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53613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453438.5
申请日:2024-10-1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直流故障穿越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系统的输出功率、故障信号和串联集中式直流耗能装置的耗能电阻;根据耗能电阻和输出功率计算得到电压数据;当故障信号传递至陆上换流站,采用定直流电压控制模式控制陆上换流站运行并控制串联集中式直流耗能装置的架空线端口正负极电压为零;当故障信号传递至海上换流站,采用VF控制模式控制海上换流站运行且控制串联集中式直流耗能装置的海缆端口正负极电压为电压数据;当故障信号传递至串联集中式耗能装置,控制串联集中式耗能装置中所有开关管处于关断状态且其耗能元件处于耗能工作状态;实现架空线故障清除和系统中盈余功率平衡,提高了该系统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5436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584816.3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风电直流海缆反极性电压抑制方法和相关装置,当架空线或陆上受端换流站端口发生极间故障时,在海上送端换流站过流闭锁后优化全桥子模块的闭锁逻辑,控制海上送端换流站的换流器同一桥臂一部分全桥子模块输出负压,另一部分全桥子模块输出电压为零,抑制了海缆端口反极性电压,解决了现有技术缺少针对海上风电海缆与架空线混合输电系统因直流极间故障导致的直流海缆反极性电压抑制的有效方法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34343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431888.4
申请日:2024-10-1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谐波海上风电送出装置滤波配置方法和系统,涉及电力系统谐波抑制技术领域,获取待配置风电送出装置的拓扑结构图,并根据拓扑结构图生成滤波器工频参数,基于滤波器工频参数对待配置风电送出装置的滤波器进行高频组波分析,得到滤波电容值和期望工频阻抗,根据滤波电容值、期望工频阻抗和预设的滤波电阻函数,确定待配置风电送出装置的滤波电阻值和滤波电感值,采用滤波电阻值、滤波电感值和滤波电容值作为滤波器的滤波配置参数。解决了现有在送端采用二极管元件的单向电流型不控整流换流器以实现风电送出,但风电场不控整流需开展谐波治理,需要额外配置交直流滤波装置,提高了送端采用二极管方案的造价成本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76371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90979.6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直流故障期间盈余功率平衡方法和装置,利用高速开关取代了直流断路器和直流耗能装置,并提供了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直流故障期间盈余功率平衡策略。直流故障后的盈余功率平衡无需依赖于直流断路器和直流耗能装置,利用直流高速开关和对应的控制策略即可实现直流故障后的盈余功率平衡,成本得到了大幅度降低,解决了现有的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系统需要利用直流断路器断和直流耗能装置来实现直流故障后的盈余功率平衡,建设成本高,不利于推广应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1135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433613.8
申请日:2024-04-1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避雷器的电阻片加速老化试验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交流滤波器中避雷器的稳态电压谐波频谱、避雷器参考电压、电阻片参考电压和工频频率;从稳态电压谐波频谱获取主频电压、主频谐波次数和总谐波电压幅值;根据避雷器参考电压和总谐波电压幅值计算得到荷电率;根据主频电压、主频谐波次数、避雷器参考电压、工频频率、荷电率和电阻片参考电压计算得到主频谐波电压荷电率、波形频率和试验电压;获取老化试验参数和加速老化试验电压波形并依其对避雷器中每个电阻片进行老化试验得到功率损耗‑时间关系曲线图。该方法实现了避雷器在多次谐波电压叠加下老化特性试验,得到通过稳定性试验的避雷器,提高交流滤波器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26391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90605.7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邹常跃 , 李歆蔚 , 赵晓斌 , 谭令其 , 卢毓欣 , 江链涛 , 袁智勇 , 张浚坤 , 乔学博 , 马凯 , 黄一洪 , 马燕君 , 彭发喜 , 雷二涛 , 侯婷 , 全月 , 李凌飞 , 史尤杰
IPC: H02J3/36 , H02J3/38 , H02M1/36 , H02M7/53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低谐波不控整流拓扑的海上风电直流输电系统及其黑启动方法、相关装置。本发明在基于低谐波不控整流拓扑的海上风电直流输电系统的基础上,在海上换流站和陆上换流站分别增加一个海上换流器和陆上换流器。海上换流器的交流侧通过站用变接入网侧母线,直流侧则通过直流海缆与陆上换流器的直流侧连接,陆上换流器的直流侧接入陆上站用变。本发明通过海上换流器和陆上换流器,执行黑启动时序控制步骤,即可实现海上风电直流输电系统的黑启动。本发明只需增加两个低压小容量换流器即可以低成本的方式完成黑启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85663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76713.2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单向电流型高压大容量直流变压器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直流变压器包括:直流输入模块、交流变压器模块和直流输出模块;所述直流输入模块接入所述交流变压器模块的副边;所述交流变压器的原边接入所述直流输出模块的交流输入端;其中,所述直流输入模块的直流端为所述直流变压器的直流输入端口;所述直流输出模块的直流端为所述直流变压器的直流输出端口。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具备高效率、低成本、紧凑化,同时能够有效实现中高直流电压、电流的隔离,可以有效降低器件电压、电流应力,易于满足工程绝缘要求,具备可靠性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71306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07519.9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黄丽娟 , 侯婷 , 林信 , 李凌飞 , 庞华 , 刘先富 , 金沐蓉 , 方明 , 符贤 , 韦俊韬 , 于明 , 卢毓欣 , 辛清明 , 冯俊杰 , 魏伟 , 李岩 , 袁智勇 , 赵晓斌 , 邹常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送端大系统可靠性跟踪方法和系统,方法包括基于OPA模型生成连锁故障数据;基于图论计算每次部件停运后,其他部件的预期故障次数,以识别输电系统中的易损部件;根据所述易损部件,计算最优减载;设置基于模糊熵权法的传动部件综合风险责任评价指标,以辨识送端大系统的可靠性薄弱环节,能更全面地识别送端大系统的薄弱环节,实现系统的可靠性跟踪。
-
公开(公告)号:CN11760773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81554.0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谐波海上风电送出系统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和装置,通过获取风机变流器的额定功率和过负荷能力、陆上背靠背柔直变流器的额定功率和过负荷能力、风机变流器的瞬时过流保护定值和陆上背靠背柔直变流器的瞬时过流保护定值、第二风机变流器数量以及海上送端电网电压波动允许范围,结合电磁暂态仿真阻波支路一端发生故障,另一端保持在海上送端电网电压波动允许范围的最大电压时产生的最大短路电流来计算低谐波海上风电送出系统的短路电流峰值和有效值,不需要不断调整参数反复进行大量仿真,提高了效率,解决了现有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采用仿真计算的方式进行,需要不断调整参数反复进行大量仿真,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08361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110828800.2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阳江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共用直流耗能装置的并联直流系统,包括:多个送端换流器和多个受端换流器和直流耗能装置;对于送端换流器和受端换流器构成的对称单极并联直流系统;一组直流耗能装置两端分别通过开关与不同对称单极并联直流系统的直流侧正、负极极线相连,实现对称单极多回并联直流系统的直流耗能装置的共用;对于两个送端换流器和两个受端换流器构成的双极并联直流系统,多回双极并联直流系统的正极线和中性线间共用一组直流耗能装置,所述的多回双极并联直流系统的负极线和中性线间共用另一组直流耗能装置,实现双极多回并联直流系统共用两组直流耗能装置。通过共用直流耗能装置,减少直流耗能装置的组数,能够显著降低设备成本和占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