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36903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559745.3
申请日:2020-12-25
申请人: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岛微网能量优化调度方法,包括:以海岛经济性为目标,构建海岛微网能量优化调度模型;根据海洋能发电及海岛负荷特性,制定日前调度计划;将所述日前调度计划与日内实时滚动计算结果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及日内实时流动计算结果修正日前调度计划,获取当日海岛微网能量调度优化方案。解决现有的微网能量优化调度方法并不适用于海岛微网系统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599232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810255434.4
申请日:2018-03-27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
发明人: 董瑞彪 , 李国华 , 阴昌华 , 陈志彬 , 刘永笑 , 金阳 , 药炜 , 杨晟 , 孙瑾 , 张翔 , 任健铭 , 闫志乾 , 李晓霞 , 王萍 , 蒋红音 , 吴鸣 , 孙丽敬 , 赵婷
摘要: 一种虚拟同步发电机的风光储能量交换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根据电网调度需求和分布式系统的功率输出确定偏差功率;基于能量交换机的控制策略补充所述偏差功率;其中所述能量交换机的控制策略包括:分布式系统和集中储能系统控制策略。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实用性强,可用于不同分布式能源组合的微网系统中,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实现对大电网的有功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6899035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710153761.4
申请日:2017-03-15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H02J3/3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逆变系统参与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效能的评估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采集相关参数;根据采集的相关参数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逆变系统参与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效能评估指标的综合权重向量,采用模糊评价法确定逆变系统参与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效能评估指标的评价值;根据逆变系统参与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效能评估指标的评价值确定逆变系统参与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效能的评估等级。本发明基于分布式逆变系统发电及运行特点,从结构性指标、电能质量指标以及经济性指标提出了评价接入高密度分布式逆变系统后对配电网效能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实现高密度分布式逆变系统参与并网后配电网运行效能的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2688349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489501.2
申请日:2020-12-16
申请人: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源网荷储互动系统的通用控制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模拟输入输出单元、数字输入输出单元、DSP控制保护单元、ARM通信管理单元;DSP控制保护单元包括DSP模块和FPGA模块;模拟输入输出单元包括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输入模块用于采集第一采集信号;FPGA模块对第一采集信号进行预处理,获取第一指令信息;第一指令信息经由FPGA模块发送至输出模块;数字输入输出单元包括开入接口和开出接口;开入接口用于采集第二采集信号;FPGA模块对第二采集信号进行预处理,然而将经过预处理后的第二采集信号发送至DSP模块进行逻辑运算,生成第二指令信息;ARM通信管理单元用于上位机和DSP控制保护单元的FPGA模块进行通信。
-
公开(公告)号:CN112630658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216399.9
申请日:2020-11-04
申请人: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1R31/367 , G01R31/392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寿命损耗评估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蓄电池的初始最大可用容量、初始荷电状态和计算周期内各时段的充放电功率的运行数据;从计算周期内的初始时段开始依次选择各时段,依次计算各时段的荷电状态、蓄电池最大可用容量和循环累积使用寿命,直到得到计算周期内最后一个时段的所述蓄电池的循环累积使用寿命;对各个时段的所述蓄电池的循环累积使用寿命进行累加,得到所述在计算周期内的历史循环累积使用寿命,作为蓄电池寿命损耗的评估结果情况。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对蓄电池充放电过程引发的电池老化特性以及蓄电池寿命的折损特性,提高了蓄电池寿命损耗评估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448391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910830632.3
申请日:2019-09-02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H02J3/01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时限过电流继电保护调控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APF的出口电流监测到系统发生谐振时:基于预先构建的最优继电保护动作表,切除最优继电保护动作值的APF;继续监测APF的出口电流,如果电流谐波含量小于动作值但电网质量不满足设置的供电质量要求时,基于微电网中的电能质量要求,在选定的APF中添加有源阻尼控制。本发明当微电网孤岛APF并联系统运行发生谐振时,首先通过反时限过电流继电保护切除某台APF与大电网的连接来抑制机间谐振,继而通过添加有源阻尼控制改善系统电能质量,解决了LCL型APF输出补偿电流与检测电流之间会存在相位偏差的问题,在降低系统损耗的同时,实现了对APF并联机间谐振的有效抑制,提高了电能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366744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0820929.4
申请日:2020-08-14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逆变器无缝切换控制方法和装置,获取逆变器并网开关两侧的电压,并计算逆变器的角频率无缝切换补偿量和电压幅值无缝切换补偿量;确定逆变器输出电压参考值;基于所述逆变器输出电压参考值调整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对逆变器进行离网到并网的无缝切换,本发明基于逆变器的角频率无缝切换补偿量和电压幅值无缝切换补偿量实现逆变器进行离网到并网的无缝切换,避免使用锁相环,不会引入负阻尼效应,弱电网下逆变器离并网切换过程不会受到较大的电流冲击,避免出现电压畸变,在稳定控制直流母线电压的同时,能够准确快速地追踪电网频率,实现逆变器与电网的自同步,抑制了功率尖峰及振荡稳定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9842300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10081249.2
申请日:2019-01-28
申请人: 西安交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聊城供电公司
IPC分类号: H02M3/335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移相的全桥直流变换器的瞬时电流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在全桥直流变换器处于稳态的情况下,当V1侧和V2侧两个H桥电路输出的相电压波形间的移相比Df改变时,通过调节过渡区间内V1侧或V2侧H桥电路开关管的驱动波形,使得变压器的电感电流仅经过半个开关周期的过渡区间就可达到平衡,而且大大降低了电感电流的直流偏置的幅度,避免了变压器出现磁饱和问题,且算法可移植性较高,从而改善了变换器的动态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52200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0844292.2
申请日:2020-08-20
申请人: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微电网的多站融合集成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根据多站融合功能定位确认能源子站的类型,以及根据变电站主变容量和站址空间,确定能源子站的容量;根据所述能源子站的类型和容量确定微电网结构,以及确定并网的微电网结构的运行方式;设计微电网的控制架构,所述控制架构包括微电网自治控制、微电网与电网协调控制;所述微电网自治控制对微电网内功率平衡进行协调控制,所述微电网与电网协调控制微电网与主网两级联合调度,实现系统多目标优化;基于多站融合功能定位设计微电网的控制策略;对微电网的可靠性进行验证,获取微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917137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558776.0
申请日:2020-06-18
申请人: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摘要: 一种针对区域电网内多种分布式能源的调控方法。本发明首先对所述区域电网的电力供应地区的负荷情况进行精确的采集,并实时的接收所述区域电网的电力供应地区内各类型分布式电源所输出的电能,以及所述各类型分布式电源的运行条件数据;而后根据区域内用能需求以及区域电网的电力供应状况存储由所述分布式电源所产生的电能,或释放所述储能电站内存储的电能提供给该区域电网内用户使用。由此,本发明能够提高能量供应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平衡城市能源负荷峰谷差,并减少能源相关的环境污染。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