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3800581U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320869053.8
申请日:2013-12-26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IPC: H02H9/02
Abstract: 一种注入反向电流的变压器直流偏磁抑制装置,包括直流发生装置、限流电抗器、补偿接地极、接地电阻、正向电流传感器、反向电流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以及PWM信号发生器;直流发生装置的输出端接入限流电抗器的一端,限流电抗器的另一端接入变压器的中性点,变压器的中性点经接地电阻接地;直流发生装置的地端接入补偿接地极;正向电流传感器测得的变压器中性点电流、反向电流传感器测得的直流发生装置的反向电流之间的电流误差接入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入端,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出端接入PWM信号发生器的输入端,PWM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至直流发生装置的开关器件IGBT。本实用新型有效抑制变压器的直流偏磁,减少变压器的振动、损耗和噪声。
-
公开(公告)号:CN203337300U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20448541.1
申请日:2013-07-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山西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L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绕组幅向应力测量装置,它包括第一光纤接头、粘贴在变压器线圈绕组表面绝缘纸上的第一玻璃纤维带、固定在第一玻璃纤维带上的第一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输入端与第一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一光纤耦合器、一端与第一光纤耦合器输出端连接的第一内部连接光纤、与第一内部连接光纤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外部连接光纤、与第一外部连接光纤连接的光纤光栅解调仪、与光纤光栅解调仪连接的计算机,其中,第一内部连接光纤通过第一光纤接头与第一外部连接光纤连接。本实用新型为变压器抗短路能力研究,变压器绕组变形诊断提供了准确有效的绕组幅向应力测量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203324409U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320413307.5
申请日:2013-07-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山西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的直流偏磁故障模拟结构,包括三柱式变压器铁心、平滑可调的直流电流源、第一直流偏磁线圈和第二直流偏磁线圈,三柱式变压器铁心的左下铁轭上绕制第一直流偏磁线圈,三柱式变压器铁心的右下铁轭上绕制第二直流偏磁线圈,第一直流偏磁线圈的一端与第二直流偏磁线圈的一端串联,第一直流偏磁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引出导线,第二直流偏磁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引出导线,第一引出导线和第二引出导线均接入平滑可调的直流电流源,第一直流偏磁线圈在左下铁轭上的绕制方向与第二直流偏磁线圈在右下铁轭上的绕制方向相同。本实用新型能准确模拟出多种工况下的直流偏磁故障,有利于完成对变压器直流偏磁故障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204614604U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20218962.4
申请日:2015-04-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江苏上能新特变压器有限公司
IPC: H01F27/14
Abstract: 一种紧凑型电力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变压器油箱通过焊接式蝶阀与散热器连接;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减小了变压器的体积,使变压器变得更加紧凑,运输方便,更适合用于车载移动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206041292U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20892233.1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IPC: H02B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柱上式一体化智能配电台区,包括一体化的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箱,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出线与低压配电箱的进线侧通过铜排连接,低压配电箱的出线侧与配电变压器的高压侧出线分别连接400V配电线路和10kV配电线路,低压配电箱包括智能配变终端、无功补偿单元、进线单元、多个出线单元、电能计量单元,智能配变终端包括电压监测模块、电流监测模块、智能电表模块、无功补偿控制模块、出线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具有状态感知、故障预警、过负荷保护、无功自动补偿等功能,既可有效提升台区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又能明显降低运维人员工作量。
-
公开(公告)号:CN221501211U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23140215.7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免撕膜全自动喷金装置,属于电容器生产设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输送线和加工部,加工部包括喷金工位、引流罩、喷金机构和移送机构,移送机构设置于输送线与喷金工位之间。引流罩呈圆筒状且可升降地设置于喷金工位上方,引流罩内设置有外包板和压孔挡板,外包板和压孔挡板均与引流罩连接,外包板呈圆筒状且与引流罩同轴布置,压孔挡板设置于外包板上方且末端延伸至引流罩中部,喷金机构包括喷枪和纵向滑轨,纵向滑轨设置于引流罩上方,喷枪可滑动地安装于纵向滑轨上且朝向引流罩设置。能够有效解决相关技术中电容器在喷金工序前后需要额外拆装堵头堵头以及撕膜操作所造成的诸多不便,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4174502U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22900996.5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2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化薄膜方块电阻测量辅助装置,包括金属化薄膜方块电阻测量装置,所述金属化薄膜方块电阻测量装置上端放置有金属化薄膜方块电阻测量辅助装置,所述金属化薄膜方块电阻测量辅助装置包括底板、压板和连接件,所述压板位于底板的上端。本实用新型金属化薄膜方块电阻测量辅助装置,能够完成对规定位置的方块电阻的测量,同时能够使测量速度提升大约10倍,压块压紧金属化薄膜本体,有效的防止金属化薄膜本体产生移动,便于测量,转动轴在第一弹簧的拉力下使转辊向下压金属化薄膜本体,同时使转辊在底板上滚动,便于将底板上的金属化薄膜本体保持平整。适用于金属化薄膜方块电阻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214122381U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022522435.6
申请日:2020-11-04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流支撑电容器破坏性试验系统,它包括直流电源、交流电源、恒温箱、放电回路、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直流电源用于向电容器组提供直流电压充电回路,交流电源用于向电容器组提供交流电压充电回路,恒温箱用于为电容器组提供恒定的环境温度,放电回路用于为电容器组提供放电回路,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用于使电容器组在直流电压充电回路、交流电压充电回路和放电回路之间进行切换。本实用新型不但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有效快速地保护击穿后的电容器试品,还能通过远程切换开关提升直流支撑电容器破坏性试验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3635730U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022880563.8
申请日:2020-12-03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器元件端面拍照及喷码系统,包括卷绕机,所述卷绕机一侧设置有协作机器人,所述协作机器人上安装有夹爪,所述卷绕机的一侧设有桌子,所述桌子上设置有喷码系统和高清拍照系统,所述桌子的侧方设置有物料传输系统。本系统通过通过协作机器人,自动视觉识别拾取卷绕完毕的电容器元件,对电容器元件端面进行高清晰度拍照,并在电容器元件侧面上喷码。便于追踪每一个元件的生命周期内的制造参数信息、测试试验信息、物流信息,对产品的研发、生产追踪、产品去向追踪、产品故障溯源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适用于电容器元件的端面拍照及喷码。
-
公开(公告)号:CN208954803U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20170437.3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分院 , 合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无外壳电容器单元的全绝缘框架集合式电容器,所述电容器包括:油箱、出线套管、电容器芯体及绝缘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器芯体包括全绝缘框架和置于框架内的若干电容器单元,所述电容器单元为无外壳形式,电容器单元通过限位板固定在全绝缘框架中,所述全绝缘框架采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框架采用绝缘连接片和绝缘螺栓进行连接,整个框架实现全绝缘化,绝缘油采用电容器油。所述电容器单元没有小外壳,采用限位板将电容器单元固定在框架中,形成电容器芯体,保证运输或工作中电容器单元受载后不会脱出框架。可以进一步减小电容器单元的体积和重量,进而到达降低整个电容器装置体积和重量的目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