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多管程绕管式换热器的高效换热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24035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895014.8

    申请日:2024-07-05

    摘要: 本发明提供用于多管程绕管式换热器的高效换热控制方法,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建立换热器三维模型,包括管道、翅片、壳体部件;根据换热器三维模型,对换热器在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物理现象进行模拟分析,以得到模拟结果;根据模拟结果,分析换热器内部的温度场、压力场和流场分布,以识别关键区域,并根据关键区域确定最终的监测点;通过安装在最终的监测点上的传感器,实时监测并获取各个监测点的数据,数据包括温度、压力和流量;对各个监测点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当前监测点的数量和位置是否反映换热器的运行状态,以得到判断结果。本发明能够更准确地找到影响换热效率的关键点。

    内嵌式自供热的医疗垃圾热解气化燃烧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076694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210626559.X

    申请日:2022-06-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嵌式自供热的医疗垃圾热解气化燃烧方法,该方法是将粉碎后的医疗垃圾通过螺旋送料机送至自供热热解室,预热的燃料和助燃气在若干个内嵌式燃烧加热管中燃烧,医疗垃圾在850℃~1500℃、无氧条件下热解,获得可燃性混合气体;可燃性混合气体一部分直接回流至内嵌式燃烧加热管中作为燃气使用,另一部分回流至螺旋送料机内对医疗垃圾预热干燥;燃烧产生的高温尾气用于预热燃料和助燃气,换热后烟气通到急冷箱中迅速冷却,避免气体中二噁英类等有害物的产生,降低其毒性;再经过湿式电滤除尘,去除尾气中滞留的细微粉尘和烟气中多种污染物质达到排放标准后将其正常排放;本发明不仅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而且还提高经济效益。

    一种多通道换热结构、热交换部件及具有换热需求的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54872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05281.7

    申请日:2024-05-15

    申请人: 清华大学

    发明人: 任静 夜毅 李雪英

    摘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通道换热结构、热交换部件及具有换热需求的设备。多通道换热结构设有换热通道;换热通道包括多个并排设置且相互独立的折转冲击通道,折转冲击通道的两端分别设有入口和出口,折转冲击通道包括与入口及出口相连通的至少一个折转段和至少一个冲击段,折转段相对于入口的法线倾斜设置并相对于冲击段倾斜设置;沿折转冲击通道的延伸方向,折转段与冲击段依次交替设置且相互连通。本方案可以提高热交换部件的换热能力;且可通过流动方向上的扩展和折转冲击通道组合方向上的扩展,来扩大换热范围以满足换热区域的换热需求,适合设置成扁平状结构,适用于热交换区域较为扁平的设备。

    一种超声波缠绕管换热器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6365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47104.5

    申请日:2024-05-23

    发明人: 梁莺

    IPC分类号: F28D7/00 F28F1/00 F28G7/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波缠绕管换热器,包括换热器组件,换热器组件设有两个且两者之间通过过渡段对接,过渡段包括平行设置的管板a、管板b,管板a、管板b均为圆形且两者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轴向贯穿的流道,过渡段的外侧沿圆周径向的安装有多个换能器;换热器组件包括圆筒状的壳体和多个传热管,传热管位于壳体的内腔且连接于壳体的两端之间,壳体的中部设有轴向的中心管,传热管在中部沿中心管螺旋缠绕的缠绕部,壳体的两端侧面分别设有与内腔连通的冷侧介质接口,两个换热器组件的相邻两个冷侧介质接口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本发明为两段式的缠绕管换热器,在两端过度处利用超声波产生震荡强化管内介质的流动,避免产生结晶、凝结。

    一种压缩气体冷冻式干燥机换热除水的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375563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1910725754.6

    申请日:2019-08-07

    发明人: 廖志远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气体冷冻式干燥机换热除水的结构,可以改善现有设备结构不紧凑、气水分离效果不好、容易冰堵、压缩气体进出压差大的问题。包括有竖直设置的第一管,及设于第一管内的第二管,所述第二管底部不接触第一管底部,第一管与第二管之间形成气液分离腔,所述气液分离腔底部形成集液腔,所述第二管中设有制冷腔,所述制冷腔分别设有制冷源出口及制冷源进口,所述制冷腔连通气体进口,还包括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第三管,所述第三管一端连通外界作为气体出口,另一端连通集液腔上部,气体从气体进口进入,经制冷腔冷却、经气液分离腔气水分离后,析出冷凝液,冷凝液流至集液腔,气体通过第三管从气体出口排出。

    一种多介质混合换热器结构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42857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41304.X

    申请日:2024-05-22

    IPC分类号: F28D7/00 F28D7/16 F28F9/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介质混合换热器结构,涉及船舶动力装置设计技术领域,包括:管壳,其内设有相互隔离的蒸汽换热区和淡水换热区,蒸汽换热区和淡水换热区沿管壳的径向并联设置,淡水换热区包括至少两个沿管壳的轴向分段串联设置且隔离的淡水换热分区,蒸汽换热区和淡水换热分区内均设有多个沿管壳径向间隔布置的换热管;多个工质通道,每个工质通道的进口和出口均设置在管壳的侧面,每个工质通道对应地与蒸汽换热区或淡水换热分区中的一个连通;冷却水通道,冷却水通道的进口和出口分别设置在管壳的两端,冷却水通道与蒸汽换热区和淡水换热分区连通。本申请可降低系统布置难度,节省空间,且可减少通海高压边界,提高安全性并减少海水腐蚀风险。

    用于多管程绕管式换热器的高效换热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2403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895014.8

    申请日:2024-07-05

    摘要: 本发明提供用于多管程绕管式换热器的高效换热控制方法,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建立换热器三维模型,包括管道、翅片、壳体部件;根据换热器三维模型,对换热器在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物理现象进行模拟分析,以得到模拟结果;根据模拟结果,分析换热器内部的温度场、压力场和流场分布,以识别关键区域,并根据关键区域确定最终的监测点;通过安装在最终的监测点上的传感器,实时监测并获取各个监测点的数据,数据包括温度、压力和流量;对各个监测点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当前监测点的数量和位置是否反映换热器的运行状态,以得到判断结果。本发明能够更准确地找到影响换热效率的关键点。

    一种气体干燥机的换热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440611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1910674697.3

    申请日:2019-07-25

    发明人: 廖志远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干燥机的换热结构,包括有竖直设置的第一管及套在第一管外侧的第二管,所述第一管内腔中设有一根以上的第三管,所述第一管与所述第二管其顶部及底部均封口,所述第一管内腔上部封口形成位于上方的第一内腔与位于下方的第二内腔,在封口上下方分别设有气体出口与气体进口,所述第三管一端与第一内腔连通,另一端连通与第二内腔的下部,所述第一管外壁与所述第二管内壁之间形成第三内腔,所述第三内腔设有供冷剂进出的冷剂进口及冷剂出口,所述第二内腔底部连通有液体出口。本发明结构紧凑、减少冰堵现象、工艺简单、成本低、换热效果好、冷量利用率高、气液分离效果好。

    一种传热系数可控的换热器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9193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40260.4

    申请日:2024-04-12

    IPC分类号: F28D7/00 F28F1/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热系数可控的换热器及使用方法,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所述换热器包括柔性内芯软管,扭转固定装置,外接嘴,外接软管,金属外壳体,可通过扭转固定装置将柔性内芯软管扭转不同角度来改变流道螺旋度,控制液体互相碰撞强弱,改变换热介质的湍动程度,同时改变流道壁面厚度,使壁面温度梯度和热阻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柔性内芯软管内外换热系数改变,达到控制换热器流道总传热系数大小的目的。使用时在需要更大传热系数时增大扭转角度,在需要更小传热系数时减小扭转角度,主动根据生产中物料实际所需的换热速率调整换热器流道传热系数,从而满足生产中的不同生产工况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