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4083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310569182.3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北电力大学
Inventor: 陈钦磊 , 张丽 , 李书勇 , 李胜男 , 郭琦 , 邢超 , 涂亮 , 陈勇 , 黄立滨 , 戴云航 , 朱益华 , 李俊鹏 , 林雪华 , 贾科 , 廖梦君 , 罗超 , 刘志江 , 邓丽君 , 苏明章
IPC: G05F1/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灵活控制方法、系统及设备。本发明根据并网逆变器直流母线上的直流电压和直流母线电压参考值的偏差确定直流母线电压偏差标志位的值;采用改进的MPPT控制算法进行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的控制;其中改进的MPPT控制算法以修正后的步长来改变Boost电路的开关器件的占空比,所述修正后的步长通过将直流母线电压偏差标志位的值作为修正系数对MPPT控制算法中的固定步长进行修正得到。本发明可以自动根据功率平衡情况调节光伏发电系统出力,无需增加额外装置,仅需对现有的MPPT控制方法进行一些改动,实现难度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5036959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857507.3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换流站交流出线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交流站控及单元控制层;交流站控采集换流站的交流母线中的每一回交流出线的三相电流,判断三相电流是否大于过负荷定值,三相电流大于过负荷定值时,确定是否存在交流母线的任一回交流出线的三相电流小于该回交流出线对应的低负荷定值,存在三相电流小于对应的低电荷定值的交流出线时,判断小于低负荷定值的三相电流及大于过负荷定值的三相电流的存续时间是否大于第一阈值,大于第一阈值时,下发过负荷限功率指令至单元控制层;单元控制层对换流站的直流功率上限值及直流功率参考值进行调整,以降低大于过负荷定值的三相电流。可见,本申请可以维持柔性直流输电换流站的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472222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606842.1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晶闸管的补脉冲控制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对直流电流测量值、开路试验标志位、解锁状态标志位进行补脉冲使能判断逻辑,并在满足补脉冲使能条件时生成补脉冲使能标志位发送给阀基电子设备,所述阀基电子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补脉冲使能标志位、每一单阀的触发控制信号以及所述解锁状态标志位,对每一单阀进行补脉冲触发逻辑判断,以判断每一单阀是否满足补脉冲触发条件,并在任一单阀满足补脉冲触发条件时,对该单阀发出补脉冲,其能更加可靠地判断需要对光控晶闸管补脉冲的起始时刻,不仅能解决解锁期间的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电流无法建立的问题,还能解决非解锁期间的其他工况下直流电流长时间无法建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04683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19532.2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直流电压测量异常检测方法,通过对检测极的阀组运行方式进行判断后实现阀组电压的获取,同时采集检测极的各个电压测点的电压值,并根据实际电压测点的布置情况进行比较判断,确定各个电压测点的异常情况,根据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实际结构,通过测点替换的方式解决电压测点测量异常的问题,解决了现有技术主要聚焦常规直流电压测量异常故障定位方法、快速诊断方法,并不适用于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单一测量异常的检测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20019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19512.5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19/16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柔性直流背靠背系统直流电压测量异常检测方法,通过采集两端换流器的正极直流电压测点以及负极直流电压测点测量得到的电压,并将单端正极直流电压测点以及负极直流电压测点测量的电压之和的绝对值,与两端正极直流电压测点测量的电压之差的绝对值或两端负极直流电压测点测量的电压之差的绝对值进行电压值的大小比较,将电压值小的对应电压与预设直流电压测量异常检测阈值进行滞回比较,将满足滞回比较条件的对应端的正极直流电压测点或负极直流电压测点进行测量异常标记,解决了现有技术主要聚焦常规直流电压测量异常故障定位方法、快速诊断方法,并不适用于柔性直流背靠背系统的单一测量异常的检测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472222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606842.1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晶闸管的补脉冲控制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对直流电流测量值、开路试验标志位、解锁状态标志位进行补脉冲使能判断逻辑,并在满足补脉冲使能条件时生成补脉冲使能标志位发送给阀基电子设备,所述阀基电子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补脉冲使能标志位、每一单阀的触发控制信号以及所述解锁状态标志位,对每一单阀进行补脉冲触发逻辑判断,以判断每一单阀是否满足补脉冲触发条件,并在任一单阀满足补脉冲触发条件时,对该单阀发出补脉冲,其能更加可靠地判断需要对光控晶闸管补脉冲的起始时刻,不仅能解决解锁期间的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电流无法建立的问题,还能解决非解锁期间的其他工况下直流电流长时间无法建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054551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010960391.7
申请日:2020-09-14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混合两端直流输电系统及其外特性测试方法,本申请一方面针对LCC,采用保持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电容电压,逐步提高或者降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直流电压参考值的方式,实时观察电网换相换流器的相应的电气量;另一方面针对MMC,采用逐步提高或者降低电网换相换流器的触发角参考值,并实时观察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相应的信号的方式,完成对混合两端直流输电系统的外特性的测试,解决现有技术难以测试一端采用LCC另一端采用MMC的混合两端直流输电系统外特性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880507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453112.8
申请日:2020-05-25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流故障穿越特性在线调试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步骤:根据测试参数修改紧凑型模块化直流控制保护仿真装置的控制保护程序,以提供测试参数在线修改调试接口,并将新的控制保护程序下载至紧凑型模块化直流控制保护仿真装置中,将直流系统调试至试验初态;通过测试参数在线修改调试接口将测试参数修改为第一组测试参数,并设置交流故障,以进行第一个试验;判断是否已经完成所有测试参数的试验,若是,则结束试验;若否,则将测试参数修改为下一组测试参数,并在此时状态为试验初态后进行下一个试验。本发明能实现交流故障穿越相关控制参数的在线调试试验,提高试验效率,有效减少试验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1859700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43548.0
申请日:2020-07-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流输电工程光测量的闭环仿真系统,包括:实时数字仿真器、光测量仿真接口、合并单元和控制保护装置;实时数字仿真器模拟出直流输电工程光测量的多路电气量信号,将多路电气量信号通过仿真通讯协议输出至光测量仿真接口;光测量仿真接口将仿真通讯协议转换成光测量直流输电工程实际使用的通讯协议;合并单元对多路电气量信号进行合并和同步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电气量信号输出至控制保护装置;控制保护装置接收合并单元发送的电气量信号。本发明实现了直流输电工程光测量高速采样环节的精确模拟,可输出高采样频率的电气量至工程用的光学互感器合并单元,满足直流工程快速保护测试需求,实现方法简单,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8112952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26726.0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汤雨葭 , 奚鑫泽 , 胡云 , 邢超 , 郭琦 , 马遵 , 涂亮 , 李胜男 , 黄立滨 , 许守东 , 李书勇 , 覃日升 , 朱益华 , 李俊鹏 , 郭海平 , 戴云航 , 罗超 , 和鹏 , 曾冠铭 , 何鑫 , 卢远宏 , 邓灿 , 陈钦磊 , 孟贤 , 苏明章 , 马红升 , 郭天宇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RT‑LAB的风电场低穿硬件在环测试方法和装置,属于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测试技术领域。该方法基于RT‑LAB实时仿真平台,搭建与风电场的真实场景相同的仿真模型;根据仿真模型中仿真器和被测控制器的对应输入输出关系进行接线;根据RT‑LAB规则对仿真模型进行实时化,建立RT‑LAB工程;进行通道测试,确保仿真器和控制器之间的通道正常;按照低穿测试要求进行低电压穿越测试,获取测试结果。本发明采用硬件在环仿真的测试方法,以仿真模型替代了实际设备或环境,可开展极限测试、故障测试及在实际的环境下费用高昂或不能开展的测试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