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9063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11073223.1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臻 , 刘胜春 , 陈兵 , 李奥森 , 张暕 , 刘龙 , 司佳钧 , 张昭 , 齐翼 , 刘鹏 , 李冬青 , 顾建 , 张雪松 , 牛海军 , 刘绪良 , 孙娜 , 朱姣 , 林冬阳 , 范舟
Abstract: 一种应力转移导线,其包括:具有预拉应力的绞制钢芯、以及绞制于所述绞制钢芯外表面上具有转移压应力的铝导线层;所述绞制钢芯和铝导线层的绞制方向遵循相邻相反的原则且两端相互固定。所述铝导线层包括型线结构层、以及绞制于所述型线结构层上的圆线层。本发明采用应力转移技术,在导线生产过程中将本应由导体部分承担的应力部分或者全部转移至绞制钢芯上,从而达到减小铝导线层应力以提升导线平均运行张力的目的。同时该导线由于应力转移改变了导线综合线膨胀系数、弹性模量具有良好的温度弧垂特性,因此本发明是一种运行张力大、高温特性优良的增容导线。
-
公开(公告)号:CN116258053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111498348.4
申请日:2021-12-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F30/17 , G06N3/0499 , H02G7/1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防振锤参数的优化方法及新型防振锤,包括:获取新型防振锤的设计参数,并基于设计参数结合预先训练好的固有频率预估模型,得到所述新型防振锤的固有频率;将设计参数和所述固有频率输入到预先构建的新型防振锤优化模型,得到所述新型防振锤的最优质量值;由最优质量值对应的设计参数优化所述新型防振锤;其中,固有频率预估模型是基于防振锤历史的设计参数和固有频率作为样本采用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所述新型防振锤优化模型是以质量最小为目标,以固有频率满足风频范围为约束构建的。本发明采用预先构建的新型防振锤优化模型,进而得到新型防振锤的最优质量值,通过减轻防振锤的重量,减小了防振锤对导线的磨损。
-
公开(公告)号:CN112580227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0926185.1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平减振器及水平减振器中阻尼液介质质量的确定方法,该减振器包括减振器、矩形支架和减振器支撑,所述减振器和所述矩形支架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减振器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轴向和垂直于所述外壳的轴向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矩形支架内侧连接的外置连接件。该减振器内部封装了两种耗能结构:即阻尼液介质耗能结构和电涡流耗能结构,这两套耗能结构均能耗散水平的风振能量。因此,本发明专利的这两套耗能系统均可以有效的降低档距内大跨越导线的水平风振。
-
公开(公告)号:CN112417610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1910782931.4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30/27 , G06N3/04 , G06N3/08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02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铝合金单丝的磨损评估方法和系统及优化方法和系统,所述磨损评估方法包括:基于预先构建的有限元模型获取训练数据,并基于所述训练数据训练预先构建的BP神经网络模型,获得BP神经网络模型的响应面函数映射关系;基于所述BP神经网络模型的响应面函数映射关系计算多个铝合金单丝磨损极限状态函数值;利用蒙特卡罗方法产生相应分布的一组随机数,代入BP神经网络模型的响应面函数进行仿真计算得到铝合金单丝磨损极限状态函数值;对当前所有的铝合金单丝磨损极限状态函数值作概率分析,求出满足允许误差条件的磨损可靠度。本发明缩短了评估铝合金单丝磨损情况的计算周期,适用于工程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865766B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610204573.5
申请日:2016-04-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滞回特性模型预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承载装置,用于放置被测器件;加载装置,用于对被测器件施加载荷;载荷力测量装置,与加载装置相连接,用于测量加载装置对被测器件施加的载荷;位移测量装置,与被测器件相连接,用于测量被测器件在载荷作用下移动的位移。数据处理装置用于接收力测量装置测量的载荷及位移测量装置测量的位移,以及根据载荷和位移确定被测器件的滞回特性模型。本发明中的管母滑动金具滞回特性预测模型可以准确预测管母滑动金具的滞回特性。该预测模型可用于有管母线滑动金具相连的变电站互联高压电气设备的抗震及动力特性计算中,为准确计算变电站互联高压电气设备的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0164620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810150391.3
申请日:2018-02-1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截面绞合型导线,所述导线包括:同轴心设置的加强芯和由半硬铝绞线层组成的导体,所述加强芯由多股股线绞合而成,所述股线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股线;所述半硬铝绞线层为由半硬铝单线绞合而成的多层结构。本发明提供的采用的导线,具备强度高、耐腐蚀、载流量大、线膨胀系数小、弧垂小、重量轻等特点,能够满足架空输电领域节能、环保的更高要求;同时半硬铝绞线层采用了半硬铝,导电率相较于普通硬铝线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与硬铝单丝的电阻率相比,提高了约3%,有效地降低了输电损耗,从而对建设智能电网、实现“清洁替代”、促进节能环保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865956B
公开(公告)日:2019-08-13
申请号:CN201610204516.7
申请日:2016-04-0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N3/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母支撑伸缩线夹滞回特性模型预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承载装置,用于放置管母支撑伸缩线夹;加载装置,用于对管母支撑伸缩线夹施加载荷;参数测量装置,与加载装置和承载装置相连接,用于测量加载装置对管母支撑伸缩线夹施加的载荷,以及管母支撑伸缩线夹在载荷作用下移动的位移;数据处理装置,与参数测量装置相连接,用于接收参数测量装置对管母支撑伸缩线夹施加的载荷,以及管母支撑伸缩线夹在载荷作用下移动的位移,以及根据载荷和位移确定管母支撑伸缩线夹的滞回特性模型。本发明通过对管母支撑伸缩线夹反复施加载荷力,以构建管母支撑伸缩线夹的滞回模型,以便更好地研究管母支撑伸缩线夹连接互联设备的抗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709856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210158027.4
申请日:2012-05-21
IPC: H02G7/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特高压输电线路用十字形联板,属于电力金具技术领域。十字形联板用于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解决了特高压输电线路用联板在承受导线重量和水平风力时的受力不平衡问题,同时联板利用八根子导线的自身屏蔽功能改善第一片绝缘子的电场分布,缩短金具串长度约1m,对于双回路铁塔可降低铁塔高度约3m。联板包括成十字形分布的大板和小板,十字形联板的四个直角处通过角钢和螺栓进行紧固,八个悬垂线夹的挂孔均匀分布在大板上,绝缘子串与悬垂联板的连接孔有两个,分别位于小板的两端,十字联板中绝缘子的挂孔位于导线分裂圆的内部,两个挂孔连线与导线平行。十字形联板结构简单,性能稳定,能够显著降低投资,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1741039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236876.5
申请日:2009-11-0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G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架空输电线路间隔棒的回转线夹,具有线夹支撑本体、和转动线夹本体,线夹支撑本体固定连接在间隔棒本体上,转动线夹本体包括半圆弧形的第一线夹夹头、半圆弧形的第二线夹夹头、两个圆弧形的第一回转杆和两个直线形的第二回转杆;第二回转杆以自身对称中心为轴做圆周转动,通过所述固定运动轨迹的四杆机构实现线夹夹头夹持导线,并以导线中心为轴实现自由转动。该回转线夹设计中摒弃了以前回转夹头通过滑动实现回转的设计思路,解决了滑动方式使夹头回转容易出现夹头转动不连续和不顺畅现象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921246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311430936.3
申请日:2023-10-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加应力的防振锤及预加应力的确定方法及系统,包括:间隙型钢绞线、装配整体式锤头和锚固夹具;间隙型钢绞线从内到外包括中心层圆线、中间层型线和外层圆线;中心层圆线与中间层型线之间设置间隙,间隙填充润滑脂,降低了中心层圆线与中间层型线间的摩擦阻力,便于对中心层圆线预加应力;中间层型线为拱体结构,拱体结构增大了对圆心惯性矩,使得钢绞线抗弯刚度增强;中心层圆线两端连接装配整体式锤头,锚固夹具装配在装配整体式锤头背离中心层圆线一端的中空部分,用于夹持预加目标应力的中心层圆线,冲击荷载产生的拉应力会首先抵消预加应力后外层圆线与中间层股线之间形成的拉应力,能够使得钢绞线的弯曲刚度增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