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供电海洋立体在线观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423126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810158548.7

    申请日:2018-02-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供电海洋立体在线观测系统,由浮标、风力发电机、太阳能面板、卫星通信模块、波浪发电机、光电复合缆、水下观测仪器、水下浮球、着底式水下平台、不间断电源(UPS)和海流发电机组成。系统利用水下观测仪器获取海水中的环境参数,通过卫星通信模块将测得的海水环境参数传输给岸基站。系统利用风力发电机、太阳能面板、波浪发电机和海流发电机从环境中获取风能、太阳能、波浪能和海流能,将这些能量转化为电能,供给系统自身使用,实现了海洋立体在线观测系统的自供电和长期连续的原位观测。

    一种水下光学传感器防生物附着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879435A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710620283.3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4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光学传感器防生物附着装置,包括阴极、外绝缘网、阳极、内绝缘网、被保护传感器、阴极接线柱、阳极接线柱、接线柱压片和接线腔,阴极或阳极为圆柱环形网状结构,外绝缘网或内绝缘网嵌于阴极或阳极圆环内,阴极或阳极和外绝缘网或内绝缘网贴合固定;阴极或阳极一端与阴极接线柱或阳极接线柱一端焊接;内绝缘网内圆柱面与被保护传感器外圆柱面贴合固定;接线腔两端分别连接接线柱压片和水密接插件座;水密接插件座与水密接插件形成轴向密封配合,阴极接线柱和阳极接线柱穿过接线柱压片与接线腔形成密封配合。本发明采用生物附着灭杀强度可控设计,在不同环境下达到很好的防生物附着效果,防止观测数据的漂移,同时不会干扰光学信号。

    一种可实现海水中H2、CH4气体原位测试的水下气相色谱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88897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610095995.3

    申请日:2016-02-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实现海水中H2、CH4气体原位测试的水下气相色谱系统及其操作方法。包括安装于仪器舱端盖上的海水自动进样及气体膜提取单元,封装于高压密封仪器舱中的多组分气体自动检测和自校正单元、废气回收单元。海水自动进样及气体膜提取单元是从海水样品中分离提取气体,供后续气体自动检测装置分析测定;多组分气体自动检测和自校正单元是使用脉冲氦离子化检测器定量分析测定海水中气体的含量;废气回收单元是将系统内排放的废气收集存放在废气瓶中,使系统压力始终处于一个合适的数值范围内,保证系统内各功能部件正常运转。本发明将气相色谱技术应用于水下,能在水下对深海中的多种溶解性气体进行准确的原位检测,真实反映海底原位气体含量。

    水下注射式沉积物原位培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861277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610249655.1

    申请日:2016-04-2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注射式沉积物原位培养装置。其基本原理为:预先在培养装置中的注射器里注入培养液。潜水器将培养装置携带到深海海底,机械手握住T型把手先将培养装置插入沉积物中,然后拉起绳缆上端的绳结,将开口销拔出,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弧形挡板绕螺栓旋转滑开,下挡板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按压注射器的推杆,推杆下压移动将培养液注入培养筒中不同深度的沉积物里以开展原位培养。本发明可以在深海海底沉积物中同时实现1‑10种培养液和1‑10个培养深度的原位培养。培养装置可与水下遥控机器人ROV和载人潜水器HOV配套作业,原理可靠、结构简单、便于操作,适合用于在深海海底对沉积物进行原位培养。

    一种水下流体采集阀
    9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697802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610203388.4

    申请日:2016-04-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水下流体采集阀,其中,该采集阀内阀套套设于外阀套内腔,阀芯和弹性部件安装于内阀套内腔,阀芯一端位于内阀套内腔与外阀套出样孔相通处,另一端与弹性部件接触,该弹性部件形变产生的弹力使得阀芯与外阀套出样孔挤紧并密封,驱动力部件连接在外阀套外侧,其产生的驱动力依次通过外阀套和内阀套的驱动力传输孔传输至内阀套内腔,促使了阀芯向使弹性部件进一步压缩形变方向移动并与出样孔分离,使采集到的样液依次通过外阀套和内阀套的进样孔进入内阀套内腔并从外阀套出样孔留出至样品采集容器。本发明实现了对水下流体保压保气采集的同时,提高了操作的可靠性及产品制造的重复性,降低了水下作业的操作难度。

    用于海底仪器的微型压电能量原位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050541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55566.X

    申请日:2016-07-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38 F03B13/141 H02N2/1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海底仪器的微型压电能量原位收集装置,该装置外形为圆柱体结构,由传动轴组件、上端盖、连接板、支撑板、压板、被压板、底板、下端盖、舱体、储能单元和水密连接器组成,采用传动轴传递波浪和海流等海水运动产生的能量,并通过压电换能片将这些能量转化为电能。压电换能片安装在被压板上,该装置通过多个压电换能片的串并联来提高电能输出功率。该装置输出的电能存储在储能单元内并通过水密连接器原位供电给海底仪器。该装置适用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海洋环境,应用范围广、可靠性高。

    一种水下流体采集阀
    9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97802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203388.4

    申请日:2016-04-0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工程设备领域,涉及一种水下流体采集阀,其中,该采集阀内阀套套设于外阀套内腔,阀芯和弹性部件安装于内阀套内腔,阀芯一端位于内阀套内腔与外阀套出样孔相通处,另一端与弹性部件接触,该弹性部件形变产生的弹力使得阀芯与外阀套出样孔挤紧并密封,驱动力部件连接在外阀套外侧,其产生的驱动力依次通过外阀套和内阀套的驱动力传输孔传输至内阀套内腔,促使了阀芯向使弹性部件进一步压缩形变方向移动并与出样孔分离,使采集到的样液依次通过外阀套和内阀套的进样孔进入内阀套内腔并从外阀套出样孔留出至样品采集容器。本发明实现了对水下流体保压保气采集的同时,提高了操作的可靠性及产品制造的重复性,降低了水下作业的操作难度。

    海缆终端光电分离转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05634621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610148091.2

    申请日:2016-03-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吕枫 周怀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10/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缆光电分离转换器,包括光电转换模块、线缆存储盘、支撑架,光电转换模块、弯曲限制器、外锥、内锥、筒体、高压电源水密连接器和电以太网水密连接器,光电转换模块由高压滤电路、多级Buck电路和光电转换模块依次连接组成;终端海缆中的供电导体和通信光纤经分离后,依次穿过弯曲限制器、外锥、内锥连接至光电转换模块,光电转换模块的电信号端连接至电以太网水密连接器,光电转换模块的供电导体输出端连接高压电源水密连接器;光电转换模块将通信光纤中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可供电导体产生的电信号转换为通信光纤中的光信号。本发明使得海岸基站与海底设备之间以及海底设备相互之间的远距离通信中避免使用光纤水密连接器,从而提高海底长期通信的可靠性,并降低建设成本。

    水下原位进样稀释器
    9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07932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210063229.0

    申请日:2012-03-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稀释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下原位进样稀释器,该稀释器包括进样部分、稀释部分和补偿囊(18),进样部分和稀释部分以PEEK管进行连接,稀释部分和补偿囊(18)以高压油管(25)连接。本发明可以在河流、湖泊、海洋等各种环境工作,不受水深限制,能够在原位对水样进行过滤和定量稀释,为水下原位分析设备提供过滤、稀释后的样品。

    一种可同时实现水中多种阴离子测定的高灵敏度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28890B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010590252.6

    申请日:2010-12-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同时实现水中多种阴离子的高灵敏度测试方法,分析对象不仅包括Cl-、NO2-、NO3-、SO42-,还包括易极化离子Br-、I-、S2O32-。采用阴离子分析柱AS9-HC与保护柱AG9-HC两柱联用,淋洗液为Na2CO3-NaHCO3,浓度比为9mM:1mM,淋洗液流速为0.9~1.1ml/min,检测器为电导检测器,抑制器电流88mA,柱温和检测池温度:28~32℃,所用定量环为内径0.030in、外径1/16in、长度为7m的PEEK管。各离子的检测下限低,达nM级:Cl-0.61nM、NO2-0.94nM、NO3-0.93nM、SO42-0.81nM、Br-0.90nM、I-2.48nM、S2O32-1.84nM。本发明操作简单、方便,可用于在室内或野外实现多种阴离子的高灵敏度测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