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366744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0820929.4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逆变器无缝切换控制方法和装置,获取逆变器并网开关两侧的电压,并计算逆变器的角频率无缝切换补偿量和电压幅值无缝切换补偿量;确定逆变器输出电压参考值;基于所述逆变器输出电压参考值调整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对逆变器进行离网到并网的无缝切换,本发明基于逆变器的角频率无缝切换补偿量和电压幅值无缝切换补偿量实现逆变器进行离网到并网的无缝切换,避免使用锁相环,不会引入负阻尼效应,弱电网下逆变器离并网切换过程不会受到较大的电流冲击,避免出现电压畸变,在稳定控制直流母线电压的同时,能够准确快速地追踪电网频率,实现逆变器与电网的自同步,抑制了功率尖峰及振荡稳定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2366744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010820929.4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逆变器无缝切换控制方法和装置,获取逆变器并网开关两侧的电压,并计算逆变器的角频率无缝切换补偿量和电压幅值无缝切换补偿量;确定逆变器输出电压参考值;基于所述逆变器输出电压参考值调整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对逆变器进行离网到并网的无缝切换,本发明基于逆变器的角频率无缝切换补偿量和电压幅值无缝切换补偿量实现逆变器进行离网到并网的无缝切换,避免使用锁相环,不会引入负阻尼效应,弱电网下逆变器离并网切换过程不会受到较大的电流冲击,避免出现电压畸变,在稳定控制直流母线电压的同时,能够准确快速地追踪电网频率,实现逆变器与电网的自同步,抑制了功率尖峰及振荡稳定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0797959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1911012791.9
申请日:2019-10-23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蓄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基于直流母线电压参考值确定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所需的功率;将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所需的功率分配给蓄电池和超级电容;基于蓄电池分配的功率需求和超级电容分配的功率需求确定混合储能变换器中开关管的状态,过程简单,提高了动态响应速度,能够快速调节参数,且鲁棒性较好。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提升了蓄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的功率响应能力与母线电压支撑能力,保证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平衡与快速响应时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83193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345222.3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边端协同的乡村供用能系统优化调控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采用边‑边交互的方式,结合边端协同架构,获取相邻区域配电网的可移动资源运行信息,以降低区域配电网运行成本为优化目标,进行日前区域配电网有功无功协调优化;考虑可移动资源的优化调度,基于短期预测结果以预设时间段内的区域总运行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确定除慢动态设备外的可调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出力;以减少可调设备的调整成本为优化目标,进行最优潮流计算得到各个可调设备的修正量,并基于修正量对各个可调设备的实时出力进行修正。采用日前优化‑日内短期滚动优化‑日内超短期反馈矫正优化多时间尺度的优化调度,实现乡村供用能系统的多能互补。
-
公开(公告)号:CN113241799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352951.5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虚拟同步电机的能源交换机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采集与能源交换机连接的各端口的电压电流;基于各端口的电压电流利用虚拟同步电机技术生成各端口的控制指令;基于所述各端口的控制指令对能源交换机的对应端口进行控制;其中,所述各端口包括如下任一种或多种:交流端口、直流端口、负荷端口、储能端口。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使传统多端口能源交换机具备旋转电机的运行特性,提高含能源交换机系统的阻尼配置能力,有效抑制功率震荡。
-
公开(公告)号:CN112801813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617955.3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50/06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3/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确定虚拟电厂系统源‑荷协同优化模型的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根据预先采集的虚拟电厂系统的参数,确定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光伏出力不确定性以及负荷不确定性;根据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光伏出力不确定性以及负荷不确定性,确定电能子系统、热能子系统以及气能子系统;将电能子系统确定为上层协同优化模型,将热能子系统和气能子系统确定为下层协同优化模型,上层协同优化模型与下层协同优化模型相互影响;确定上层协同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上层协同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下层协同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以及下层协同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确定虚拟电厂系统源‑荷双层协同优化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2651638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592673.2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面向移动储能电源的调控方法与运维云平台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监控移动电源车的在线状态,获取移动电源车的运行数据和车辆运行轨迹数据;将移动电源车的运行数据和车辆运行轨迹数据发送至移动电源车运维云平台进行备份;当移动电源车在保电救援过程的车载电量不足以完成本次保电救援任务时,接收车载能量管理系统发送的电能补充需求,统计区域范围内可调控的移动电源车,将可调控的移动电源车信息发送至移动电源车的车载能量管理系统;将移动电源车信息发送至运维人员的终端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3644698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110734625.0
申请日:2021-06-30
Applicant: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岛微网的源荷储容量优化配置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以海岛微网等年值综合成本最小的外层容量优化目标函数和外层约束条件;确定以运行成本和浪费惩罚费用最小的内层运行优化目标函数和内层约束条件;按照预设的源荷储运行协调控制策略进行优化控制,确定每种配置方案对应的储能预设下限值和未来时间段值;根据储能预设下限值、未来时间段值和外层约束条件,确定每种配置方案对应的失电率、可再生能源削减率和装机容量比例;根据失电率、可再生能源削减率、装机容量比例和外层容量优化目标函数确定每种配置方案对应的海岛微网等年值综合成本,并根据最小的海岛微网等年值综合成本对应的配置方案对海岛微网的源荷储容量进行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898801B
公开(公告)日:2024-04-23
申请号:CN202010604609.5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配置多能互补供电系统的方法及系统,属于供电系统规划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获取多能互补供电系统的基本信息,根据基本信息,建立多能互补供电系统的双层优化模型;获取多能互补供电系统的双层优化模型配置数据;进行初始化设置,当初始化完成后,根据配置数据,对多能互补供电系统的双城优化模型进行仿真运行,获取配置方案,根据配置方案配置多能互补供电系统。本发明能够同时适用于并网型及独立型多能互补供电系统配置方案设计,具备良好的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89743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274711.9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Q40/04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能源微网低碳经济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对多能源微网中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进行全寿命周期的碳足迹评估,得到单位输出功率下可再生能源设备产生的碳足迹;基于所述单位输出功率下可再生能源设备产生的碳足迹,构建计及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全寿命周期碳足迹的碳交易机制模型,并根据所述碳交易机制模型得到多能源微网的碳交易成本;基于多能源微网的购能成本、碳交易成本和设备运维成本构建多能源微网低碳经济调度模型的目标函数,并设定约束条件;通过预设算法对所述目标函数进行求解,得到多能源微网低碳经济的调度方案,并根据所述调度方案进行调度。本发明能够使多能源微网更具经济性和低碳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