钮将所述夹片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用于制作液体和半液体产品的机器

    公开(公告)号:CN109463523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1811008359.8

    申请日:2018-08-31

    摘要: 用于制作液体或半液体产品的机器,包括:框架;用于用主要热交换器流体执行至少一个热力学循环的热力系统,其包括压缩机、第一热交换器和减压元件,其均受到主要热交换器流体的循环影响;电动机,装配有能绕垂直轴线转动的驱动轴;至少一个生产单元,包括提供限定用于制作冰淇淋产品的处理腔室的空腔的第一处理容器;能插入第一处理容器中的搅拌器;提供空腔的第二容器,该空腔定形成可转动地容纳第一容器,并且相对于框架固定;通道,用于与第二容器相关联的主要热交换器流体循环,并且为热力系统限定第二交换器,主要热交换器流体在其中循环;在第一处理器容器和驱动轴之间的联接装置,以允许联接并且由此允许运动从电动机传递至第一处理容器。

    食物处理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313365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0052731.6

    申请日:2020-01-17

    发明人: 张豪 李晶 安楠楠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物处理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其中,食物处理设备包括:多个超声波发生装置,超声波发生装置适于发出超声波;控制装置,与多个超声波发生装置相连接,并对多个超声波发生装置分别控制。本发明提供的食物处理设备,能够快速释放食物内部的营养物质和风味物质,从而实现食物的低温萃取。同时通过多个超声波发生装置的设置,一方面多个超声波发生装置可以发出多道超声波共同处理食物,能够进一步加快食物内部的营养物质和风味物质的释放;再一方面多个超声波发生装置可以同时发出不同频率的超声波,不同频率的超声波适用于不同种类的食物处理,能够使食物处理设备适用范围更广。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冰棒机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955590A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2010824307.9

    申请日:2020-08-17

    申请人: 常州大学

    IPC分类号: A23G9/08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制冰棒的家用电器,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多功能冰棒机,包括:左壳体、左制冷组件、右壳体、右制冷组件、左夹持导热板、右夹持导热板,以及自动夹紧机构,左夹持导热板和右夹持导热板对置,自动夹紧机构配置在左夹持导热板的第一侧板和右夹持导热板的第二侧板之间,本发明采用半导体制冷原理,制作冰棒的过程不依赖冰箱且制冰快速,一般五至十分钟即可完成一次制作过程;采用独特的制冷腔结构使得冰棒模具与冰棒机完全分离,便于操作与清洗;采用在左夹持导热板和右夹持导热板之间配置自动夹紧机构能够自动适应不用规格的冰棒模具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并可提高热交换率,实现对冰棒的高效、快速制取。

    一种直冷缸及其食品制作机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449163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93656.2

    申请日:2020-04-15

    发明人: 黎永雄

    IPC分类号: A23G9/08 A47J31/50 A47J31/54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直冷缸及其食品制作机,所述直冷缸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中设置有用于装载食品的容置腔,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内管的外侧,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通过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外管和所述内管设置有热交换腔,所述外管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导气管和第二导气管,实现了制冷源或制热源进入到所述热交换腔内,制冷源或制热源在所述热交换腔内与所述内管发生热交换,大大增加了热交换的接触面积,提高了热交换的效率;同时,所述第一导气管用于制冷源输入或制热源输出,由于制冷源输入时可能会在所述第一导气管处残留冷冻油,本实施例为通过气流方向的转换将残留的冷冻油从所述第一导气管处排出提供了结构基础,有效延长了设备维护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