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宽带全金属双极化透射阵列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985271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278168.9

    申请日:2024-0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宽带全金属双极化透射阵列天线,包括全金属双极化透射阵列天线和馈源喇叭;全金属双极化透射阵列天线和馈源喇叭设置在底座上,所述馈源喇叭的中心与全金属双极化透射阵列天线的中心对齐;能量经由馈源喇叭发出后,球形波通过全金属双极化透射阵列天线后到达另一侧输出平面波,全金属双极化透射阵列天线包括多个矩形波导元件,矩形波导元件按阵列紧密排列,且各个所述矩形波导元件以中心对齐的形式设置,当阵列天线工作时,通过调整各个矩形波导元件的高度实现天线相位和幅度的调节。本发明方案将矩形波导元件应用在透射阵列天线的设计中,大幅度降低天线的制作成本,尤其是后续制作更大口径的透射阵列天线,同时实现3‑dB增益带宽和口径效率的显著提升,相对阻抗带宽为76.9%,在8GHz到18GHz的频带范围内都小于‑10dB,远远超出了目前全金属透射阵列天线能取得的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机载隐身超宽带小型化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17594993B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311703631.5

    申请日:2023-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载隐身超宽带小型化天线,该天线包括天线辐射主结构、相位调控模块、高阻抗吸波模块和金属载体地板;在传统紧耦合偶极子天线结构模型上添加阻抗变换器和双层强耦平衡馈电系统,使辐射单元可以拓展至超宽带的辐射工作频带,并且加载双层宽带宽角FSS扫描匹配层,可以稳定阻抗带宽,并且使天线的扫描角度优化至±45°,同时,加载了一款高阻抗吸波超表面和相位调控超表面,进一步优化天线的隐身性能。本发明结构剖面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能与载体良好共型,可应用于高冲击、高震动强度平台,如机载、星载平台等。

    基于高次模调控的角度稳定型FSS的构建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726145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31365.3

    申请日:2025-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次模调控的角度稳定型FSS的构建方法及装置,具体为:将结构的散射分解为不同正交特征模的叠加,建立关联结构反射、透射系数与模态行为的理论模型,将消除结构高阶谐振的问题转化为调控结构高次模的问题;通过联合仿真得到小型化FSS,并判断是否结构在斜入射情况下是否存在高阶谐振;对于存在高阶谐振的小型化结构,通过特征模分析CMA,在结构中加载集总元件或调整结构阻断特征电流分布的方法对高次模调控,从而消除高阶谐振对FSS角度稳定性的影响;利用分布式电容电感等效集总元件,最终确定角度稳定型FSS的目标结构。本发明以应用需求为导向,实现了角度稳定型FSS的高效结构设计。

    一种基于时变等离子体鞘套识别技术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1232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210569268.1

    申请日:2022-0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变等离子体鞘套识别技术仿真方法,包括:建立空间电磁场仿真模型和流场仿真模型,并采用四面体和六面体混合分别对两模型进行网格离散,得到两模型的结构信息,包括四面体、六面体的单元信息以及节点信息;将飞行器对应流场模型区域的节点信息映射到电磁场模型区域相应位置,求出电磁场模型每个单元对应的等离子体参数;利用时域不连续伽辽金方法对散射问题进行求解,获取等离子体影响下的回波信号;通过对等离子体密度的测量构建补偿因子,对等离子体影响下的回波信号进行补偿;通过上述步骤的仿真结果确定目标位置信息。本发明仿真结果表示相干累积结果在目标所在的位置有一个峰值,相干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一种GaN HEMT器件辐照效应的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9515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268521.9

    申请日:2024-03-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aN HEMT器件辐照效应的分析方法,该方法从二维电子气浓度和异质结界面态密度两个方向出发分别分析了器件电学特性退化情况,包括极化电荷,栅漏、栅源间隔区表面态和AlGaN势垒层陷阱电荷,基于已建立的辐照损伤数值模型,采用时域谱元法数值求解GaN HEMT器件在太空辐照下的漏极电流和器件阈值电压。本发明对GaN HEMT器件抗辐照加固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利用雷达对多个目标进行型号识别的E脉冲快速机器识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566865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12591.1

    申请日:2024-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雷达对多个目标进行型号识别的E脉冲快速机器识别方法及系统,多个版本目标共同提取的极点信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随机噪声的影响,并且多个版本目标共同提取的极点会展示独特的极点响应,这些响应的集合能够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通过分析这些版本目标的极点,可以获得更加鲁棒和区分度更高的信号特征。本发明对现有E脉冲技术进行扩展,对不同任务状态条件下的同一型号目标利用它们的雷达脉冲回波晚时响应构造一个共同的E脉冲,对目标进行信号识别,减少了传统E脉冲特征库所需的特征E脉冲数目,拓展了E脉冲特征库的构造方案,改进了E脉冲识别方法,实现了对在不同任务状态条件下的同一型号目标的高效识别。

    不确定外形旋转对称体目标电磁特性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99338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011531199.2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确定外形旋转对称体目标电磁特性提取方法,首先通过对三维旋转对称体目标的母线使用非均匀有理B样条技术建立模型,建模主要思想是将三维的NURBS曲面降为二维的NURBS曲线来拟合目标的母线;然后通过扰动法得到带有外形随机变量的BOR‑MOM矩阵方程;最后通过采样多次的随机变量的变化量,迭代求解出每一次的扰动电流,计算出微变后的目标模型的RCS,以及所有RCS响应的统计均值和方差。本发明基于扰动法原理,将外形不确定性与金属及均匀介质BOR电磁散射计算结合,只需要对初始的中值模型的电磁散射进行计算,变化后的模型都可以使用扰动法的公式进行叠加计算分析即可,大幅缩减了计算时间。

    金属介质混合动态群目标散射特性的正向建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278236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11796.6

    申请日:2024-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介质混合动态群目标散射特性的正向建模方法及系统,具体为:对目标进行几何建模,以目标表面法向的突变为依据,将目标分解为多个部件分别进行三角面元剖分,设置初始参数;使用SBR方法对所有面元进行遮挡判断和射线追踪,并对射线进行归类,计算归类射线的散射场贡献,对归类射线的散射场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保留散射场贡献大于阈值的强散射中心;读取筛选出的强散射中心的路径,判断是一次作用射线还是多次作用射线,对于多次作用射线通过相位等效法求取等效点;通过求得的等效点和场值,对所有等效点进行类型判断,确定散射中心的参数。本发明具有精确度高、建模效率高、位置准确、描述简洁的优点。

    具有超高屏蔽效能的C波段宽带能量选择表面单元及表面

    公开(公告)号:CN118174035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219341.1

    申请日:2024-0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超高屏蔽效能的C波段宽带能量选择表面单元及表面,包括三层介质基板以及介质基板上的金属单元的设计,可实现基于入射波功率强度的自适应响应。位于顶层的第一介质基板上的金属单元包括四个扇形金属贴片和十六个矩形金属贴片,位于中间层的第二介质基板上的金属单元包括两个矩形金属贴片且呈十字形排列,位于底层的第三介质基板上的金属单元与位于顶层的第一介质基板上的金属单元结构设计相同。本发明的超高屏蔽效能的C波段宽带能量选择表面针对不同的功率的输入信号具有较低的插入损耗和较高的屏蔽效能,且在低功率下具有良好的带内传输及带外抑制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角度稳定性。

    基于多种数据联合的复杂月表散射系数图像模拟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17148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10052.X

    申请日:2024-04-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种数据联合的复杂月表散射系数图像模拟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首先利用地形相机数据获取月球某特殊地质结构的地形高度数据作为模型几何信息输入;其次,利用矢量辐射传输理论和月表石块双分量方法建立月壤风化层电磁散射模型,模拟电磁波与月表岩石、月球表面、风化层粒子及次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后,基于映射投影算法模拟雷达成像机制,利用电磁散射模型计算每个散射面元上的散射系数,并通过射线追踪、阴影判断等方法将散射系数映射到成像区域,实现对复杂月表各区域散射回波的快速预估以及快速散射系数图像模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